第一千一百一十八章 静静(2/2)
谢道韫一震,再震,三震!这……好,好诗,好诗啊!简直太对她胃口了。
这必须对胃口,谢道韫虽未女子,却不似其他女子那般所作诗词带着胭脂味。其风格向来以磅礴大气为主,如此豪气的诗句,咋可能不喜欢。几乎一下子就认为李清照是那种霸气的妹子。
好吧,又怎么会呢,人家固然有霸气的一面,可也不乏小女儿的一面。不然的话,又怎么可能是婉约词派的代表。当然了,却也比朱淑真这种情情爱爱的闺中愁伤的要好上太多。气量上不是一个层次,这也是前者比后者名气大太多的原因了。
“还有么?”谢道韫有点兴奋,虽说脑袋还是有点乱,但从诗词的角度来讲,却也没什么不好。
“这……清照姐姐自然还有许多诗词,只是我随周郎君时间不长,不甚细读,却是记不得许多。”
“无妨无妨,他人佳句皆可!”
“赵客缦胡缨,吴钩霜雪明。银鞍照白马,飒沓如流星。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
“嘶……痛快痛快……”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妙,妙哉!”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嗯?”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嗯嗯嗯?”
这前后风格转变太快,一下子还真叫人没反应过来。当然了,自然都是一等一的佳作。足够谢道韫听的如痴如醉。
这时候黄月英忽的想到什么,难得调皮一下,忽然念道:“峨峨东岳高,秀极冲青天。岩中间虚宇,寂寞幽以玄。非工复非匠,云构发自然。气象尔何物,遂令我屡迁。逝将宅斯宇,可以尽天年。”
“此诗甚妙,凭一诗,竟让小妹生出前往隐居泰山之念……”谢道韫夸赞道。
于是黄月英果断语出惊人,道:“这首诗名为泰山吟,其作者么,便是妹妹了。”
“嗯嗯嗯嗯?我?”谢道韫傻呆呆的指了指自己。
“然也,是极。想必是以后大作。”黄月英笑的有点坏。“据闻,在清照姐姐未成名以前,谢妹妹你,才是人们所称道的史上第一才女呢。若是不信,大可向周郎君要来基本史书来看便可。”
谢道韫表示,我想静静!
这冲击委实有点大,一时半会还真就接受不来。
一连好几天,谢道韫都没再出现过。也不知是从何考虑,黄月英也未将此事告知周少瑜。
待谢道韫再出现时,直接就是往周少瑜面前一伸。
“干嘛?此为何意?”周少瑜一脑壳问号。
“史书,二十一史!”谢道韫有点凶巴巴。
“诶?你哪里听说的?”周少瑜吓一跳。
二十一史,从《史记》、《汉书》、《后汉书》,到最后《宋史》、《辽史》、《金史》、《元史》,这期间共二十一本,称为二十一史。这显然早就超过这个时期的历史了。
“不给!”不管哪知道的,怎么知道的,现在没可能给,人还没带走呢,玩意流传出去引起连锁反应咋办?
“给不给!不给我就,我就……”
“你就什么?”
“噗通……”
诶哟,还好手快,不然这妹子还真就跪了。
</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