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买宋 > 第四百九十八章 极端专治

第四百九十八章 极端专治(2/2)

目录

他们甚至认为“心灵无涯,搜之愈出”袁中道袁中郎先生全集序,袁宏道进一步把性灵神秘化,说它如“山中之色,水中之味,花中之光,女中之态,虽善说者不能下一语,唯会心者知之。”

这就割断了性灵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导致他们消极避世,纵情山水,连李贽的斗争精神也没继承下来。

因此在创作上,诗歌成就不高,只有一些游记、随笔等小品,以抒情叙事为主,笔调轻快洒脱,清新自然,给人以活泼爽朗之感。

如袁宏道满井游记虎丘记等。

至于竟陵派是继公安派之后,以湖北竟陵人钟惺、谭元春为首的一个学流派。

他们在反复古、重性灵上与公安派一致,但他们不满公安派鄙俚、轻率、浅露的流弊,主张“引古人之精神,以接后人之心目”,就是通过乞灵于古人,达到一种“灵”而“厚”的创作境界。

因此表现出“幽深孤峭”的风格,显示了激进活跃精神的衰落。

可以说晚明小品代表了晚明散所具有的时代特色,如代表人物除公安派、竟陵派而外,还有张岱、王思任等人。

晚明小品内容题材上的显著特点是趋于生活化、个人化,在章中反映自己日常生活状貌及趣味,渗透着晚明人特有的生活情调。

此外还有复社和几社,所谓复社的话,是明末一个具有政治斗争色彩的化组织,其领袖是张溥、张采。

复社宗旨是“兴复古学,务为有用”,政治上继承东林党传统,继续反对宦官擅权,并投入抗清斗争;学上反对公安派、竟陵派末流空谈性灵、不问时事倾向,重新标举“复古”旗帜,但又与前后七子侧重形式上复古不同,而是使诗为现实斗争服务。

复社人作品,多表现时事,富于激情。张溥的五人墓碑记记叙苏州市民同阉党的斗争,颂扬为正义而献身的“五义士”。

简而言之就是爱憎分明,字简洁,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几社的话,是明末以陈子龙、夏允彝为首的一个社组织,政治态度、学主张都与复社相同。

那时杰出的人物有夏完淳,真的算是杰出的少年民族英雄和早熟作家,14岁参加抗清,牺牲时年仅17岁,其诗歌细林夜哭哀悼老师陈子龙,散狱中上母书都悲壮感人,堪称千古不朽的杰作。

因此我们现在才说作为一种源自于民间的学样式,散曲在元代十分兴盛,而在明代又有了较大的发展,从题材开掘到艺术风格,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

比起曲调清新自然、语言浅俗活泼的元代散曲,明代散曲有脱离民间本色而人化的趋向,特别是明中叶以后,词藻化、音律化的现象比较突出。

从作家的地域分布和风格特征来看,明代散曲大致上可以分为南北两派,北派风格大多豪爽雄迈、质朴粗率,南派则清丽俊逸、细腻婉约。

民歌创作在明代形成繁荣的局面,尤其是自明代中叶以来,南北地区广为流行。

广大下层民众的喜爱以及一些人士大夫的重视,推动着民歌创作的发展。

不少作品以男女情爱为主题,具有浓郁的民间生活气息。

明代散曲创作总体上处于盛而不衰的状态,作家人数众多,创作数量可观。

而在不同阶段以及具体作家身上,发展状况与创作风格又各有特点。

像是弘治、正德年间,散曲创作开始走向兴盛,作家不断出现,像北方的王九思、康海,南方的王盘、陈铎等人,都是当时具有代表性的作家。

王九思和康海分别有散曲集碧山乐府、沜东乐府,两人同为前七子学阵营中的成员,政治上也有相似的遭遇。

王、康去官后常在一起游处,他们的不少作品写到了解官后放情任性的生活态度,以畅抒胸中块垒,风格雄爽质朴,浑厚跌宕,体现着北方作家豪放雄迈的创作特征。

与王、康创作相比,这一阶段以王盘、陈铎等人为代表的南方散曲家的作品,内容则显得较为广泛,风格大多清丽俊逸。

并且需要跟大家说一下,要知道在明神宗万历四十四年,建州女真族统治者努儿哈赤在东北地区建立了大金史称后金王朝,定都兴京。

到了明崇祯九年,努儿哈赤的第四子皇太极就改国号曰清,定族称为满洲。

此后明崇祯十七年,李白成攻入北京,明朝在农民起义的浪潮中覆灭。

当时皇太极已死,其子福临即清世祖继位,改元顺治,睿亲王多尔衮摄政,便乘机入关,以明降将吴三桂为先导,镇压了李白成领导的农民起义,取得了中央政权,并随即进行了统一全国的战争。

可以说这时民族矛盾很尖锐,汉族地主阶级内部拥满和反满的斗争也十分激烈。

于是清统治者采用礼葬崇祯帝后,升级擢用降吏和不改变汉人服制等项措施,来分化汉族地主阶级;同时发布赦免罪犯、蠲免粮饷,等项告示,企图缓和人民的反抗情绪。

然而,在清初四十年的时间里,反清战争仍在不断地进行。

“扬州十日”和“嘉定三屠”是人民反清斗争中最惨痛的历史。

东南沿海和西南地区的抗清军坚持最久,在广西、云南等地由李定国领导的抗清军到康熙元年才告失败,由郑成功在台湾建立的抗请政权,则一直坚持到康熙二十二年。

也就是说直到康熙时清朝才最后完成了全国的统一,建立了强大的封建帝国,并采取了一系列恢复农村经济的措施,以求和缓阶级矛盾,安定社会秩序。

人民在经历了明末残酷的剥削、巨大的战乱以后,有了安定喘息的机会。整个社会经过了几十年的休养生息,也逐渐恢复繁荣,为清王朝积累了巨人的财富。

对外所采取的限制贸易的政策,则有力地遏制了西方早期殖民势力的侵入,使封建经济的发展有了保障。

并且清统治者继承并进一步加强了明代的中央集仪政治制度,规定由内阁到六部等叶,央机构,均没复职,满汉平分。

但实际上中央大权,并不在内阁,雍正以前在满洲贵族组成的议政王大臣会议,雍正以后在满员充任军机人臣的军机处,而一切重要问题,最后都由皇帝裁决,形成了极端专制的封建统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