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五章 流水的皇帝,铁打的世家(2/2)
唐末李振曾将裴枢等三十余位出身士族的大臣诛杀于白马驿,并将尸体投入黄河,云“此等自谓清流,宜投诸河,永为浊流”。
以往的战乱,多数集中在北方,世家大族至少可以通过南渡,在南方修养生息。而唐末的战乱则波及了帝国境内所有大的人口聚集地,晚唐五代已少有地方可以作为避风港。
然而无论五姓七望也好,还是关中四姓也罢,都还当不得真正的千年世家之称。
真正的千年世家,在山东,在兖州,在曲阜。
西汉元始元年,在这个贵族基本凉凉,门阀崭露头角,世家还没有出场的时代,平帝为了张扬礼教,封孔子后裔为褒侯。之后的千年时间里,封号屡经变化,到宋仁宗至和二年改封为衍圣公后一直沿袭这个封号。
靖康之变后,四十八代衍圣公孔端友以应诏书“拜谒圣天子”为名随宋高宗的偏安大军渡江南迁之后,金兵入主中原,建立了伪齐政权,刘豫于阜昌二年封孔端友之弟孔端操之子孔蹯为衍圣公,主持曲阜孔子林庙的祭事。
这样,尽管孔子的嫡裔孔端友奉先祖及亓官夫人像南去,祭祀先圣的香》和《上剃头奏稿》。
当然,都把忽必烈奉为儒学大宗师了,跪在建奴的脚底下喊爸爸也不是什么不能接受的事儿,小意思。
不过,这还不算完,因为螨清凉了,东瀛的倭奴站起来了。
1937年,日寇大举进攻北平之前,孔子第七十七代孙孔德成突然诗兴大发,鼓吹中日两国“同文同种”,诗曰“江川珠泗源流合,况是同州岂异人”。
1938年2月8日,倭国已经开展全国侵华战争半年多,在被日本占领的沦陷区的曲阜,孔府代理“奉祀官”孔令煜宴请日寇某驻济宁的联队“联队长官”,“大队长”,“副官”等一干头目到孔府吃饭喝酒,谈天说地,并笑盈盈的高兴的合影留念。
基于其他的,像什么“孔令贻发起为张勋建立生祠”、“孔令贻拥护清室复辟”、“孔令贻劝袁世凯早日登极复宪”、“孔令贻拥戴袁世凯称帝”、“孔府代理奉祀官电贺汪精卫政府成立三周年”、“一九二三年孔德成仍用宣统年号奏谢清废帝赏”之类的破事简直多不胜数。
如果不是蒋校长在1938年的时候命人把这位衍圣公给弄到身边,估计衍圣公府又要通电欢迎日军来华一起共荣,顺便再接受倭国舔黄的册封了!
就这么个玩意儿,指望他们能有几分良心,能对佃户好一些,能替百姓着想,倒还不如指望太阳从西边出来更现实一些。
……
沉默了半晌之后,朱老四才开口道“你想好了,一旦动了那一家,天下腐儒就会蜂拥而起,就算朕能在明面上护得住你,可是背地里,却不知有多少人恨你不死了。”
杨少峰无所谓的摊开双手,说道“从宋末时一家三个衍圣公再到蒙元之时给忽必烈上‘儒教大宗师’的称号,再到前两年的孔繁铮冒支官粮案,孙儿早就瞧着他们不爽了。
孙儿一直觉得,孔圣人是孔圣人,衍圣公是衍圣公,这读书人究竟有多操蛋,从元好问之流就可见一般,祖父大人对他们再好,他们也只会端起碗吃饭,放下筷子骂娘。
与其这样儿,倒还不如借着叛军的手,直接把这个千年毒瘤给除了,让儒学回归到儒学的道路上,什么狗屁名教儒教,早就不应该存在了。”
大明咸鱼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