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 王公犹在(2/2)
“典韦你走一趟,帮着彦龙给他兄长报仇!”秦谊也是马上对着典韦说道,韦哥原来也是做游侠的,还在数百人的围攻之下,给自己的恩人报了私仇。
听了秦谊的命令之后,典韦也是点了一下头,这种事对他来说只不过是重操旧业而已。
在看了典韦之后,孙资也是大喜,虽然不知道典韦的厉害,但看模样便知道他不是善茬,也是对自己的复仇之行增加了不少信心。
“对了彦龙,现在天下大乱,秦谊也是想着做一番事业,别的不说,至少也要守护并州父老的安全,所以秦谊上月也是在西河与匈奴大战,斩俘数万匈奴,也是为太原父老解除了后顾之忧。也不是我自夸,总觉得自己也算是有功于太原百姓,可是为什么太原世家对我却是不冷不热呢?”眼看着孙资又给自己拜了一下,秦谊突然间想起来困扰着他和徐庶的那个问题,于是也是向孙资问道,他是太原士族的一份子,对这个问题应该有着自己的见解。
“汉室尚存,王公犹在,文合为何行割据之事?”只是被秦谊这么一问,孙资也是向秦谊反问了一句。
一时之间秦谊也是无话可答,虽然很多有识之士都是认为即将天下大乱,但还是有不少人只是觉得这只会是一个暂时的波折,随着局势逐渐安稳下来,已经迁移到长安的汉室朝廷将会重新振作,然后利用正统的号召,重新一统天下。
而在孙资的回答之中,除了汉室之外,又加了一个“王公”,这王公是谁,必然是孙资的大恩人王允王司徒。
有这么一个一人(董先生)之下万人之上的大人物存在,暂时还轮不到秦谊来做太原士族利益的代言人,所以现在这些太原世家豪族,大多数都没兴趣和秦谊做深入合作。
“彦龙严重了,秦谊如何敢行割据之事。不过是看着太原北有鲜卑,东有黑山,南有白波,西有匈奴,而站出来保境安民罢了,将来等王王公肃清庙堂,兴复汉室的时候,还要站出来为王公马前卒,助王公讨伐关东的不臣之徒呢!”
秦谊的身段也是非常柔软,马上便改口,以王允的账下走狗自居起来。反正再过半年多,王司徒就要干掉董先生,然后又一波骚操作自爆掉,到时候文和乱武,汉室威信扫地,“汉室不可复兴”将会成为大多数人的共识,到时候太原士族也就只能选择秦谊这个曾经的备胎。
不过在这之前还有将近一年的空窗期,秦谊还是要做些事情来为自己接管太原做准备,既然无法取代王允成为太原士族的代言人,那就打着王允的旗号加入进去吧,估计王允也是希望有一支能够受他影响的家乡子弟兵。
想到这里,秦谊也是决定马上回去再去找王英谈一下,表达一下自己希望能够为王司徒效力的迫切心愿,说不准能够取得太原士族在某些方面的合作呢。
秦谊也是紧紧握住了孙资的手,对他说道:“逝者已矣,彦龙不要过分难过,好男儿志在四方。现在天下板荡,关东诸侯已经渐成气候,等王公掌握朝政之时,他们未尝愿意束手就擒,到时候少不了又是一场大战。咱们太原人,应该团结在王公周围,为大汉王朝尽一份力,彦龙能否在我军中效力,等方便的时候一起依附在王公身后建立一番功勋?”
被秦谊这么一问,孙资也是一愣。说实话,孙资和其他太原世家一样,也是把王允当做精神领袖的,尤其是这个精神领袖对他还颇为照顾,不过秦谊刚刚派人去帮自己给兄长报仇,就这样拒绝掉实在有些不够意思,最终也是答应道:“孙资愿为文合账下吏员,为保境安民贡献一份力量!”
——我是终究要备胎转正的分界线——
“幼而岐嶷,三岁丧二亲,长於兄嫂。讲业太学,博览传记,同郡王允一见而奇之。会兄为乡人所害,资手刃报雠,后为秦谊所辟。”——《季汉书·孙资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