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英雄(2/2)
此时威震西域的班超去世还不足百年,离班超的儿子班勇平定六国、驱逐匈奴也只不过是七十年,大汉的威名在西域依旧是响当当的。
尤其是这次田豫的手下中,秦谊又从原平老家那里找了几个姓班的老乡,让这些和班超几百年前是一家的人诈称是班超的后裔。
不得不说定远侯的招牌在西域实在太响了,尽管因为羌乱,帝国的光辉已经好几十年没能照耀到西域这片大地,但当听说纵横西域五十年的定远侯后裔又带着大汉天军杀了回来,西域诸国一时之间也是没人敢轻举妄动。
在曹魏北疆纵横捭阖的田豫,面对着弱了不少的西域诸国,也是得心应手,利用大汉的威名和自己手的实力,借力打力,马便在西域拉了几个盟友,然后利用这盟友逐步建立起西域长史府的威望。
期间田豫也是少不了杀鸡儆猴,找了一个不听话的小国开刀。田豫的手下可以算是刚刚经历过开国大战的精锐老兵,一仗下来以非常微弱的代价干掉了不听话的小国,让陈汤在二百年前说的那句“犯强汉者虽远必诛”这句话,再度在西域传播开来。
等做完这些事,让大汉在西域再次站住脚,田豫也是开始按照秦谊的交代,进行自己的其他任务。
首先便是重开商路,其实丝绸之路对西域诸国也是颇有一些好处,在田豫的带领之下,西域诸国也是开始联合剿匪,清剿掉为祸商路的一批马匪。
在西域还有点儿人脉的庞舒也是跟随着来到西域,利用自己那点儿人脉,帮助田豫招揽西域还有更西的商人,再次打通丝绸之路。
其次便是按照秦谊的要求收集各种大汉没有的物种,尤其是秦谊点名的棉花。
棉花原产自印度和阿拉伯地区,直到宋元时期才开始在中国推广种植,宋代以前,汉字“棉”几乎很少见到,古人大多是用“绵”字。
既然秦谊知道有这种东西,自然不会错过,提前开始引进棉花,到田豫现在从西域回来,凉州地区在秦谊的安排之下,已经种植了不少棉花。
朝廷之中,被秦谊破格提拔的考工令马钧,也是一直在研发纺车,把一千年多年后黄道婆做的事情提前做好。
最后,就是派出使节,前往极西的罗马帝国,当然罗马帝国在大汉这边有“大秦”这么一个莫名其妙的名字,与之建立外交联系,并且引入两部大将军秦谊点名引进的书籍。
当做完这些事情之后,尤其是前往大秦的使者完成任务回到大汉之后,田豫也是终于卸下自己西域长史的位子,秦谊没有欺骗他,他这次回来,将会到老家幽州担任刺史。
看着这些万里觅封侯的英雄们被人迎走了,留下街道旁边的围观群众在传颂着这些英雄是如何在西域暴霜露、斩荆棘。
过来看热闹的陈若心里更酸了,即便是过去几千年,这些英雄的丰功伟绩,将会被后世的汉人们所铭记,而他陈若的名字,却早已经被人所遗忘,恐怕就是自己的直系后代,可能都不知道他们曾经有一个叫做陈若的后代。
“可惜,在历史留下名字的不是我!”
最终,曾经也有着雄心壮志的陈若,最终只是自嘲似得说了这么一句,然后离开了久久没有散开的人群。div
三国之宜禄立志传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