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现代都市 > 市井风月 > 第64章 地下十八层

第64章 地下十八层(1/2)

目录

第64章:地下十八层

《乐经》的乐谱?

《逍遥游》的曲谱?

一石激起千层浪!

真的假的?

如何判断?

这帮老教授可不是那么好糊弄的,喜欢刨根问底啊!

你一个小毛孩子,这不是胡说八道吗?

你说是啥就是啥?

你以为你是谁?

这里只有陶教授对李卷土有些了解,毕竟是师兄弟,这个小师弟,在历史和考古方面,是有些真材实料的,但面对如此重大事情,他也是将信将疑。

“卷土,你给详细说说。”

旁边不少老教授,也想听听。

你不能光放卫星,不着边际,必须给个说法。

李卷土看了众人一眼,说实话是没人信的,这该怎么编呢?

他首先拿起那只最大的编钟,指着上面三个篆字,说道:

“文字不会说谎,这三个字,就是《逍遥游》,对吧?”

他看向那位姓钱的老头。

老头点点头。

李卷土继续说:“《逍遥游》,其实不但是《庄子》的文集,还是一篇乐曲。何以见得呢?”

李卷土放下了这只编钟,又拿起最小的那一只,说道:

“这只上面有两个字,《周南》,是吧?”

钱老头又点了点头。

李卷土接着说: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这《周南》,就是《诗经》《小雅》中的《周南·关雎》。诗歌诗歌,古时候都是可以吟唱的,既然要吟唱,就一定有曲调。《乐经》之中,收录了一些《诗经》中的曲调,有什么好奇怪的?”

嗯,不奇怪。

但,很牵强,很生硬。

李卷土继续说:

“四书五经,都成书于春秋战国时代,《乐经》也不例外,也是那个时代的产物,两者相互呼应,是很自然的事情,毕竟都是当时的经典,《乐经》如果不收录经典,那收录什么呢?”

这么一说,好像也蛮有道理的样子。

这时有人问:“这么说,《乐经》收录的乐曲,篇篇都是经典了?”

遇到一个捧哏的,李卷土乐见其成,赶忙微笑接口:

“那是当然。”

然后又拿起一只编钟,指着上面的字说道:

“这一篇是《鹿鸣》,也是《诗经·小雅》中的名篇。”

他又看向姓钱那老头,老头点点头。

李卷土放下这只编钟,拿起最后一只,说道:“这一篇是《南陔》,也是诗经中的名篇,只可惜文字已经失传了。”

《南陔》是《诗经》中的一篇,是六笙诗之一,只可惜,有目无篇。

听到这里,有几个老教授纷纷点头。

他们是有学识的,对传统的四书五经并不陌生。

不过,有人提出质疑:“只有这4只编钟,也只有寥寥几个文字,是不是巧合?样本太少,证据不足啊,说服力不强。”

“是啊,不足为证。”

“……”

大家又开始议论起来。

这时,那个身穿制服的警局领导开口说话了:

“各位教授,除了这4只编钟,我们还缴获了一批照片,也是这一套编钟的,大家帮忙参考参考……”

这几只编钟,就只有照片,没有实物了。

众人轮流翻看着照片,最后目光都汇聚到李卷土这里。

麻烦你再解释一下。

照片有几十张,每一只编钟,都从各个不同角度,分别拍了照片,盗墓贼也是花了本钱的。

李卷土翻出其中4张照片,然后特别看了穿制服的警局领导一眼,暗自谢谢他的捧哏,然后说道:

“这一只,收录的是曲目是《白华》,算是《南陔》的姊妹篇,同属六笙诗之一,也是有目无篇。”

“这一只,收录的曲目是《采薇》,采薇采薇,薇亦作止。曰归曰归,岁亦莫止。幸亏这篇没有失传。”

“这一只,收录的曲目是《高山流水》,对,就是俞伯牙的那篇著名的《高山流水》,这篇曲目,由于太过知名,被后世演绎出很多个版本。原谱曲是否失传,大概没谁知道,但这也许是最接近原谱的一个版本。”

“这一只,收录的曲目是《离歌》,就是屈原的著名的《离骚》,也许当时是称为《离歌》的,而不是《离骚》。”

“那个,钱教授,您再看看,这些篆字,是不是我说的这几个字?”

李卷土把照片递回给那白胡子老头。

众人又把目光转移到钱教授身上。

你们都看我干什么?

这又不是我说的?

我只是负责认字的工具人啊!

白胡子老头无话可说,只能被动点头。

这时,又有人质疑:“你说这些都是曲谱的名字,曲谱呢?”

这帮刨根问底的,真不好糊弄啊!

李卷土翻了一下眼皮,抓起一只编钟,说道:

“这些个奇怪的纹饰符号,很可能就是曲谱。你仔细看,是不是很整齐?是不是有一定规律?这里有哪位教授,是精通音乐的,帮着认一下?”

众人面面相觑。

显然没人敢认为自己精通音乐。

这帮学历史和考古的老古董,即便是有人了解一些音乐知识的,也不敢说精通啊。

音乐学院的教授,都不敢说自己精通音乐。

既然大家都不认识,那就是个悬案了。

怎么办?

该捧哏的出场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