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摄氏三千度(1/2)
昆明。
四季如春。
余以为和小花翠花不敢在路上耽搁,马不停蹄地到了云南省省会昆明。余以为与一位熟悉的大学教授联系,辗转找到了云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地质学系的一位老师,请他帮忙解答两个问题:一、余以为带回的光滑的石头是否玄武岩?二、光滑的石头是如何形成的?
这两个问题其实余以为自己有了答案。但他仍然要请教专业人士。这就是律师的思维方式:凡事都要讲证据。余以为的意见可能是正确的,但他不是地质学专家,说的话缺乏权威性,证明力较弱。同样的话如果从一个地质学教授嘴里说出来效果就不一样了,大家都会很信服。这就是专业的力量。
那位老师接过石头看了看,摸索了一番,说道:“以我的经验,确实是玄武岩,而且是喷出岩,形成时间大概在几百年前。但是现在的形态不是当时冷却成岩的形态,这应该是最近不长的时间内重新熔融再冷却形成的。一般情况下,玄武岩在摄氏1500度以上就可以熔融。这是我的直观印象。如果要精准意见的话,可以上实验室鉴定。”
听了老师的话,余以为心里有了底。他交给老师两块石头,请老师做下鉴定。同时给老师塞了一个红包,说是鉴定费。老师拒绝了:“举手之劳,不必见外。鉴定很简单的,我交给学生做就可以了,你放心吧。”
从云南大学回来后,余以为在宾馆把情况和小花说了。
“铁的熔点是1538摄氏度,玄武岩在这个温度下也会熔融。也就是说,1538度以上,铁和石头都会化成水。
“打火机打火的温度是500度,炉火是800度,炼钢炉是1700度。
“卡车是铁做的。按道理来说,铁熔化后如果冷却就会又变成铁疙瘩。我们在现场看到有铁块了吗?没有。只看到一些细小的颗粒。那么连车带货至少二十多吨的铁到哪里去了呢?
“只有一种可能,铁变成了气体,蒸发了。铁的沸点是摄氏2750度。比炼钢炉的温度还要高很多。
“我们知道,要达到并保持一定的温度需要不断供给能量。事故现场我们看到了,是个山谷,自然状态,有什么可以持续提供的能源吗?没有。那么能源从哪里来的呢?”
小花和翠花安静地听着。
“找到能量来源。”余以为说。
“会不会是地火?”翠花说。她听说过地火。就是地下的火。她家是林区,不远处有一个煤矿,她听人们说起过煤矿地火的厉害。
“不知道。我们需要去查找,去证明。”余以为说。
小花犹豫着,终于鼓起勇气说道:“会不会是天火?就是天上的火。也许,我爸爸真的是英雄阿嘎转世……”
余以为一拍脑门:“我怎么没想到这个。”
翠花却表现的很认真:“有可能。”
余以为看着她俩,无话可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