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5章 航海不可停(2/2)
罗马教廷已经被毁的差不多了,不过后面的修道院等建筑保留还是比较完整的,这里后来也成为了朱瞻壑在罗马的常驻之所。
漆黑的夜色蒙住了大地,但曾经的罗马教廷哪怕是经历过血与火的洗礼,也仍旧没有掩盖它的庞大和辉煌。
在新的主人入住之后,罗马教廷仍有接近一半的地方亮起灯火。
在这个曾经属于教皇马丁五世,如今却已经属于朱瞻壑的房间内,烛火将三个人的影子映照在墙壁上。
朱瞻壑坐在桌子后面,靠在椅背上,看着面前的人。
这两个人,不是郑和,但和郑和也是关系匪浅。
这两个人,一名为马欢,一名为郭崇礼。
郑和的成功,是大明历史上,也是种花家历史上的一抹辉煌,但同样的,郑和的成功也掩盖了很多人的光芒,只因为他是郑和,是宝船队的指挥使。
和被郑和的光芒所掩盖的王景弘一样,马欢也是一个被郑和的光芒所掩盖的人。
历史上的马欢也是一个出色的航海家,除此之外他还是郑和七下西洋的翻译官,他于景泰二年成书的《瀛涯胜览》仍旧是后世研究明朝文化的重要依据。
和马欢一样,郭崇礼也是如此。
郭崇礼也是随郑和下西洋的航海家之一,马欢的《瀛涯胜览》也有他的一份功劳,只不过郑和的光芒太过耀眼,让他们黯然无光。
“郑指挥使选择回云南养老,你们二人呢?”朱瞻壑开口,问起了二人的打算。
郑和已经老了,虽然不至于下不了海了,但大明的权势变更和明争暗斗让他感到心累,最终他选择了一个他和朱瞻壑都能够接受的结局。
云南,对于郑和来说是一个特殊的地方,当年他就是在大明平云南之战中被俘,然后开启了他辉煌的一生。
同样的,云南对于朱瞻壑也是一个特殊的地方。
虽然吴王一脉和沐家都搬离了云南,但云南仍旧是吴王一脉的就藩之地,名义上仍旧是吴王一脉的。
而且,因为吴王一脉实际掌控香州府和南州府,再加上乌斯藏都司那边也是极力支持吴王一脉,这就让云南在吴王一脉离开之后,仍旧有大部分地区处于吴王一脉的管辖之下。
郑和去云南养老,对于郑和来说,是去故地,也是去对他意义非凡的一个地方养老的。
而对于朱瞻壑来说,郑和的余生将在吴王一脉的监视下度过,这也能让他放心。
但是,同样的,随着郑和的“退休”,朱瞻壑就得选拔新的航海家出来。
王景弘是目前为止最听话的,也已经在为大明培养新的航海家了,但英法战争一事,朱瞻壑还是想要王景弘在英吉利海峡呆着,别人的话他不放心。
至于王景弘培养的那些新的航海家……只能说还太嫩。
所以,朱瞻壑就将目光放在了郑和麾下的两员大将,马欢和郭崇礼的身上。
“一切但凭世子殿下调遣!”马欢和郭崇礼二人对视一眼,不约而同地给出了肯定的回答。
这两人的回答让朱瞻壑十分满意,但即便如此,朱瞻壑仍旧有所遗憾。
不是因为那些乱七八糟的,而是因为这两人和郑和一样,都是慕思临,这种人不太可能如朱瞻壑预期中的那样不遗余力的去了解,甚至是占领美洲。
支持朱瞻壑选择他们的唯一原因,其实也就是《瀛涯胜览》了。
据他所知,马欢他们在学术上还是有追求的,记载了宝船队七下西洋,二十余国的航路、海潮、地理、国王、政治、风土、人文、语言、文字、气候、物产、工艺、交易、货币和野生动植物等状况的《瀛涯胜览》,是马欢二人的一生心血。
他们二人如果放在后世,那就是典型的一心搞研究的科学家,满心思都是自己的研究课题。
就是因为这种坚持,这种钻牛角尖的态度,才让朱瞻壑选中了他们。
“既然你们已经做好决定了,那我就跟你们说说你们接下来要做的事情。”
朱瞻壑招了招手,让朱凌将那份马欢二人看过多次的海图拿了过来。
“这份海图你们应该都看过,我就不多做赘述了。”
“接下来,我会给你们半年的时间休整,让你们回家探亲和做好下一次出海的准备。”
“至于宝船方面你们不用担心,如今除了刘家港之外,香州府也开辟了新的市舶司,宝船方面不敢说要多少有多少,但也够你们用了。”
“而你们下一次的目标……”
说着,朱瞻壑在海图上重重的点了一下。
“在这里!”
马欢二人互相对视了一眼,然后躬身领命。
“臣等,领命!”
随着马欢二人的离开,房间内就剩下了朱瞻壑一人,桌上的海图因为朱瞻壑刚才的用力按压,已经形成了一块痕迹。
在后世的地图中,痕迹所在的地方有一个名字。
密西西比平原。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