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 第 145 章(2/2)
没想到平阳愿意和他共患难。
不管这辈子如何结果,他的人生都值了。
只是可怜了他们的孩子。
“平阳,”三皇子把人拉进怀里,长长的叹了口气,“有你和儿子,老天对得起我了。”
楚遂注意到院里的动静,阳光下靠在一起互相取暖的一家三口甚是温馨,不过一切都和他无关了。
前几天她和侍郎家的小姐办了婚礼,两个人情投意合,小日子过的格外舒心。
一两年后再有个孩子,他的人生也没什么遗憾了。
皇上这一病就没起来,曹家除了曹国舅秋后处斩外满门流放,曹贵妃被打入了冷宫。
七皇子彻底无缘储位了,三皇子又不是亲生的。
皇上如今病重,最中意的也就是年纪最长的大儿子,可他不放心,担心皇权不能平稳更替。
他把赵雪窝叫到床前,使劲握住他的手,“爱卿啊,朕自知不久,很多事放不下……”
皇上这话吓坏了赵雪窝,他慌忙伏地请罪:“皇上说这话,让臣无地自容。”
皇上让他起来:“你我君臣一场,朕只盼望着,你能像当初毫不犹豫挡在朕的身前一样,辅佐朕的皇子,让大周永远兴旺。”
那个时候皇上还不是皇上,赵雪窝听命老将军去迎接他,面对老王爷派去的死侍,赵雪窝毫不犹豫的挡在了他身前。
登基二十多年,他时常想起这事,如果没有赵雪窝,就没有大周的今天。
如今他命不久矣,希望赵雪窝能做大周的靠山,不管任何风雨,大周都能平稳度过。
赵雪窝痛哭不止:“皇上春秋正盛,万不可存此想,微臣此生忠于皇上,忠于大周,肝脑涂地,在所不辞。”
有了赵雪窝这话,皇上彻底放下了心,他把皇长子叫到了身前,又命人去接水笙和元宵。
皇上病重,皇长子不眠不休的照顾在侧,很明显是个孝顺的。
皇上很放心把江山交给他。
“皇儿,”皇上拉着赵雪窝的手,和皇长子的放在一起,不放心的嘱咐道:“平远侯是朕的恩人,以后皇儿也要好好对待,像对待父皇一样,明白吗?”
皇长子认认真真的给赵雪窝行了礼,赵雪窝赶紧回礼。
到现在为止,赵雪窝也就知道了,前朝后宫争论已久的储位,彻底有了定论。
水笙第一次进宫,她紧紧的握着元宵的手,一刻都不敢松开。
“元宵,你说皇上叫我们做什么?”
元宵猜测道:“皇上病了,大概是想给你个交代。”
水笙担心道:“我不要什么交代,我能不能不去见他?”
这恐怕不行,元宵安抚道:“皇上很仁慈,别怕,有我呢。”
水笙紧张的点了点头。
见到皇上后,她一直躲在元宵身后,不知道该以什么身份见皇上,也不知道怎么应对,人都说皇家刻薄寡恩,何况她这个一直流落民间的“公主”了。
皇上还是第一次见到水笙,见她害怕,先把元宵招到了床前。
“想起来,你的名字还是朕起的,一晃都二十多年的事了。”
元宵真心实意的感激道:“小臣谢皇上隆恩。”
皇上笑道:“可能那个时候朕就有预感,以后要你照顾朕的女儿。”
元宵可不敢应承:“一向都是水笙在照顾微臣。”
皇上这才看向水笙。
水笙和年轻时的曹贵妃简直一模一样,根本不需要证据,他就能证明水笙是他的亲生女儿。
“水笙,到父皇身边来。”
这一句父皇把水笙说的心里发酸,她忍着想哭的冲动走到皇上面前。
这是她第一次见皇上,面前的人病的很严重,不过此刻脸上挂着笑,看起来很慈祥,和一个普通的父亲没区别。
水笙心里没那么怕了,她慢慢走到床边,喊了一声:“皇上。”
皇上握住了她的手,一边打量着,一边自责道:“都是父皇不好,让你流落民间这么多年,父皇让你受苦了。”
水笙没忍住,眼泪稀里哗啦的落了下来,她使劲摇了摇头,“没有委屈,有养父养母,还有义父义母,他们对我很好……”
水笙长得好看,温温柔柔的给人的感觉特别乖巧,特别懂事,皇上很喜欢这样的女儿,他见水笙之前还没想好要不要确定父女名分,可见了水笙之后,他一眼就喜欢上了。
当下宣布封水笙为明珠公主,赐公主府。
水笙不敢领赏,她给皇上跪下道:“水笙还请皇上收回封赏。”
皇上难过道:“你还在生父皇的气?”
皇上又不知情,水笙怎么会生皇上的气:“皇上,水笙是您的女儿,以后一定会好好孝敬您,侍奉您,可是水笙不想当公主。”
皇上疑惑道:“为什么?”
别人不懂水笙,可是元宵明白她的意思,他把水笙扶起来道:“水笙,不要因为我受委屈,你是皇上的亲生女儿,就该是公主,这是你应得的。”
水笙觉得元宵一点都不懂她,她封了公主,他就不能做官了。
元宵怎么可能不懂,他不等水笙说话便和皇上请了旨意:“还请皇上容臣辞去大理寺主簿的职位。”
皇上病的太重,脑子没平时反应灵敏,他看向赵雪窝问道:“这两个孩子怎么了?”
赵雪窝解释道:“咱们大周有驸马不能入朝为官的规矩。”
皇上懂了,他看着水笙和元宵两个人笑了起来,因为身体太虚,笑起来动作带大,带着气喘咳了起来。
水笙赶紧帮他顺气。
皇上逐渐平复了下来,“这是什么大事,朕下一道圣旨,元宵照顾公主有功,不按此例。”
水笙心里一喜,小脸泪痕还没干,又露出笑,比天上的太阳还要明媚。
她俯身行礼,发自真心的说道:“水笙谢父皇隆恩。”
这声父皇把皇上喊怔了,好一会儿才回过神来,“好好好,只要水笙高兴就好。”
他看向赵雪窝颇有些无奈道:“看了吗,不给凝烨破例,她还不肯喊我父皇。”
他摆手让水笙走近点,“再喊一声父皇。”
水笙依言,又喊了一声父皇。
皇上身体不好,说了这么久,有些熬不住了,他把大皇子叫到身边,将他的手和水笙的手放在一起,嘱咐道:“皇儿,这是你亲妹妹,她从小流落民间不易,以后要替父皇多照顾她,知道吗?”
水笙一看就是聪明懂事的女孩子,大皇子明白皇上的意思,她现在是侯府的长媳,他想和侯府搞好关系,水笙是第一重要的。
“父皇,儿臣一定会照顾好水笙妹妹,不让她再受任何委屈。”
皇上松了口气:“有你这话,父皇就放心了。”
皇上第一次见到女儿,想留女儿在宫里住些日子,可水笙怀孕了,赵雪窝不放心她一个人留下来,皇上想了想也就罢了。
赵雪窝走前,皇上又一次拉着他的手谢道:“要不是你,也没有水笙的今天,朕就把她交给你了。”
赵雪窝不敢居功:“都是夫人做的主,皇上尽管放心,夫人把她当成亲生女儿,就算亏待元宵也不会亏待水笙,如今水笙有了身孕,您也看见了,元宵把她当成眼珠子似地。”
赵雪窝没说谎,皇上知道水笙不会受委屈,只不过心里亏欠。
三皇子最终没有被处死,他是杨家的儿子,皇上把他还给了杨家。
杨家离京城不远,有几十亩薄田,虽非大富大贵,但温饱还是没问题的。
旨意下来后,曾经的三皇子如今的平民百姓带着平阳和儿子坐上杨忠的马车回了小镇。
杨二妮舍不得平阳,塞了很多银子,雨生的处置还没下来,杨二妮也不敢多说什么,让平阳保重。
好在离着不远,逢年过节还能见见面。
平阳离开京城的第二天,皇上招了雨生进宫。
君臣二十余载,落到如今这种地步,皇上看到已经显露出老态的雨生,无奈的叹了口气。
“锦煜啊,你脑子比你哥聪明,可为人处世啊,比他差了一大截,眼光也差了一大截。”
雨生惶恐,伏地磕头不止:“罪臣糊涂,罪臣糊涂啊!”
皇上充满了失望道:“如今朕什么都不想说了,念在咱们君臣一场的份上,你主动请辞吧,赵家镇朕去过,不错的地方,你就带着夫人回去吧。离着京城近,将来国公爷和老太太有什么事,你也来得及。”
皇上没有责罚,只让雨生辞官,已经是网开一面了。
雨生叩谢天恩。
没敢停留第二天便回了赵家镇。
雨生走这天,赵家人都过来送了,雨生一脸饱经风雪后的沧桑,倒是杨二妮很高兴。
她让赵老二和田氏放心,等过一阵子事情平静了,他们随时可以来京城看望二老。
田氏有些感慨的叹了口气:“各人的路都是各人走出来的,你们这样也好,回去吧,回去吧,好在皇上没有迁怒,十五再有一年就该科举了,到时候还是能为朝廷效力的。”
雨生当初来求薛彩樱,为的就是十五的前程。
他这辈子就这样了,儿子的前途不能毁在他手里。
这次回赵家镇,皇上并没有让十五跟着回去,有平远侯这个招牌,十五未来的路不会太难。
薛彩樱和杨二妮做了二十多年的妯娌,如今看着她要走,心里还是有些唏嘘的。
“以后经常来信,十五你就放心吧,有元宵和粽棕的就不会缺了十五的。”
薛彩樱让杨二妮放心,她担心杨二妮想不开,两个人回去吵闹。
杨二妮却反过来劝薛彩樱:“嫂子,我没事,十五我有什么不放心的,你什么样的人我再清楚了,宁愿亏待了自己的,也不会亏到我们十五,当初你们在边关没回来,元宵和粽棕还是我和雨生带的,就连元宵启蒙都是雨生做的,有这些事情,大哥大嫂总不会亏待我们十五,况且还有爹娘呢,十五可是他们亲孙子。”
杨二妮想的开,薛彩樱就放心了。
“只要你放心就好,所有事都有我和你大哥呢。”
杨二妮说不担心就是真的不担心,甚至她还很高兴。
“嫂子,和你说句实话吧,以前我整天想着雨生奔前程,最好比大哥做的好,可求来求去的落了什么?小妾是一个又一个的往家里领,堵的我这心里天天难过,如今落魄了倒好,那小妾全都打发了,他身边不还是只有我一个。”
薛彩樱没想到杨二妮竟然这样想。
不过只要她高兴,坏事也能变好事。
雨生和杨二妮离开后,赵雪窝忽然意识到薛彩樱是重生的,他没忍住问道:“前世雨生怎么样了?”
薛彩樱边回忆边说:“雨生娶了官家小姐,不过那小姐身体不好,嫁给他没两年就没了,后来雨生中了进士去江南上任,说来也巧,二妮的婆家遭了灾,一家人要活不下去,她男人就把她卖了,二妮中途跑了,正好遇到雨生,两个人就一起去江南了。
再后来……
我也不知道了。
大概是一起白头了吧。”
半年后,侯府摆满月酒,水笙刚出月子,薛彩樱不让她出屋,她趁着没人注意,赶紧跑出去透了口气。
这一个月子饭来张口,衣来伸手,人都胖了一圈。
再不出门活动,她都快憋疯了。
侯府第一次摆满月酒,来了很多贺喜的人,不光有赵家自己人,月牙一家,郑太傅一家,孙明喜一家,还有很多亲戚朋友,薛彩樱抱着大胖孙子看着热热闹闹的侯府,心里从来没像此刻这般满足过。
这个夸孩子好看,那个夸孩子聪明,还有人说这孩子一看就有前途,比他爷爷和爹爹都有出息。
田氏和赵老二听的高兴,薛彩樱忍不住道:“才这么点个小玩意能看出什么,大家只捡好听的说。”
田氏可不这么想:“当初元宵我就看他有出息,果然就有出息,对了,元宵呢?”
田氏提到元宵,大家才发现今天的主人公竟然不在。
田氏忍不住唠叨起来:“这孩子什么都好,就是这点不着调,当初成亲就不见人,如今儿子摆酒他又不在,也亏得水笙大方,不跟他计较。”
赵雪窝替儿子解释道:“他办差去了,很快就回来。”
田氏无语道:“什么时候办不行,非得今天,你们一会告诉水笙,晚上别给他开门,让他不着调。”
说话这阵,薛彩樱看见了元宵的影子,不过只在人群里闪了一下就没了。
心里猜想元宵肯定去找水笙了,也没说出来,让他们小夫妻两个多腻歪一会吧。
想她重生后从给赵雪窝配冥婚起,竟然过了这么久。
如今儿女大了,连孙子都有了,赵雪窝还对她一如既往,她这辈子可算是圆满了。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