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他飘了(2/2)
至于那些本还想打着绵绵主意,琢磨着跟周家结亲的,现下更不敢再乱说了。
……
赵管家送来的谢礼,周老太和三个儿媳妇清点了好些时候,才终于给理了出来。
一大堆的东西,占了正屋快一大半的地,满满堂堂的摆在了一起。
那赵管家是个靠谱的,送来的都是好物,且皆是周家用的上的。
光是给周绵绵做衣裳用的提绸,就有足足六匹。
颜色还都是小姑娘家家喜欢的,有淡紫色、嫩绿色、蜜合色还有唐茶色。
想着绵绵哪天穿上这料子做的衣衫,周老太就乐得合不拢嘴。
“听说京城现在时兴提绸呢,连镇上都没多少人能穿上,咱家如今竟先有了。”孙萍花高兴叹道。
郑巧儿摸了摸其中一卷唐茶色的:“这匹提绸最薄,等到了夏天拿来给绵绵做几件小褙心,定是极凉快的。”
“巧儿手巧,这些好布就留着巧儿做吧,免得咱做坏了糟蹋了这布。”周老太笑着道。
除了布匹之外,正屋还摆了两只青瓷瓶儿,一沓光亮亮的白瓷碗碟。
两副银掐丝手钏。
三只琉璃做的珠串。
五六套男人穿的成衣。
还有上好的灰狐皮子一大张。
除此之外,还有一袋袋孩子爱吃的糖果糕点,以及一些昆仑奴面具、小风车、小拨浪鼓之类的玩具。
周老太把那首饰给儿媳们分了,衣裳给儿子们拿去穿了。
糕点小玩具啥的,就统统拿给了周绵绵。
先紧着这小乖宝儿挑喜欢的,余下的再由她三个哥哥分去。
周老太自己只留了个青瓷瓶,摆在里屋当作装点。
她老太婆辛苦了大半辈子,如今竟也能在屋里摆上这贵物,心里面那是说不出的满足。
一家人对这谢礼都是极喜欢的。
看着天儿不错,周老二就也喜滋滋地换上了新衣,想去地里转悠两圈。
寒冬腊月的地里虽没活儿,可周老二还是喜欢去地里待着。
他嫌累,从不上山,闲来无事就喜欢坐在地头晒太阳。
加之也没啥乡亲跟他相熟,他自己个儿也就只能守着庄稼地作伴。
周老二刚一出门,正要跟往常一样往地里去。
谁知就被几个聚在老槐树下的妇人给堵住了。
那李老太和韩家媳妇儿张碧云也在。
见到周家出来人了,好几个妇人都围着过来打听。
“周家老二,沈府都送了你家啥啊。”
“这连新衣裳都换上了,可真精神啊。”
周老二听得脸一红,摸摸后脑勺,顿时挪不动步了。
平日里,可没几个妇人稀罕搭理他的。
现在她们一下子热情起来,周老二还有些不习惯。
这时,有个妇人道:“老二啊,以后你家要是得了沈家提携,你也得想着我们大家伙儿啊,让我们也跟着沾点儿光。”
周老二虽不善言辞,但还是点点头。
“这是自然,这是自然。”
这是又有嘴巧的说道:“周家老二啊,都说人靠衣装啊。你这新衣裳一穿,真像换了个人似的。”
“可不咋的,以后要是周家能多得些沈府的好处,周老二说不定也能去沈府找个差事做做。”
“要我说,咱山谷就数你们兄弟几个最能干,你说是不老二。”
现下,乡亲们都想哄着周家,有什么好话都拿出来说。
只盼着以后周家若发达了,他们也能跟着沾光。
周老二被人忽视久了,难得有被捧着的时候,不由得沾沾自喜极了。
她们夸自己个儿能干得力?
总算是被她们给看出来了!
周老二满脸红光,压根听不出人家主要是为了夸老三老四,顺便捎带他罢了。
一下子有了得意劲儿,他嘴上也就飘了。
“你们说的正是啊!我们兄弟仨确实得力,不过我最年长,主要是我带着他们。”周老二得意地笑出一口黄牙。
“呵呵是啊。”妇人们只能应和。
这时,周二郎余光得意一瞥。
正好落在张碧云的脸上。
难得有如此美妇仰望着自己,周老二耳朵顿时热了。
手心里捏满了汗珠。
山谷啥时候来了这么个小媳妇?他咋不知道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