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章 沈家病夫人(1/2)
这话一出,老村长立马来了精神。
“你当真有好法子,能不让这些草药糟蹋了?”老村长激动地直搓手。
他又赶忙补充:“咱的草药金贵啊,不能晒干,不能磨粉,一旦从地里拔出来,最多只能存个三五天,这事儿可不好办。”
周老太笑眯眯的,瞅了瞅怀里的小家伙。
在得到小绵绵笃定的眨眼后,她也正儿八经地点了头。
“自然是真格的,这事儿你俩就交给我试试吧,到时候该咋弄,晚些我再告诉你们。”
老村长和白镖师都松了口气,脸上多了几分笑意。
“那好,全听周大娘的!”白镖师面带期许地应道。
虽说他们三家算是富裕,可这秋收毕竟也不是小事儿。
桃源村种的草药,分为夏收和秋收两拨,而夏收的其实是少部分,秋收才是大头。
所以只要有些法子,哪怕只是尝试一下,他们也都不舍得随意糟蹋了草药。
周绵绵就更肉疼这些好东西了。
现下,铺子那边没法做生意,周家进账少了,这些草药的收成,自然就显得格外珍贵。
小绵绵偷摸跑进灵池里,溜达了一圈后,最后找了块宽敞的好地儿。
打算把草药都移到池水里养着。
如此一来,不仅能保持着草药的新鲜,还能养得比土生的还好。
待回到家后,祖孙俩这就商议了一番。
“乖宝儿,你是想让奶把咱三家的草药都收下来,然后交给你保管?”周老太问道。
小绵绵趴在炕上,啄米似的点着脑瓜儿。
“嗯嗯,全部采下,统统给绵绵收着,绵绵能给养活!”
周老太抠着脚底板,若有所思。
“你说啥奶都听,就是有一样,要是之后老村长他们问起咱是咋保管的,奶不知该咋说啊。”
总不能说是周家会变戏法吧。
绵绵捧着圆乎乎的下巴颏,稍稍一想,就朝奶使劲儿晃着小白手。
“奶,啥都不用说,就当是咱自家的绝招,不外传的!”
周老太想想,忽然也笑了。
“也对,咱就啥也不说,老村长和白家兄弟都是有分寸的,或许就以为咱真有不便说出来的法子,自然也就不会再追问了。”
拿定了主意后,周老太这就跟另外两家说好了。
下午就带着家人去采草药。
这几十亩地的草药,全部收下来也不是轻快事儿。
周老太提前备下了几个大筐,每当采满一批,就让周老三先送回来给绵绵。
绵绵坐在院里的板凳上,跟个采蜜的小蜂似的,一通忙活。
这小家伙闲散了好些日子,难得有些事儿做,精神头足得很,倒也一点儿都不累。
一家人忙活到傍晚,才结束了地里的活儿。
周老太倚在门口,和宋念喜说着明儿的活儿该咋干。
郑巧儿忙着先去做饭。
而周老三更是顾不上歇息。
他拿了半扇排骨、一小筐青菜、又挤了半盆羊奶,这便要往沈家别院去。
眼下,沈家老爷夫人,带着几个仆人,正在别院那边住下。
他们逃出来匆忙,吃食衣物都没咋带,仅带了少量银子。
这两天吃食和用度,只能都劳烦周老三去送。
周老太看着老三急匆匆的背影,不免叫住。
“这两天事多,娘差点儿忘了,光咱搬了住处可还不够。沈家的别院太过显眼,不宜再住,一旦来了逃兵,他家岂不是就成了靶子。”周老太琢磨着道。
的确,桃源村虽然有不少大宅子。
可那沈家别院仍是鹤立鸡群的存在。
哪里能还住在那儿。
周老三心里早就有数:“知道了娘,我一会儿过去就和沈老爷,还有赵管家说一下,给他们另挑处房子,让他们尽早搬。”
“最好挑的离咱家近点,以后你再去送东西,也能方便不少。”周老太也挺心疼儿子的。
等周老三过去,跟沈家说了其中利害后,沈家老爷夫人都很是听劝。
这便让赵管家张罗搬过来了。
为了方便照应,最后就选定了周家后边的闲置房子,一家人弄得跟逃难似的,匆忙搬了进去。
……
午后,秋高气爽。
累了两天,可算收完了草药,周老太拿个板凳坐在院子,正要洗些干活儿衣裳。
这时,就听到赵管家过来叫门。
赵多喜已是老熟人了,见他神色急切,周老太招呼着他进来说话。
待一问才知,原是沈家夫人身子不爽利,想讨些果子吃。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