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章 凭实力说话(2/2)
后来她发现实在好用,再想办法将短弩减轻重量,本打算秦家军骑兵人手一把,平时挂在腰间不增加太多重量。
如果财力许可,全秦家军都配上那就更好。
可惜还没实现量产,就迎来了大战。
不过,现在可以用皇帝的钱大量制造短弩,让禁卫军全都配上。
南疆及边缘各州的新建起来的禁卫军营里,大部分都是秦家军。
秦知晓进去的时候,在弓弩制造区见三个师傅凑在一起不知在嘀咕啥。
她走过去,从缝隙看过去,他们面前正摆着她进献的短弩,只是被拆得支离破碎。
“着是这样安装的,你们记错了。”
“肯定不对,这样装,三支箭根本放不进去。”
“哎呀你们先不要管是怎么安装的,如今连架子的硬度都解决不了。”
“我觉得这是孩子的玩具,否则弩机为何如此短,很不顺手啊。”
“没有拆开前你不是试过吗?这样的短弩给孩子玩?哪家孩子这么豪横?可以用这么精密的短弩玩耍?”
“这有何精密啦?和我们做的短弩差不多嘛。”
秦知晓听着三人争论了好一会,知道他们遇到的问题是三个,一个是弓弩架硬度不足,另一个是表面光滑度达不到,两者相加导致影响射程和速度。
最后说是短弩上的扳机处不合适。
她等的就是这个。
这把短弩是按女子的手长度设计的,扳机处较短,
“你们一直用的是铜弩,而这把弩出了铜还加了铁,因此硬度比铜弩硬很多。”
三人猛然扭头,看到一张普普通通的脸。
“你是什么人?怎敢私自进来?”
他们见官员跟着,忙道,“大人,这是我们新研制的短弩,可不能让无关人瞧见。”
官员脸一僵,咳了一声,“别往脸上贴金了,这个短弩是秦家研制的,这位就是秦家的秦剑,奉皇上之命来指导你们的。”
三个工匠脸一红,忙让开,毕竟他们是庶民,人家是官。
秦知晓走上前,很快将支离破碎的短弩拼凑起来,可惜有些地方被他们暴力拆开,已经断裂,无法复原了。
三人见短弩恢复原状,瞪大眼睛更不敢吭声了。
“弓弩制造工艺复杂,需要经过很多道工序才能完成,所以,天鼎一直没有大量使用弓弩。而这种小巧又犀利的短弩是从弓弩演变过来的,要求比弓弩更高。模具要精密,注重细节,浇灌后要及时清理干净,若有一点残留就会影响下一把的铸就。铜坚韧,但不够铁硬,加入一定比例的铁,会让短弩坚硬,不会生锈,而不会增加重量。”
她指着两处钻孔,“这两处钻孔最为精密,大不得小不得,而且要极为光滑,不能留下一丝突刺,否则,直接影响箭的射出速度。”
她拿起一支箭羽,“平时的箭头仅为半指长,而这个短弩的箭除了箭头外,加了一指长的铁套头,这是因为为了能一次性放入三支箭,并能保证三支连射,所以箭杆较普通弩细很多,同时带来弊端,就是被高速射出时断裂,加了铁套头后,便不会有此问题了。”
秦知晓顺手拿起一支铜箭头,就在略有灰尘的木台上画了起来,“其实这里还可以改良下,如此握杆更符合手型,舒服而更容易掌控。”
“剑杆如果全部用铜铁,杀伤力就更大。在箭尖可用到挂钩,射入敌人体内后,若强硬拔除,定会勾出血肉。如果换上导槽箭头,还可以放血……”
说起兵器改良,秦知晓便滔滔不绝了。
三个工匠和围观官员一脸惊愕。
宁九霄定定的看着她,认真的‘秦剑’还真有点大将风范啊。
她对武器的制作如此娴熟,简直就是熟练的老工匠。
说完箭,她又绕去炼铜炉前,伸手摸了摸外围的温度,躬身看了看炉内的火光,围着走了一圈。
“炉温不足……”
负责炼造的工匠刚开始都是一脸不屑,他们可是朝廷选拔出来的最能干的工匠,在这里都好几年了,哪来的黄毛小子指手画脚。
可听着听着,个个都呆住了。
他们常用的就是融铜矿,炼造武器,怎么还融铁?
铁多数用来造农用工具,很是粗糙,如果要和铜混合还没试过。
宁九霄这才真的佩服眼前的小姑娘了。
人家闺秀做的是琴棋书画,她这是炼铜炼铁搞兵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