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寒水石(2/2)
“福来哥先吃饭吧,都累了一天了。”涴儿端上一碗热面道。
“涴儿刚才都跟我说了,那老妇现在如何?”张猎户盘腿问道。
“汗少些了,但还是喘!...可是前天把脉,药方并无差错...”福来皱眉沮丧道。
“我以前也遇到过这种情况...你的母亲...她曾经也有过这样的症状,我也是这么给治的...说实话,到今天我也不知道怎么回事...”张猎户感慨道。
“有个乞丐...我从来没见过,像是外地来的,他那天并未把脉,只听了症状,看了我的方子,就知道有这个结果。”福来将前天早上在福济堂遇到的怪事给张猎户讲了一遍。
“既然他都知道,那个人一定不简单...你何不明日去问问他?”张猎户道。
“我这就去找他!”福来放下手中的半碗面条准备出门。
“哥哥吃了面再走不迟!况且他人在哪里你也不知道呢!”涴儿道,可福来头也没回就出去了。
“让他去吧,他就着性子。”张猎户安慰女儿道。
福来在街上东问西找,根本没人知道那乞丐的是谁,一个时辰过去了还没找到他的半点消息,只好垂头丧气的回家了,半夜躺在床上思来想去,越想越觉得那乞丐不可思议。
次日中午,那老妇的儿媳跑来说汗是止住了,却还是喘,身子发热,难受的厉害。前几日来瞧病的人也来复诊,都说是其他症状好了些,唯独这发热不解,感到很烦躁。
涴儿的表姐也来复诊,说吃了药好些了,就是热症不除。那壮汉来复诊时也说的大体相同,有胃口吃饭了,心情也舒畅了许多,就是发热不退。
福来又开了些清热解毒的药材:桑叶、金银花、板蓝根...但几天后,他们的热症和大多数人一样依旧不见好,病人却越来越多。
“那乞丐...果然料事如神...!”福来坐下来自言自语,忽然想起一句话:真人不露相。他真想现在就见到那个老乞丐,向他请教其中缘由,可是没人知道他在哪里。
“涴儿,草药还剩多少了?”福来问道。
“常用药恐怕只够三五日,没办法,来看病的人实在是太多了。”涴儿盘点着药柜道。
“明日咱们暂且闭馆一天吧,我上山再采些来,你去集市上买些来如何?”福来道。
“这样也好,只是...病人怎么办?”涴儿道。
“镇里还有其他医馆,只是一日,不妨事,磨刀不误砍柴工。”福来坚定道。
次日早上,福来背起弓箭和箩筐只身上山采药,正路过那响水河畔,忽然看到河背后有一股炊烟冒出。
他心里嘀咕:“从小到大也不见这山里有过人家,只听闻后山有白虎出没,百姓哪里敢在这里安家?”福来觉得奇怪,便顺着炊烟的方向寻找,绕过一片密林后,果然看见山腰上有间茅草屋,便上前打探。
这一路并不好走,他爬上山腰,见那茅屋并无篱笆,只是巧居在这山腰,若不是冒出炊烟,根本难以发现。
“有人吗?”福来在门口问道,话音刚落,门里便走出一人,正是那日的老乞丐!福来惊讶的站在原地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两人对视一番,那乞丐便冲他微笑。比起那日在医馆时,那乞丐的目光更显从容,和善睿智,福来只觉得他忽然间似乎变年轻了着,心里着实纳闷。
“老...先生!您怎么会在这儿?”福来问道。
“呵呵...你我有缘。”乞丐忽然直起身子笑道,随手扔掉了手中的烂木杖。
“这...老先生,您那天说的话...全都应验了,在下实在不明白这其中缘由,还望老先生指教!”福来弯下腰,拱手作揖道。
“嗯,进屋说吧。”乞丐道,招呼福来卸下箩筐,进屋坐下。
“老先生,不瞒您说,我打小就在这山里打猎采药,竟然不知道这山里还有人住...您怎么知道那老妇喝了药会大汗淋漓,喘息不止,还有那壮汉和涴儿的表姐身热不退?还望赐教!”福来迫不及待的问道。
“呵呵...”乞丐摸摸胡子,娓娓道来:“我观那老妇面色,又见她腿脚不利,便知其血必虚,她面如白蜡,血色全无,乃知她肺气受邪,你却给他麻黄、桂枝一味的发汗...她怎不大汗亡阳!”
福来听了这番话惊讶万分,顿时钦佩万分,从他看过的医书判断,面前的这位老乞丐一定是个懂医术的人。
“太阳之症,法当汗解,但那老妇血虚成疾怎能如此汗解,应当同治其里,表症自解。那壮汉自汗而喘,麻黄杏仁是不错,只可惜用知母解热也无济于事。至于那抓药女娃的姐姐,你辨证无误,少阳之症当用柴胡...只是不懂得如何解热。”乞丐娓娓道来。
“原来如此...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多谢先生指点!在下还有一事不明...您明明没病,怎么要让我给您把脉呢,您这般年纪脉象却平缓有力,实在让我不明白!”福来道。
“那是我试你一试,看你把脉是否得当,至于我的脉相...”那乞丐摸摸胡子道,欲言又止。
福来羞愧的低下头,这才知道人不可貌相,山外有山,人外有人。“老先生,我也知道要清热,但用了诸多清热解毒药均不见好转,还望老先生赐教,解除百姓苦难!”福来跪下恳求道。
“念你一片赤诚之心,心系百姓,实属难得...这热邪因伤寒传气所致,六气之邪,传其所胜,这少阳、阳明邪热,非普通草药能解。”乞丐扶起福来道。
福来听了这话更是闻所未闻,他只知道医书上写着风寒湿热燥火六邪皆可致病,什么传其所胜,少阳、阳明就不知道说的是什么了。
“你可知此山何名?”乞丐问道。
“此山叫中曲山,有涴水、响水蜿蜒曲绕,故名中曲。”福来道。
“不错!你可去过后山吗?”乞丐问。
“后山?在下从未去过,听说那后山有白虎出没,镇子里以前倒是有几个猎户结队去过,家人也嘱咐我莫去后山。”福来摇头道。
“康福来...翻过中曲山阴坡是那白虎涧,涧上有座石门洞,穿过洞去一路向西便是金水梁,再往前走有座鹿台山,山的顶峰叫做虎踞峰...在那峰顶的石洞中生长着一种白色晶石,名曰寒水石,你把他采来配在药方中便可解此热邪!只是那山里不仅有白虎出没,还有奇珍异兽和山精鬼怪...不知你愿意去否?”乞丐转过身望着后山的方向道。
“什么?山精鬼怪?”福来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心想这乞丐莫非是在唬他,故意言语相激,想试试他的胆量。但他又想:“后山他从未去过,对那里的环境一无所知,刚才他说的地名是一个都没听说过,只听张猎户说后山人迹罕至,地势凶险,让他千万不要独行,此人怎又会对后山了如指掌?”
“多谢先生指点!您怎么知道这么多,在下从小在这山里长大都闻所未闻,您究竟是谁?”福来好奇的问道。
“...”乞丐摸摸胡子微笑着,并不作答。
福来想到城中百姓还遭受着瘟疫之苦,心中不经生起一股勇气,问道:“现在去,日落前能赶得回来吗?”
“时辰正好!”乞丐道。
“好!事不宜迟,我这就上山去找寒水石!多谢老先生指点,告辞了!”福来说着便背起箩筐转身离去。
“一路小心!”乞丐嘱咐道,望着福来远去的背影点了点头,露出满意的微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