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现代都市 > 酒道 > 第96章 萌发善念

第96章 萌发善念(2/2)

目录

让许宏涛稍感欣慰的是,征地款最快得到8月份才用,之后做围墙、建地下室时,会有相当的资金回笼,因为那时候已经到了销售旺季了,依去年的销售量,月回款6、7百万不会有什么问题,今年又增加了好几种新品,因而,回款只会更多。回款多的话,资金周转就不会有问题了。

还有一个办法,也许可以解决资金周转困难,那就是前段时间厂子改变了名称,后面几个字由酒厂变成了酒业有限责任公司。这个名称的改变,许宏涛并没有意识到什么,倒是王建对他讲:“有限责任公司可以有2位以上、50位以下的股东,而这些股东也可以参股的。”当时,他让王建如实登记了最初的原始股数目,即他自己拥有70%的股权,张瑞拥有30%的股权。

有次和张瑞说这事时,张瑞说:“如果资金周转实在发生困难,也可以募集资金。”许宏涛了解后,得知募集资金时,还得对企业资产重新评估和核算,而本地资金充足、又懂现代企业结构和运行规则的人并不多,有些人可能入股资金不多,但对经营会指指点点,横加干涉。本地有好些合作的生意伙伴,最终都以失败告终。许宏涛想,还是按目前的思路办吧,如果资金实在周转不开,就向银行贷款吧。

这天回到住的地方,下午饭后,天色还很早,许宏涛提仪出去走走,杨梅有些惊讶,好几年了,许宏涛没有再说过出去走走这类话,今天他提出了,杨梅便说:“行,出去走走吧。”

时值初夏,傍晚时分,天气并不炎热,凉爽宜人。两个人出了酒厂的大门,向前走了一段之后,出了街道,有一条村道和街口相连,通向酒厂后面比较远的几个村子。许宏涛说:“去这条路上走走吧。”于是,两人走上了这条村道。

这是他们谈恋爱时走过无数次的一条乡间小路,但这路比较宽阔,也算笔直。从这条路向西通向前面几个村子,村口有条南北方向的较宽道路,和从街道旁边经过的县道汇合,是通向镇子外面的几条道路之一。

他们沿着村道慢慢地向前走。村道两边的地里,麦苗已经泛绿,有一尺多高了,绿油油的,马上要拔节了。麦田中间有空出来的地块,那是这片土地一块一块属于不同人家,有些人家在开春后种玉米,玉米刚出苗不久,还比较低,看起来好像还没有什么,只有一行行起垅的白色薄膜。

许宏涛看到酒厂后面这大块的土地,对杨梅说:“这一大块土地,少说也有四五百亩吧,以后厂子发展到一定规模,全征了也许还不够呢。现在,咱们想着征个一百亩也就差不多了,但不知道这事结果会怎么样呢。”

杨梅说:“我有时候想,厂子就目前这样子也就行了,规模不大不小,每年下来,除去各种费用,也能有个几百万的盈余,就完全可以了,你现在又要扩产,又要大量往里投钱,让我有些担心。”

许宏涛说:“学习跟做生意是一样的道理,上学时,老师常常对我们说:‘学习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生意场上也是一样的,如果你做得好了,就会坚持下去;如果再好一些,也许会勇立潮头,成为行业精英。但是如果做得不好,就会被别的企业挤跨,败下阵去。当然,如果仅仅从挣钱的角度去讲,不去扩大规模也完全可以,以现在的产量,供应几个地级市的市场没有问题,在这几个市的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得到的净利润,也就完全能够过上优质的生活。但是,我的想法是既然入了这一行,也就要把这个企业做好,让跟着咱们干的员工都能过上好日子,实现真正的共同富裕。我还有个想法,以后发展得好了,生产和销售稳定了,咱们可以让全镇的农民把土地都用来种高粱,厂里高价收购,以这种方式回报父老乡亲们,负起一个企业家的责任和应有的担当。”

“你的这些想法,我以前可是没有听说过的。”杨梅说。

“对,这些想法,我以前确实是没有说过,也没有想过,但是,我最近突然想,作为一个搞企业的,钱挣得多了,就得有一种境界,如果没有境界,钱挣得再多,依然是个土财主。因而,随着财富的增加和积累,精神境界、文明层次也应该有相应的提升,在这种情况下,最好的办法是回报社会。当然,回报社会的方式有许多种,邵逸夫先生发展支持教育事业,也是一种方式。还有的企业家,回报自己的家乡,这也很好,尤其是自己的家乡还很落后的情况下,回报家乡是首选。因而,我最近在想,到了一定程度上,首先要回报家乡。”

许宏涛好久没有和杨梅这样说话了,也很久没有说过这类比较高深的话题,自从和张瑞深入交往后,关于企业的发展方向、具体的操作步骤,他喜欢和张瑞去说,和杨梅说得少了,也说得浅显了,多说些表面上的事。

这条路他们以前走过无数次,只是这几年走得少了。到了西边的村子近前,他们向南,之后向东,回到街道。

今天,许宏涛详细向杨梅谈了自己关于厂子发展的构想,这些构想对他来说,是很久以前就有了的。尤其是通过电视广告和报纸、杂志,看到沱牌酒厂、茅台酒厂、劲酒厂的俯瞰照片后,他产生了一个强烈的愿望,无论费多大力气,也要把这个厂子搞起来,把产品卖到西北几个省的每一个县。

许宏涛之所以能有以后造福家乡的想法,和今年春节时回家那两天有关。春节在家里待了两天半时间,从大年三十到正月初二的中午。这期间,父亲和他谈过几次,当然,这种谈话是闲聊式的,许宏涛的父亲母亲都70多岁了,虽然身体大不如以前,但生活完全能够自理。许宏涛这些年经济也好转了,前几年他在院子里另建了三间砖混的房子,父母住在里面,冬天生着火炉,也不算太冷。他让五十出头的姐姐过来照顾父母,并适当的给些报酬。他还让姐姐为父母请了个保姆,来缓解姐姐的负担,家里有事时可互相替换一下。

父亲说:“如果经济上宽裕了,自己以后的日子不会有什么大问题了,就要想着做些好事,从近里说,是为自家买个好名声。从远里说,是为子孙后代积些福。”许宏涛的父亲虽然没有多少文化,但是个爱思考的人,看到别人做的什么事,有时候会不自觉的去想,去分析。这次对儿子提出做些好事,是因为几个月前,邻村的村道被政府用混凝土硬化了,听群众私下里说,这是因为他们村上有人在邻县当县委书记,这人给县上领导说了一下,县上领导落个顺水人情,在刚刚开始的乡村道路硬化项目中把这村增加了进去。于政府来说,硬化哪里都一样,但对于每天都要走这条路的村民们来说,却方便了许多,最起码在雨天能畅通出行,不粘两脚泥了。这个村的村民开始给本村出的这个大人物说好话,赞扬他。许宏涛的父亲出去和别人聊天,有人说:“咱村上没有什么大人物,但宏涛的酒厂这些年搞得好,以后有钱了做慈善时,把咱们这条道路硬化一下,也算为乡亲们做一点好事。”许宏涛的父亲笑了笑,说:“行么,只要他有余钱,我让他给咱们硬化路。”父亲对许宏涛讲过之后,他的心里就有了这样的想法。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