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那是怎样一个庞大的商业帝国啊!(2/2)
其实,让许宏涛感到震撼和无法忘记的企业,是泸州老窖。在糖酒会上,泸州老窖旗下的产品特别多,多到让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这些产品风格各异,但大多以枣红色为主色调,价钱又特别低,真是让许宏涛感到羡慕妒忌恨。
他非常纳闷,泸州老窖出的产品,为什么会有那么低的价位呢?十多块钱出厂价的也不在少数,这样的价格,厂里能赚到钱吗?这点特别让许宏涛觉得疑惑不解。
当然,作为这个行业的资深从业者,对浓香型白酒的酒液成本,他还是比较了解的。他想,赚钱是肯定的,厂里绝对在里面产生了利润,而那些开发商,在里面肯定也有或多或少的利润,否则那些人喝西北风吗?
后来他想通了,人家的产品之所以那么便宜,第一是酒液成本低,包装成本也低,这两种之所以成本低,根本原因是产量大。任何一种工业产品,产量的增加,都会降低成本,他们的产品肯定有这一方面的原因。其二,低端产品,利润空间本身是比较小的,人家为占领市场而开发的一款产品,也就是奔着占领这一价位段的市场去的,在这款上面不赚钱,但别的高价位的,肯定是出利润的。还有一个原因,泸州老窖的开发品牌那么多,竞争激烈,低价位竞争,是商业上最常见的竞争手段,这样一来,凡是瞅准低端市场的那些产品,为寻求能占领更大的市场,价位压得低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许宏涛在第三天,还是安排张瑞留在展厅,如果遇到有合作意向的客户,让她出面接待一下,自己利用一天时间,去参观了主要的展区和展位。他觉得自己既然来了,还是需要去看一看的,看今年有什么新的亮点,有哪些新的厂家冒出来了,产品有什么特色,招商方法有什么新颖之处。当然,他已在前几天的下午,听张瑞和小陈讲过她们的所见所闻,对基本情况,他已有所了解。
许宏涛一个人去了。他感到每年都会有许多新的厂商来参加,也发现好些以前见过的厂家没有再来,例如东北那两个印象深刻的酒厂,就没有找到。而云贵那边的好些酒厂,此前他并没有听说过,但这次却来了。贵州的几个酒厂,从外面看产品似乎不错,宣传的阵势也很大。进去一看,产品结构比较全面,高价位的有近千元的,低价位的也有几十块钱的。在他看企业的宣传资料时,发现那些厂子的年销量多在七八个亿或更多,在当地可真是响当当的大酒厂,他想起有眼不识泰山这个词语。他也知道了贵州、湖北那边的好些著名山水和城市,因为这些地方总是和酒厂连在一起的。
在这次走访展位的时候,许宏涛得到一个特别的消息,虽然他不知道真假,但是,却让他很是激动了一会儿,也让他浮想联翩好久。
他这次刚到成都不久,做防伪标签的方脑壳请他们吃过一次饭,在饭局上,方脑壳介绍他们认识一个做手提袋的,介绍得很隆重,也很正规,那个三十多岁的朱姓小伙子特别客气,拿软中华不停地向许宏涛他们敬,后来许宏涛反应过来,明白这个饭局是方脑壳请客,这小伙掏钱,方脑壳是借花献佛。当然,这小伙也不是毫无目的请别人吃饭,他这顿花费二千多元的饭局,也就是想请许宏涛以后能在他那里做手提袋。吃过饭,许宏涛也就只得答应下来,说先把在别处做的这个批次做完,之后在他这里做。因此,也就成了朋支。
今天许宏涛进了这个小伙的展位,他特别热情,当即从不掉,便拿上了,小伙便请许宏涛坐下歇歇。许宏涛也觉得有些累,便坐了下来。
两人聊起展会上的一些情况,问起他的生意,小伙子说:“还可以,签了几个单子,订的货最起码够这次糖酒会上的费用。”许宏涛说:“那倒不错。”
大家都说生意难做,糖酒会上招商也不容易,好些企业招不到商,白白花了好几万或数十万元。而有些招到的客商,其实就是原来的客户。
许宏涛看到对面是泸州老窖一个品牌的展厅,里面人来人往,热闹得很,似乎生意很不错。于是就对着这个小伙子感叹:“泸州老窖里面的那些产品,普遍价格比较低,像那样的大品牌,做起来就容易些。前些年倒不如去泸州老窖那里,搞几个产品,也许能跟着大赚一把。”
小伙子说:“也不容易,泸州老窖的开发产品特别多,强手如林,投资也特别大,没个几千万上亿元,是不行的。我以前为一个做泸州老窖的老板做过手提袋,有过很长一段时间的合作,也多次去过泸州市他的公司,那阵势,别处是没有的。”
许宏涛有些好奇,问道:“有多大阵势?在他的想像中,现代化的比较大规模的酒厂,全都厂区规划合理,绿化面积较大,分成多个功能区,办公区、生活区、生产区、贮存区……从空中俯瞰,都是贮酒罐林立,篮色的标准化厂房排列有序,办公大楼威武壮观……前面还有小广场之类。但泸州老窖是怎么样的呢?他没有去过,也没有见过图片之类,只仅仅知道那里有特别多的产品,最有名的是一种叫“国窖1573”的,几乎是用狂轰滥炸的广告方式搞得家喻户晓,但那属于高端产品。
“那个阵势大得很,大得几乎没有边际,新的老的窖池特别多,产量也大得很。大片的酿造区负责酿造出酒,成品用众多巨大的不锈钢罐贮存,通过管道流向灌装车间。特别多的灌装车间仿佛一排一排的别墅群,整齐排列。来这里开发的大公司,都有自己独立的灌装车间,酒液像自来水一样,顺着铺设好的管道,流淌到车间里,之后再连接到灌装的机器上,由工人灌装出成品来。”小朱介绍说。
许宏涛听完介绍,再结合看到的介绍酒厂的文字和鸟瞰图,他完全能想像得出来那是怎样的一个场景,那些大型的不锈钢大酒罐通过自来水管一样的通道,把酒液输送向一个个空间巨大的车间,在那里完成灌装,之后直接装上大型拖挂车,运输到远方。有些直接喷上区域代码,拉到指定的经销商那里。有些拉到位于某个交通枢纽城市的大型仓储中心,之后根据需要,加喷区域代码后,运送到指定的销售区域。那种场面,是多么宏大。
许宏涛了解到这些情况后,他感到很震撼,那是怎样一个庞大的商业帝国啊!生产部门每天都在生产,忙忙碌碌,流水线上,酒液像山泉水一样,在潺潺流淌,这里,不用容器去测定后再计算重量,也不用过磅秤,这里直接用水表之类的现代化设备计数。这里用不到公斤这样的计量单位,这里以立方换算成的数字以吨位数起步,几百吨上千砘是很普通的数字。成品酒像自来水公司的的自来水一样,流向一个个灌装车间,这是多么震撼人心的事业啊。
不计其数的人员,以这个商业帝国为中心,在这里或在这个产业链的上下游工作,凭此而养家糊口,实现人生价值。
此后的日子里,许宏涛一直能记得这个依靠别人讲述,和自己的想像,在脑海中完成的场景,这也成了他一生中追求的理想和目标。他无数次在心中想象那个错落有致、布局合理,座落于巴蜀大地、占地几千亩的现代化酒城。其中最璀璨夺目的部分,就是始建于明代万历年间的距今有400多年的窖池。那些年代久远的窖池,生产出的优质产品,被赋予一个美好的名字:“国窖1573”,在每一个县城以上的城市稍大些的烟酒店里,都会出现这款产品。中央电视台每天傍晚新闻联播的报时,都是国窖1573的广告。黄金时段的这个广告,让这一产品变得家喻户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