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 即使古法酿造,也要遵循科学(2/2)
一直没太说话的刘明辉说:“这办法有问题,有些店比较小,销售白酒能力有限,咱们按3款6瓶给免费上了货,他到头来买了一两瓶便宜的,别的一瓶也没买,最终把五六百元的酒成了自己的,这不行。”
许宏涛说:“成了人家的也也没关系,毕意他为咱们搞了一年陈列。”
几个人笑了笑,都没有再说话,都在思考倒底该怎么办。
过了好一会儿,刘明辉说:“你说的那个办法是个好办法,但得有个附加条件,要不仅仅是打了广告,还是打不开销路。因为没有硬性上货要求,这些人把6瓶酒摆货架上之后,是不敢卖的,因为每款两瓶,不够一桌人喝的,正喝着不够了怎么办?太麻烦。因而,还是会介绍有存货的那些。要真正打开销路,得这样做:每款两瓶免费摆显要位置,半年、九个月时间都行,一年时间更好,之后归店主。附加条件是每款必须得购进一件以上,至少一件,否则不行,因为两瓶无法销售。同意这个条件就合作,不同意就拉倒。首次再附送些小礼品都行,但必须上整件货。而且不限于皇甫系列,代理商愿上的货,零售店随便挑,愿上几款上几款,愿上哪个上哪个,必须在免费陈列之外上整件货,越多当然越好,而且以后卖了得补上。”
“哈哈哈,”许宏涛笑了,说道:“你这个主意不错,先按这个办法定计划,之后根据具体情况再调整。”
许宏涛和这两位谈完之后,觉得这次大规模进入甘肃西部市场,是一件风险比较大的行为,因为甘肃西部有几个比较大的酒厂,这几年都发展得不错,例如酒厂位于张掖民乐的滨河酒厂;酒厂位于甘肃临夏的古河州酒厂;酒厂位于张掖甘州区的丝路春酒厂;酒厂位于武威的皇台酒厂。除此之外,还有酒厂位于陇南的金徽酒厂和红川酒业,产量销量都特别不错。
许宏涛对这些酒厂在市场上的表现都关注过,而且对其中的滨河、金徽酒是特别关注,因为这两个酒厂近年风头特别强劲,同时,他一直打算进入甘肃西部市场,因而,这些潜在的对手,他一定会时刻关注着。
许宏涛安排刘明辉,挑选一个能力比较强的业务经理,两人先去兰州及以西地区,详细考察一下400元以下的白酒消费市场,并且对每个市场上了解到的情况,做好详细记录,之后整理出调查报告。
刘明辉为自己挑选的助手是巩新亮,许宏涛也是熟悉的,是许宏涛接手厂子之后,不久招收的业务员里面的一个。这几年经过历练,也算是业务熟练的老员工了。而且这个人学历高,大学毕业生,年龄30出头,正是干事业的好时候。
刘明辉他们出发之前,许宏涛再三叮嘱,要考察好市场,更要打有准备之仗,如果实在不行,暂缓两年也行。并且让他们对市场上的门店数量进行粗略的估计,以后得根据这个估算市场上的投放量,也由此计算总投资。
刘明辉他们走后,过了几天,王建搞好了促销计划表,打印好拿来让许宏涛看。许宏涛看了之后,觉得基本不错,让发过去叫张部长再把个关,决定以后就按这个计划执行。
许宏涛和老领导徐厂长、也就是现如今的生产管理者徐部长商量,怎样才能提高产品质量,在产量增加的同时,还得尽可能的提高产品品质,让他在这一方面多思考,并且着力培养一部分具有较高学历和专业水准的酿酒师傅,用切实可行的酿造程序和丰富经验酿造出高品质好酒。
他们的谈话刚开始的时候,是在生产车间。许宏涛去生产车间巡查,见到了也在车间巡查的徐厂长,两人打了招呼,徐厂长介绍说:“这轮原料发酵即将完成,工人们开始出窖,经过翻混之后,进行二次发酵,再上锅蒸煮。”
对这些工艺,大的方面许宏涛是知道的,也比较熟悉。听到徐厂长介绍,许宏涛问:“这次能出多少酒?”
徐厂长说:“这轮整个完了之后,大概能出2万斤吧。咱们这个跟现代化的砖厂的轮窑有些像,边出成品,边往里填装,因而,也不是很好界定。”
这些情况许宏涛是知道的,这也是他有意安排的。这样的安排,工人们就一直有事做,这边做好了,那边又有活儿了,闲不下来,也就不会失业。如果没有活干,许宏涛知道自己再心地善良,也不会平白无故给别人发工资。只有每天有活儿,这些人常年也就干下去了,自己不用担心工人流失。
许宏涛说了心里的想法,徐部长说:“你说得对,我也这样想过,现在除了几个车间主任精通整个工艺外,我儿子也在搞技术,流程什么的东西,他不但特别熟悉,还写成详细的文字,各个环节要注意的都特别进行了提醒,照着这个去生产就行。至于技术改进,这个得做试验,最好有个新配方或技术指导什么的。”
两个人互相望着,之后,许宏涛像突然记起什么了似的,问徐部长:“你这会走得开吗?咱俩去我房里谈谈。”
徐部长向领班的打了招呼,便和许宏涛出了车间,向许宏涛的办公室去了。
两人在路上,许宏涛说道:“我有时想,咱们这酒,几十年了,没有任何特色,真正的古法酿造。这些年,好些酒厂在找自己的独特之处,老窖啦、窖龄啦,过来过去是个浓香型白酒,家家做法差不多,却叫法不同。还有些看五粮液的样子,在粮食种类上做文章,有陕西勉县的三粮液,还有甘肃东部某县的六粮液,甘肃滨河的九粮液。至于再有没有别的什么粮液,我还没有发现。咱们能不能也搞个七粮液什么的?”
徐厂长说:“其实,搞那些没意思,那只是个噱头,吸引眼球而已。当然,也许是有些作用的,给宣传找了个借口。你说的这个,我再考虑一下。如果给酒名以粮食种类起名,就得实打实有那几种粮食,否则就是虚假宣传,被别人曝光,那就功亏一篑,一切全完了。”
许宏涛认同徐厂长的观点,他知道这是个老实人,干什么都按部就班,不会弄虚作假。当然,他也知道在这事上马虎不得,但具体操作时,确实是个技术性很强的活儿,得专业人员分析数据,依科学配方来做,绝对不能信马由缰。
“你说得对,如果想这么干,这事就得有技术课题小组,要搞得像模像样。”
两人一边谈论着,一边来到许宏涛的办公室里。坐下之后,许宏涛给徐部长用一次性纸杯泡了茶,两人点上烟,闲聊起来。
许宏涛说:“咱们的技术上一直用的是传统手法,我总想着,能不能有些技术创新,搞些独特的东西出来,依靠别人没有的东西,使咱们的产品形成优势,这样也许会增加销量。除此之外,确实得提高产品质量。但产品质量怎么个提高法,能不能提高,这个不好说,那些化学指标,也许是真实存在的,也许只是个数字,真实的情况是形成一股强劲的销售旋风之后,也就把钱挣了。”
“在我看来,别的也许都是虚的,只有按传统的生产流程去做,严格把控好原料质量,坚决不用发霉变质不合格的东西。另外,精准把握各种原料的比例,足时发酵,严格按照流程和工艺要求生产,之后贮存,使基酒再次老熟,变得醇和,我觉得只有这样,才能把产品质量提高,别的也许不会真正的起到多大作用。”
许宏涛听徐部长说完,觉得也真是这么个道理:生产环节,确实来不得虚的,得实打实去做,突发奇想只能用于销售,只有在销售环节,可以吹些泡泡,搞些花招。
许宏涛认同徐部长说的这些,连忙说:“你说得对,说得对。但以后还得聘请些科研人员,进行试验分析,毕竟是现代化企业,即使古法酿造,也要遵循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