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现代都市 > 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 > 第333章 永恒的变

第333章 永恒的变(2/2)

目录

究其原因,还是学问不够深。

但这事儿也没办法求助别人,只能自己一点一点的啃。

大明的变革依然如火如荼的进行着。

朱标的执政思想很简单,大局方面以休养生息为主,但并不是什么都不做。

微观方面的变革,依然在激烈的进行。

深化革新可不是用嘴说说那么简单,要落到实处需要付出很大的行政成本。

朱标将自己的心腹派出,去各个地方巡察监督革新工作。

五年计划工作小组,也派出了二十余支工作队,深入基层指导计划的实施。

然后一个很奇怪的事情就发生了,大明竟然同时有六十多个中央特派组,在全国巡视。

这还不算锦衣卫的密探组织。

可以说亘古少有。

但这些巡查组的作用是非常突出的,朱元璋时期的各种变革,快速的落实到了基层。

比如苛捐杂税,很多地方依然在变相的征收,只是没有以前那么猖獗了而已。

这次也来了个彻底的肃清。

无数百姓到这会儿才知道,原来国家竟然出台了这么多惠民政策。

皇帝果然圣明啊。

都是当官的不好,皇帝制定的好政策,竟然敢藏着不实施。

随着革新的深入,老朱一家子在百姓心目中的地位,那是节节升高。

这会儿就算朱标真出什么害民政策,百姓也只会认为是当官的瞒着皇帝干的。

压根就不会怀疑是皇帝的问题。

老朱虽然退休,但也时刻在关注着外界的信息。

得知这种情况,自然是非常开心。

对陈景恪的变革,也就更加的信任……

五年工作计划的推进,就非常缓慢了。

这其实在意料之中,这不只是官员能力的问题,人手不足也很关键。

一个县衙才四个入品的官,其余都是吏。

这四个人还各管一摊,哪有多余的精力去搞什么工作计划?

交给

别扯淡了,吏基本都是本地地头蛇。

将这么重要的工作交给他们,那就是帮助他们揽权。

所以只能慢慢的来。

不过对此大家早就有了心理准备,并不着急。

第一个五年计划,已经被大家默认为试运营和教学。

但这种靠官员自发摸索的形式,实在太过低效。

经过几个月的思考之后,陈景恪正式拿出了他的特区计划。

“特区就是以前常说的试点,不同的是,以前的试点都是临时的,特区是常设的试点。”

“特区归中枢直接管辖,各种改良变革,都可以优先在这里试运营。”

朱标疑惑的道:“试点随时增设和撤销更加方便,设特区岂不是多此一举?”

陈景恪说道:“陛下,很多政策需要时间才能看出优缺点,这一点是临时设置的试点所无法做到的。”

“人力有时而穷,再聪明的人,肚子里的良策都有用完的一天。”

“而且,人都会受限于时代,很难看的太过于长远。”

众人都用异样的目光看向他,你说这话之前,要不要先照照镜子?

陈景恪挠了挠头,决定换个说辞:“咱们不能一直寄希望于天才的出现。”

“如果天才迟迟不出现呢?世界就不转了?”

“所以我们要想个办法,摆脱对天才的依赖。”

众人表情依然怪异,这话倒是没什么问题。

可从陈景恪嘴里说出来,总觉得很怪异。

一个天才要设计一种制度,让世人摆脱对天才的依赖。

这叫啥?

自掘坟墓,还是断后来者的路?

只有朱雄英,胸膛挺的笔直。

看看,看看,伱们都看看。

什么才叫真正的君子,这就是。

我的好兄弟。

李善长接话说道:“你说的特区,真的有如此大的作用?”

陈景恪说道:“且听我细细道来……”

“新制度优先在特区推行,通过长时间的运行,能让我们更加了解它的优缺点。”

“然后根据实际情况,找到完善的办法。”

“新区一直使用的都是新政策,总是快其它地区一步。”

“它遇到的问题,将来其它地方也大概率会遇到。”

“朝廷就可以提前做出应对,避免这个问题在全国爆发,引起不必要的动荡。”

“而且我们还要允许特区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对非原则性制度进行微调。”

“这种微调就是一次次尝试……”

“失败了大不了改回来,影响也只限于一地,不会引起全国动荡。”

“正所谓愚者千虑必有一得,尝试的次数多了,总能找到一条正确的道路。”

“更何况,失败本身也是一种经验积累。”

“当经验积累的足够多,正确的道路自然就出现了。”

“朝廷再将这正确的经验归纳总结,然后在全国推广。”

“如此一来,岂不就减少了对天才的依赖。”

众人听完皆犹如醍醐灌顶。

朱雄英一拍大腿道:“好办法啊,景恪你果然从不让人失望。”

众人也都是同样的想法,虽然在特区尝试变革依然需要杰出人才。

却将对天赋的要求拉低到了正常水准。

毕竟,陈景恪这样的人,千年也才出这么一个啊。

旁听的朱樉在赞叹之余还有些疑惑:“此法说起来也并不复杂,为何以前就没人能想到呢?”

朱标看的比较透彻,说道:“因为自古以来大家都不喜欢变,历朝历代也都将‘变’视为洪水猛兽。”

“禁止都来不及,怎么会主动去探索呢。”

朱雄英语调激昂的道:“只有我大明才会主动追求变,这是我们和历朝历代最大的区别。”

陈景恪说道:“变才是永恒的,如果我们否认变,选择止步不前,早晚会被变所击倒。”

“历朝历代莫不是因此而亡。”

“大明接受了变的存在,在思想高度上,已经远远超过前朝了。”

关于‘变’的论证,也是他新思想的一部分,并且是非常重要的部分。

只不过现在还没有正式完成。

话说到这里,众人都已经被他说服。

特区制度全票通过。

不过特区自然不是说说就能成的。

从选址到制度设计,再到官吏配置,都要经过仔细论证才行。

想要它真正上线,估计是明年的事情了。

而就在陈景恪忙着弄特区的时候,他的一个老朋友也踏上了回归大明的旅途。

(本章完)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