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六章(2/2)
在外出仕的这些时日,元令珩总觉得亏欠了妹妹良多,每日晨间还会帮元妙仪处理一些庶务。
而太夫人如今也已回过味来,知道元令珩必定又在此事中立了大功,欢喜得不行,自然也不干涉他的作为。
元令珩身边的人禀报完安平郡王自焚于端州的事后,元令珩只是淡淡的嗯了一声,便让人退了出去。
而同样听到了此话的元妙仪,也只是在棋盘上落下了一子,随后笑盈盈地看着元令珩:“我赢了。”
元妙仪在安平郡王的这件事表现的十分“心硬如铁”,在她看来,安平郡王的情深似海将来可能要牵连了无数无辜的人。
向草原输铜,得了铜铁的塔塔儿部在草原上迅速收拢了各部,威胁大燕边关。
来日战火再起,用他们输出的铜铁熔练成的武器就会刺进守卫大燕的卫军们的胸膛。
被安平老郡王妃和常氏灌下毒药的那名女子固然无错,而那些可能会在关外铁骑叩边下失去家园,亲人甚至自己性命的百姓又有何辜?
真咽不下这口气,当年干脆就领着整个郡王府自焚好了,何苦祸害其他无辜的人。
元令珩将手中的棋子投入一旁的棋篓中道:“皎皎棋艺见长,为兄自愧不如。”
“少来。”元妙仪命人将棋盘收走后笑道:“兄长今日一直有些心不在焉,可是还在为了朝中之事担忧?”
元令珩摇了摇头:“前日里舅舅递信给我,说此案已到了收尾之时,不日天子便会有旨意传下。”
安平郡王虽已身死,可安平郡王府和周家肯定是逃脱不了诛九族的下场的,非如此,不足以震慑他人。
毕竟输铜的获利极大,如无严刑峻法在侧,只怕不少人要为此铤而走险了。
元令珩在此事中再立一功,裴钊作为吏部尚书,已经提前得了消息,说是天子有意任他为左谏议大夫。
虽官职只升了一品,可京官默认比地方官员高了半阶。而且谏议大夫不是虚职,这可是有封驳诏书之权的实权职位。
靖元帝将元令珩放在这个位置,显然是想将他做为肱骨之臣来培养了。
元妙仪给兄长倒了盏茶道:“既然不是为了仕途,那想来便是为了议亲之事了。”
太夫人别的都能随元令珩去,唯有在亲事上十分固执。元令珩曾试探过太夫人对玉家的意思,被太夫人不动声色地否决了。
元令珩当然有办法强压太夫人认下此事,只是将来玉奉舒进门之后,太夫人便是顶头的长辈。若是太夫人不喜欢她,或者心有成见,她的日子便要艰难一些了。
元令珩将人娶进门,自然不想妻子会受委屈,此事弄得他时不时便要思索一下。
元妙仪却神秘一笑道:“我那日说了我有办法,兄长莫不是以为我在哄你?”
元令珩正想说些什么,崔嬷嬷却在外禀报道:“姑娘,世子,侯爷那边出事了。医令来报,说侯爷突然瘫在床上,诊治之后说是中卒之之症,太夫人已经得了消息过去了。”
听完消息之后,元令珩回头看了一眼元妙仪,只见元妙仪神色自若,还冲他眨了眨眼,显然此事也在她预料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