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 提案(2/2)
“天明,你什么时候和李彦红成为了朋友?”雷君打电话
“怎么了,我和他也就点头之交。”
“他提交了一份议案,希望有关部门鼓励欢迎企业家进入航天事业……”雷君
“这个我真不知道。”
“很多媒体朋友问我,你为什么不参加两会?”
“……”曲黎:“你怎么回答。”
“我说你们这改变世界,把改变中国的任务交给了我们。”
“……”
两人闲扯淡,但李彦红议案涉及火箭还是有些出人意料的,曲黎连续两次提起类似的议案,都没有通过,现在换人了?
“李总准备造火箭吗?”有记者采访李彦红
“我没有这个计划。”罗宾李
“那为什么要提这个议案,是为了曲总吗?”记者
“火箭发射是一个高风险的行业,硅谷已经有人成功了,我们国家有必要尝试不同的发展路线……”李彦红
其实体制有体制的好处,能集中力量办大事;也有创新能力不足的劣势,某知名航天院士说:100个科学家论证的东西,不如部委一个处长说话算数。而且今后十年,国内航天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SpaceX是全球第一的火箭发射企业。
不管李彦红为什么提交这样的议案,但确实把曲黎给扯了进来,一些无聊的人开始讨论他为什么不参加两会,到底还会不会在火箭发射行业再创奇迹。
航天事业和火箭发射在网络上成为两会的热点,众多媒体再次探讨其中的利弊,有人说:举国之力都做不好的事情交给企业家做,失败了很正常,一旦成功了会不会有人质疑体制?还有人觉得国家已经做的很好了,为什么要开放给民营资本?
羊城这边也有讨论,已经两年了,如果得到国家的认可和鼓励,这对他们从事的事业本来就是一种肯定,能够有效提升团队士气。可这一切,所有的主动权都在有关部门手中,包括曲黎都只能默默承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