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频言情 > 晋末长剑 > 第四十二章 篱笆城(下)

第四十二章 篱笆城(下)(1/2)

目录

天亮之后,建邺城中已是谣言满天飞。

怀德令王遐刚要出门上直,就见大街上有人胡乱奔跑。

他脸色一变,当场退了回去。

“轰!”王府大门很快关上了。

“将大门死死堵上。”王遐返回中堂后,取出步弓、佩剑,下令道。

僮仆们立刻搬来杂物,堆在门后,将大门堵得死死的。

堵完正门之后,他们又去堵小门。

杂物不够,直接把案几、卧榻都弄了过来,甚至去后花园取土,灌入沙袋之中,堆砌在各处。

府中僮仆总共三十余,不论老幼、强弱,尽皆配发器械,就连几个膀大腰圆的健妇都举起了木棍。

大儿子王恪练过一些武艺,这时已然披上了铁铠,腰悬弓刀,手持步槊,站在父亲身后。

王遐又取了一把刀,递给二儿子王臻,道:“若事不可为,你持此刀,径入后宅,将女眷尽数诛杀,勿使其落入贼人之手。”

“啊!”女儿王简姬刚来到前院打探消息,就听到父亲说这话。

王遐看了她一眼,然后又看向王臻,道:“太原王氏与邵贼有灭门之仇,晋阳祖业已然毁于一旦,王氏女眷若落入他手,会是什么下场?”

“是。”王臻愣了愣,硬着头皮应下了。

父亲的意思是连母亲带嫂嫂、妹妹一起诛杀,这……

他真怀疑自己下不下得去手。

王简姬眼圈一红,转身离去。

父亲、邵贼两个词在她脑海中不停旋转,转着转着,洒落了一地小珍珠。

王遐叹了口气,让人取来长梯,登上墙头,瞭望四周。

昨晚下了一夜的雪,白天停了,到处一片白茫茫。

王遐仔细看着。

大街上有很多惊慌失措的人,他们向南涌向潮沟上面的石桥,试图进入台城与内城之间的地界——潮沟位于台城以北,又称城北堑,东吴时期开凿,通过玄武渊、青溪等湖泊水系,与运渎、淮水(秦淮河)连通,进而沟通长江,形成台城天然的护城河。

“向南走,怎么想的!”王遐叹了口气,道:“人心乱矣。”

“阿爷,丞相何时出来主持局面?”王恪问道。

王导最近没有上朝,一直在家静养,原因是他的长子王悦病故了。

白发人送黑发人,天子体谅,特令其居家休养,但一应政务依然会送到王导府上让他过目,即便他多数时候不发一言。

以前或许争权夺利,谁也不服谁,但值此危急时刻,人们需要一个主心骨。

谁行谁不行,一看便知。而这,往往是和平时期看不出来的,因为很多能力、心志有缺陷的人并不一定会接受到生死局的考验。

“丞相应该会出来了。”王遐说道:“他站出来后,东府城的王处明也就该有动作了。”

东府是先帝司马睿任镇东大将军时居住的旧邸,最近两年进行了一番扩建,并圈了城墙,形成了一座小型城池,中领军王舒王处明就住在此处——城池位于台城东南,内城、外城之间。

而在台城西南角的运渎对岸,还有西州城。

这也是一个新改建的小型城池,乃扬州刺史驻地。

台城以南、淮水南岸、乌衣巷北,还有丹阳郡城。

这三座城都不大,平日里住个千把人就顶天了,但却是除台城之外的实权机关,且不易被小股敌军攻破,难以陷入混乱。

他们不乱,收拾局面就不难。

所以王遐做好了最坏的打算,但也对整体局面比较乐观。

父子二人说话间,北方的地平线上涌来一股轻骑。

他们跟在溃兵及逃难百姓身后,速度不快不慢,偶尔抛下一轮箭矢,让人群陷入更大的恐慌之中。

王遐目之所及,不知道多少人自相践踏,又不知多少人被挤入冰冷的潮沟之中。

贼骑打着打着,还有一批人下马,嚣张地站在大街上,拿箭射两旁的建筑,时不时有人栽落墙头,更有人家心胆俱丧,直接被十几个、二十几个贼人爬过墙头,顿时响起一片惨叫哭号之声。

“唉!”王遐叹了口气。

太惨了。若他家被攻破,也是这般下场,这是他万万不能接受的。

宁可杀了,也不能让女眷被贼人凌辱。

******

乌衣巷中,人声鼎沸。

未几,三百名扈从护卫走了出来。

他们顶盔掼甲,各持刀盾、步弓、长戟,威风凛凛。

紧随其后的是一面又一面幢幡,在寒风中肆意招展。

前部鼓吹手们有的步行,有的骑马,还有人坐车,行进之间,钟罄齐鸣,远近可闻。

这些都过去后,便是一辆金碧辉煌的马车。

大辂羽葆、朱轮华毂,美轮美奂,几乎是天子排场——事实上也是先帝所赐,规格与帝者无二。

马车旁跟着四十名班剑士,皆着锦衣,昂首挺胸。

班剑士旁有两名家将,一人持御赐黄钺,一人捧金印紫绶,象征着丞相的滔天权势。

车驾过后,则是后部鼓吹。

后部鼓吹之后,则有三百甲士。

车马之众盛矣!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