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频言情 > 我在大宋做台谏官 > 第0408章:颤抖吧!赵祯:朕欲以台谏为剑,纠察四方

第0408章:颤抖吧!赵祯:朕欲以台谏为剑,纠察四方(2/2)

目录

有些茶楼酒肆并不靠卖茶卖酒赚钱,靠的是出售消息,或当中人,促成商贸买卖。

吕三娘的目的也是如此。

她见大家的讨论越来越激烈,有些人攥着拳头,红着眼睛,几乎都要打起来了。

便知煮酒论台谏该结束了。

至于当朝最佳台谏官到底应该是谁,留下讨论的空间,更易制造话题。

片刻后。

吕三娘趁着一个间隙,大步走到木台中央。

“诸位,上元佳节已过,咱们再辩下去,恐怕就到天亮了,而依照目前的情况,到天亮恐怕也难以辩出来。”

“三娘觉得,每個人心中都有自己的最佳台谏官,无须顺从别人。”

“如果有犹豫不决者,不如问自己一句:若你们去做台谏官,最愿成为谁?你心中浮现的第一个名字,定然是你最想成为的那个人,他就是你心中的最佳台谏官!”

此话一出。

瓦子内顿时变得安静下来,所有人心中很快便有了答案。

有的人莞尔一笑,心中自然是浮现了自己一直支持的那个人。

有的人面带惊诧,显然是内心浮现之人与自己开口支持的人选不符。

这时。

人群中的一名书生道:“不对啊!我明明支持的是唐子方,脑海中浮现的为何会是苏景明?”

其话音刚落,他旁边的书生便笑着道:“没有一个男人不想成为苏景明。”

此话一出。

很多人都忍不住笑出声来。

有人倾佩包拯,有人倾佩唐介,有人倾佩蔡襄,但这些人大多都想成为苏良。

苏良年轻,帅气,是官家的宠臣、当下的隐相,未来的宰执,一众台谏官身上的光环都没有苏良身上的光环多。

吕三娘见书生士子们的心中都有了答案,捋了捋耳边的鬓发,笑着道:“诸位,此次煮酒论台谏活动圆满结束,诸位慢走!”

……

翌日一大早。

汴京城售卖小报的摊贩便在街头叫卖起来。

毫无疑问,州西瓦子抢占了上元佳节夜的最大热点。

“上元佳节夜,煮酒论台谏。”

“没有一个男人不想成为台谏官,没有一个男人不想成为苏景明。”

“台谏兴则国兴,国兴则万民兴。”

……

大量涉及台谏官的信息在民间街头传开,甚至引发了更多人的讨论。

与此同时。

诸多民间小报也涌入了汴京城的各个衙门中。

官员们见民间百姓将台谏官夸成了一朵花,都甚是羡慕。

当下的台谏,确实配得上这样的称赞。

垂拱殿内。

赵祯翻看着那些民间小报,脸上露出满意的笑容。

此番论辩,乃是他特意让张茂则开展的,而今的“民意”非常契合赵祯接下来想要做的事情。

……

正月十八日,清晨,大庆殿内。

百官齐聚。

皇祐五年的第一次大朝会在大庆殿召开。

赵祯环顾四周,朗声道:“众卿,今年乃是施行全宋变法的第五个年头。”

“在过去的四年中,我们重农、兴商、强军、修水利,改革取士之道,开展了一系列富国富民之法,现已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接下来,大的变法策略不会有太多,到了我们拾遗补缺的时候……”

赵祯用了一刻多钟的时间,总结了前四年的全宋变法进程。

就在所有人以为,官家将依照常例,展望未来的时候。

赵祯话风突转。

“近日,朕听到民间百姓都在讨论台谏,也看到了诸多民间小报讲述有关台谏价值的信息,朕对小报上的内容甚是认可,此乃民意,台谏官担得起。”

此乃民意。

听到这四个字,所有的士大夫官员都抬起头来。

这四个字,如大山一般厚重。

民间讨论之事可不用当真,但官家亲自承认台谏官的功劳。

那就是朝廷对台谏官们的认可了。

官家在新年的第一场大朝会言说此事,俨然是要继续重视台谏的信号。

台谏之主责,在于监察纠核。

重视台谏。

意味着其他官员们的日子都不会很好过。

赵祯接着道:朕希望,接下来,台谏官们能不辜负民意,不辜负朕心,继续尽职尽责,完善监察之责,居安思危,将全宋变法进行到底……”

赵祯重点强调了一番台谏的责任后,朝会也就散了。

台谏官们皆没想到赵祯会用如此长的时间夸赞台谏,总觉得有些奇怪。

片刻后。

赵祯将两府三司的相公全都召到了垂拱殿。

赵祯看向两府三司的相公们,开口道:“众卿,长期以来,台谏只有监察之权,而无惩治之权,朕欲提台谏之权,命台谏外巡,特旨纠察地方。”

“台谏官所到之处,各路转运使、提点刑狱官、安抚使、提举平常官,皆须听台谏之令,整改不良之处。你们觉得如何?”

两府三司的相公们都是一愣。

他们听到官家今日大朝会夸赞台谏官,便觉得不正常,没想到竟然想要令台谏官外巡。

首相文彦博率先拱手。

“官家,是两府三司做得不到称职吗?老臣请求责罚!”

赵祯笑着摇了摇头。

“文相,你想多了!”

“朕之所以欲让台谏外巡,乃是想检查一番这四年来的地方变法成果。”

“之所以让台谏官们去,一方面是地方官大多都不识他们;另一方面是台谏官没有过多人情世故,做起事来较为方便。”

“此外,而今台谏乃朕之双手,朕无法前往地方巡视,便想让台谏官代朕行之,算是抽查一番咱们的变法成果。”

“朕接下来的打算是,除欧阳修与范镇二人坐阵台谏外,其余台谏官皆出,可在全宋十八路中,任选一路,进行巡视,持朕特旨,配备禁军护卫队,检查变法存在的问题,此乃是个力气活,中书众相公自然不能外出,所以便令台谏官们外巡吧!”

赵祯缓了缓,又道:“若此番抽检,没有大问题,我们便可将精力放在西境和北境了!”

这最后一句话,才是赵祯的最终目的。

安内之后,方可攘外,收复汉唐故土的目标该往前走一走了。

他在年节之前,便已开始思索此事。

文彦博立即表态。

“官家所想,甚是深远,臣支持台谏官外巡,特旨纠察,为他们增权,两府并无异议。”

“臣等附议!”其他相公也都纷纷拱手。

台谏增权,实为分两府的权,并且有此先例后,台谏的权势会更重。

赵祯之所以敢这样做,是因他能完全控制台谏,增台谏权,即增的是他这位皇帝对朝堂的控制权。

赵祯点了点头,长呼一口气,道:“稍后,朕自会召众台谏官,言明详细情况。”

(本章完)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