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频言情 > 穿越之玩转大宋 > 八九零 靖康之变(一五四)

八九零 靖康之变(一五四)(1/2)

目录

银术可在望虞河没有抓到宋高宗(见靖康之变九十五前后故事),一时之间也不知如何是好了。如今已经是华夏四年、靖康二年、天会五年(金国年号)、建炎元年(宋高宗的年号)七月了,江南的天气炎热,北方来的士兵及其不适应,不少士兵都病倒了。再加上金军征战已经一年时间了,全军上下身心俱疲,因此人人都有北返之心。

银术可已经看出来了,中原太大了,金国的最大的问题就是女真人太少了,而且他们扩张的太快了,如今已经到了极限。大蛇即使要是吞小象,早晚会被小象巨大的身体撑死的。金国在强悍,也就是一条蟒蛇而已,面对广阔的中原,一时半会儿是难以完全占领的。

银术可于是给宗望写了一封密信,建议宗望暂停南下,整顿消化已经占领的地盘,然后回到北国去控制朝纲,再图大业。

银术可写完这封信端详了许久,也下不定决心将这封信给发出去。因为金军这次南下最初也是银术可力主的。当时由于宗弼南下围攻襄州,银术可还建议宗望大举南下去抓捕宋徽宗。后来宋徽宗没有抓到,康王赵构有在镇江登基,银术可这才带着金军下了江南。如今他又看到了金军攻势已经成了强弩之末了,因此建议宗望停止南下。

银术可担心自己反复会引起宗望的不满,正在犹豫之间,宗望大军已经从汴梁南下了。这大军南下可不是小事,如果真的无功而返,徒费粮饷,可是得不偿失之事。

银术可思忖了半天,又仔细分析了金兵的力量。他觉得如果集中西东路金军的全部了力量,他们是有能力打下杭州,要是再往南,只怕战线太长兵力过于分散,有可能被宋军分段击破。

经过反复的分析,银术可决定从常熟出发,沿着望虞河水路并进,先占领太湖周围苏州、湖州、常州等地,然后再占领杭州。

宋朝时期的江南还没有后世那么发达,当时无论是北方的经济发展水平还是人口的密度要略高于南方的,尤其是汴梁城,可以说是当时世界第一繁华所在,其他的城市如京兆府、洛阳府繁华程度也不是南方诸城可比的。在历史上,也正是因为金军南下,形成了第二次的衣冠南渡,江南得到了大力的开发,江南的经济得到飞速发展,从此超过了北方一举成为了中国的经济中心。

虽然经济没有北方发达,但是北宋末年江南的农业还是非常发达的,尤其是沿着太湖的苏州、湖州一带,是当时中国农业最发达的地区,素有“苏湖熟、天下足”之称。

不过经济发展不单单靠农业,城市人口也是重要的指标,太湖附近的州县虽然人口稠密,但是多数从事农业,城市中并没有聚集大量人口,因此所形成的城市也没有北方的大。跟北方的汴梁、洛阳、太原等重镇比起来,苏州、湖州的城池相对矮小,根本无法抵御金军攻击。再加上江南百姓向来文弱,在凶狠的金军面前更是不堪一击,短短的两个月,太湖附近的苏州、湖州、无锡、常州、秀州等地尽数落在金军之手。

金军突然占领了大片的领地,必须分兵把守,银术可本来带领3万大军下江南,人数不少。但是由于不断分兵驻守各地,导致银术可手中的可以调动人马越来少,等大军到了杭州手中可用之兵不足万人,身边将领也只有娄室、阿术、绳果而已。

银术可到了杭州一看,可把他吓了一跳,没想到这杭州城倒是一座坚城!其实银术可不知道也就是七、八年前,方腊作乱,将杭州定位了永乐政权的都城。杭州的防卫得到了很大的强化。当时种师道亲自率领10万大军,围攻杭州,历经艰险,使用里应外合之法,再加上方腊无心坚守城池,主动弃城而逃,才拿下此城。

银术可见手中军马不到万人,因此就放弃了强攻城池的想法。银术可现在杭州城北门之外扎下了营寨,然后命绳果赶快北上催促宗望南下,支援军前。

其实银术可不知道,当他的带领大军横扫江南各州县之时,杭州的守城的官员早就弃城逃跑了,杭州城实际上已经是无人守卫。如果金兵强行攻击,也许可以兵不血刃就可攻占此城。

金军驻扎在杭州城外按兵不动,这可给了城中锦衣卫时间了。杭州锦衣卫的首领名唤钟相。钟相也是读书人,大户人家出身,只是科举屡试不中,好在家业颇丰,也不愁吃穿。自从放弃了科举做官的想法后,自觉有些才华的他就在出资在乡间办了个书院,一边讲学,一边打法时间。

虽然钟相自己科举不中,可是他办书院却出了不少举人、进士。再加上他对百姓好善乐施,扶危济困,在乡下颇有名望,家乡百姓都称他为钟菩萨。钟相认为自己屡试不中,是没有给主考贿赂所致,因此最恨就是贪官污吏,对大宋朝廷倒是有几分留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