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现代都市 > 我那娇弱的夫君吖 > 第4章 逛集市呀

第4章 逛集市呀(1/2)

目录

时间过得挺快的,蓝桉来到这个陌生的朝代也有十来天了,也渐渐适应了这种慢节奏的生活。

空间里的小麦和水稻都收了,收成挺可观的,一亩水稻收了12旦(一旦等于100斤),一亩麦子收了10旦,通过系统商城,将全部的水稻换成了现金,一旦150文,一两800文

(作者有话说,空间的产量是依据华夏国平均来的,初启国一亩田的产量平均下来也就两三旦,并且除了大地主,每户人家多的五六亩,少的一两亩,张筱墨家里有三亩。)

麦子用来兑换一亩水稻种子(5旦),以及20颗辣椒苗(5旦),分别是10颗青辣椒,5颗二荆条,5颗螺丝椒,只需要20天就可以吃了,作为一个吃辣的狂热爱好者,没有辣椒太难受了。

蓝桉把兑换的种子赶忙种了下去,忙碌了一个晚上总算搞定。

从睡梦中醒来,阳光从窗户洒进来,是个好天气,适合赶集。

这次赶集果哥儿也去,他新绣了几个手帕和香囊,拿到集市上去卖,蓝桉想着两个人去也好,毕竟果哥儿也才十岁。

两人走到村东头搭牛车,一来一回四文钱一个人,蓝桉觉得还是挺有性价比的,毕竟走进集市要走上两个时辰(一时辰就是一小时),一来一回就去了四个时辰,不划算还累人。

蓝桉和果哥儿来得比较早,牛车上没人,赶车的是张二伯家,他家买了牛,非农忙时就赶车,一个牛车能坐8个人,一天一个来回,也有三十来文,一个月也有个百来文的进账。

莲花村的村民,一年到头也就能攒下两三两,这个差事还是让人羡慕的,偶尔有人包牛车还能更多,但是不是所有人都能卖得起牛的,一个莲花村,一百多户人口,也就只有两头牛,由此可见牛的珍贵。

今天去赶集的,有村西头的李大夫,去县城买药材,有村中间的陈大娘和她小女儿陈翠竹,话说小姑娘要相看人家,陈大娘带她去县城买点头面,最后到的是隔壁邻居王大娘带着她家哥儿林哥儿(王林一),看到人到得差不多,张二伯就出发了。

由于道路不是很平坦,一路上有点颠簸,不算平稳,这对蓝桉来说也算是一段新奇的经历。

在乡间小道上,一辆牛车缓缓前行。牛车的木质车轮发出嘎吱嘎吱的声音,与牛的蹄声交织在一起,仿佛是一首古老的乡村歌谣。道路两旁都是田,田边的小溪潺潺流淌,水波荡漾,清澈见底,宛如镜面一般。

随着牛车的前进,村庄在后方渐渐模糊。烟囱里冒出的袅袅炊烟,在空中飘散,给整个村庄增添了几分温馨的气息。在这宁静的氛围中,时间仿佛都慢了下来,让人感受到乡村生活的淳朴与宁静。

两个时辰过得很快,只见眼前出高大而坚固的城墙,城墙由厚重的砖石砌成,表面平整而光滑,在阳光下闪烁着古老的光芒。城墙上还矗立着一座座巍峨的城门,门头上方镶嵌着精美的雕刻和匾额,上面写着云陵县。

这就是县城了,跟莲花村相比繁华多了,但也没有古装电视剧里那么热闹,房屋也没有那么精致和典雅,马路都是青石板铺的,宽度有个三四米,不过很干净整洁,叫卖吆喝声络绎不绝,这里的房间都是青砖瓦房,牌匾也是统一的,每个商铺前面都有小二在吆喝,马路上是熙熙攘攘的人群。

张二叔在一个茶水摊面前将我们放了下来,说末时(下午两点)在这里集合。果儿要去熟悉的绣品店,也就在此跟他分别,就在牛车这里集合。

因为要买的东西比较多,我也就跟张二伯定了四个位置,给了他10文钱,张二伯乐呵呵的答应了。

按照安哥儿的记忆,我来到韩氏成衣铺,这里的成衣是这个县城最便宜的,物美价廉。

蓝桉买了三套冬衣,天青的给张筱墨,鹅黄的给果哥儿,而他买了竹月色的,方便干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