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七章:张机:谁也别想让我抛下新婚娇妻美妾去战场!(1/2)
(四千字,二合一章节)
“卫庄是郑国末裔?”
韩王安透露出的消息不由令章台宫中的众人纷纷侧目。
郑国,这是一个早已灭亡了一百三十六年的姬姓诸侯国,早已湮灭在了历史的车轮下,但郑国给这个天下带来的影响,却是难以磨灭的。
郑国的开国之君为周宣王之弟姬友,被封国于首都镐京附近,国号为郑,到了郑庄公这一代,郑国的权势到达了巅峰。
郑庄公先是刻意骄纵弟弟共叔段,而后一举将之铲除,巩固了权力和地位,又以其雄才大略强国,使郑国成为第一个称霸群雄的国家,被誉为“天下诸侯,莫非郑党”。
若只是如此,郑国给这个天下带来的影响还不足称得上难以磨灭,郑庄公这个名字也不会成为令人难忘的第一位诸侯中的霸主。
而一切的一切,都归咎于一箭!
繻葛之战中,郑国大夫祝聃奋勇作战,驾车直冲周桓王车盖,弯弓搭箭正中周桓王的左肩!
这一箭,彻底射断了周天子的尊严,也射穿了周室外强中干的本质外裹着的帷幕,将诸侯们的野心全部引导了出来,揭开了大争之世的序幕。
而另一个让郑庄公这个名字至今依旧常为人所提的原因,则是郑庄公治下的郑国能崛起成为天下霸主的力量源泉。
这份力量的源泉,则又牵扯到了一个传承了千年乃至更加久远,甚至牵扯到当年的大禹——苍龙七宿
而因为这虚无缥缈的猜测,自郑庄公以来,列国伐交频频,谁也没有忘记寻找那传承着苍龙七宿秘密的七个铜盒。
后来,铜盒落在了天下诸侯中的七个大国手中,一时七国称雄,相继灭了其他国家。
不过虽然七个铜盒七国各有一只,但世人都猜测最为弱小的韩国才是最接近苍龙七宿秘密的那个国家。
毕竟,传承了四百多年的郑国是亡在了韩国手中。
而且世人皆知,当年三家分晋的时候,韩相段规便上书韩康子,分地时一定要索要不长庄稼的贫地成皋,展露出了消灭郑国的野心,终于在韩哀侯的手中灭亡了郑国。
世人也曾传闻,韩国之所以一度崛起成为人们口中的“劲韩”,便是因为掌握了一部分苍龙七宿的秘密。
而这个卫庄,竟然是郑国的末裔?
一时间,众人心思不定,各有所思,目光齐齐落在韩王安那肥硕的身躯上,那一道道凌厉的目光让韩王安有些不适。
“咳咳,春秋以来列国攻伐,灭国而不绝其祀,我韩国自然也是如此,但彼时郑国初灭,韩国又迁都郑,所以防备着郑国王室,将其软禁于旧郑王宫,也就是如今的韩国冷宫之中。”
韩王安讪笑着解释道,但在场之人都是什么样的人精,能不明白韩国实际上是想要从郑国王室的口中套出苍龙七宿的秘密?
但一百三十六年过去了,郑国王室在一次次拷打下也仅剩下卫庄这个独苗,明知对方被鬼谷子救走并授以鬼谷之学,却没有对其痛下杀手,也不仅是看在鬼谷子的面子上,更是不忍杀死这个有可能知晓苍龙七宿秘密的郑国末裔。
众人如同听故事般,一边用着嬴政赐下的朝食,一边听着韩王安讲述有关郑国、苍龙七宿和卫庄的故事。
虽然罗网传递这份情报时颇为急切,嬴政召集众人来章台宫议事的时候也显得有些焦急,但那种焦急在嬴政的醉意和困意渐渐消除后便也一同随之消散。
卫庄拥立横阳君为韩王又如何?
或者说,如今的韩国还有一战之力么?
韩国这些年里,之所以还能存国,所倚仗的军队便是姬无夜及其麾下的夜幕成员所掌控的精锐军队,其次便是雪衣堡的大军以及那支名为白甲军的精锐。
前者溃散,成为了流寇、山匪,或是投奔他国,后者在遭受重创后随着白瑾一同投靠了秦国。
韩国最后的倚仗,便只剩下了王城护卫军和御甲护卫这两支守备王城的精锐,但这两支精锐随着卫庄掀起的叛乱而近乎全军覆没,那么韩国还有什么战力?
如此的韩国,偏将十万之众,即可灭之!
而且秦国难得在遇到灭国之战的时候,有如此名正言顺的理由。
作为向秦国纳地效玺的藩王韩王安,前往秦国参加女婿的昏礼期间,被国内的叛乱分子夺了王位,秦军为了维护臣子的利益,公然出兵韩国为韩王安平定内乱,还有什么理由比这个理由更加名正言顺?
至于粮食问题,虽然郑国渠刚刚修成,还没有真正体现出它的价值,但关中大地上的小麦此刻已然成熟,恰好到了收割的时节!
粮食问题解决了,发兵的理由也有了,嬴政如今要发愁的问题只有,是将这个灭国之功交给谁?
嬴政可没有好心到将韩国灭亡后再将韩国还给韩王安,藩属国只是收入囊中的土地,而成为秦国直辖的土地,才是真正吃下肚里的。
而作为为数不多的灭国之功,嬴政也需要考量其中牵扯到了诸如资历、人情等多方面的因素点将。
“一事不劳二主,不如此次就劳烦先生走一趟,索性将韩国的事情彻底解决了。”
思索再三,嬴政点了张机的将。
尽管张机刚刚大婚,第二天就给人家下达出征的命令多少有点说不过去,但这毕竟是灭国之功!
灭国之功和与美人缠绵悱恻,孰轻孰重……算了,这位也许真就会宁可选择后者。
但这也是嬴政选择张机的一个原因。
当然,嬴政选择张机的最主要原因也包括了制衡军方力量的心思,而被嬴政盯上的人,倒反而是张机这个被赐予灭国机会的人。
王齮点了点头,与蒙骜、王翦彼此对视了一眼。
“臣王齮,附议!”
“臣蒙骜,附议!”
“臣王翦,附议!”
虽然都眼馋这份灭国之功,但这三位秦国的上将军依旧赞成了嬴政的选择。
倒不是出于众人平日里的交情而认可张机来取走这份灭国之功,而是因为众人都不想白占张机这个便宜。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