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7章 尾声(其二)(2/2)
刘林得知消息后,心中仿佛有一团火在烧。
“好你个刘秀,非但不采纳我的建议,还要避着我。你刘秀是刘氏宗亲,我刘林就不是了?”他越想越气,“看在你名气大的份上,白给你称王称霸的机会,结果你这厮狗眼看人低,还看不起我,老子单干就是了!”
但是生气归生气,冷静下来之后,刘林也意识到了自己想要拥有和刘秀一样的号召力那是不可能的。
虽然都是刘氏宗亲,但两人在宗族里面的地位差太远了,从血统论上来讲,他刘林连刘玄都比不上。
如果是论推翻新朝的功绩,那他就更啥也不是了。刘秀和刘演算得上最先起兵的那一批人,而刘秀更是有昆阳之战这样的战绩,刘玄虽然是被人推出来的傀儡,但好歹也是在那批队伍里的。
“等等,他们可以推一个刘玄出来当皇帝,我刘林不是也可以吗?”
出来混,身份是自己给的自己编的。他刘林虽然名声低微,但别人都已经知道他是汉景帝的后代支系了,再想变个厉害的名头出来,不太好操作。
但换一个之前不出名的人,可操作的空间就很强了。
他找到了在邯郸城里算卦的王朗,说是算卦,但其实就是他的街溜子朋友,和地痞流氓的差别就是口才更好,很会吹牛,并以此谋生。
他立刻对王朗进行了流程化的包装。
首先是宣称王朗原名刘子舆,真实身份乃是成帝的儿子,这可就不是什么旁系刘氏了,汉成帝是王莽姑姑王政君的儿子,可以说王莽篡汉建新朝,夺的就是汉成帝之后的位置。这血统可比那些老早就离开了权力中心,穷得饭都吃不起的刘家人更正宗。
因为大家都知道刘林是刘氏宗亲,他这么信誓旦旦地说王朗是成帝之子,大家都有些将信将疑,毕竟这算得上是一种“刘氏认证”或者“后台背书”。
接下来要做的就是把人设彻底包装起来。这件事刚好王朗擅长,他靠算卦为生的,演讲口才、编故事、骗人都是他的业务技能。加上刘林是要推他来当皇帝,他自然十分卖力。
“大家知道我为什么要化名为王朗吗?‘王’代表王室,‘郎’代表人,王朗就是王室之成员也。我生下来的时候遭到了王莽他们的迫害,不得以流落民间……”
“可之前从来没听说成帝还有活着的孩子啊?他的孩子基本上都早夭了。”有人质疑道。
包装这种事情,履历可不能留空白,他立刻从出生到现在都编了一套说辞。
首先是说自己的生母是汉成帝的宫女,服侍过汉成帝之后有的他。
这个说辞巧妙的地方就在于死无对证,因为若是自称某某皇后某某妃子生的孩子,很容易就会被证伪,但身份低微的宫女是完全没法查的。
“唉,因为我是宫女生下的孩子,所以不受待见,遭到迫害,因此那些皇后妃子是不可能愿意让我暴露在人前的。”王朗绘声绘色地表演着。
“那你是怎么躲过赵飞燕皇后的残杀迫害的呢?若你的母亲只是无权无势的宫女,那你一出生基本上就会被无数人盯着,难逃一死。”另外一个吃瓜群众问道。
“那是因为我得到苍天的庇佑啊,天下需要我当王,所以我不能死……”
王朗开始发挥自己强大的业务能力,他说自己这个宫女生的孩子,刚出生的时候就全身僵硬冰冷,所有的人都以为他也和其他成帝之子一样夭折了,因此躲过了一开始的监视。
就在他母亲都快认为他死的时候,突然天上降下属于王者的金光,他的身体就又能动弹了。后来母亲为了保住他,找了一个婴儿来了个“狸猫换太子”,将他送出了宫外,躲过了赵飞燕的追杀。
他编的这个故事虽然机械降神的成分有点重,但讲得绘声绘色有情感、有反转,还有迷信的人最相信的什么天意、命运,搞得像真的一样,这让不少听众开始有点信了。
出身履历编完了,接下来这份皇族简历要编的就是成长经历了。
“我十二岁的时候,遇到了郎中李曼卿。他精通相术,知我并非凡人,就将我带往巴蜀避难。五年后,我从巴蜀潜回中原,来到丹阳定居。又过了三年,我独自到长安游历。之后因为遭到王莽迫害,逃到了中山,再后来就在燕赵两地往返,等待机会。”
这下就真的有不少人信了刘林和王朗的说法,因为他这简历编得有鼻子有眼的。有详细的时间和经过,甚至还有见证人,这就好比有了盖过章的实习证明。虽然谁也没有亲眼见过这个叫李曼卿的郎中,但就像有些人不会去考证实习证明的章是不是萝卜刻出来盖的一样,这种事情就是“言之有理即可”。
这下号召力就有了,刘林靠这套包装,拉到了赵地的门阀世家李育和张参的赞助,三人拥立王朗为帝。
有了豪族的实际投资,雪球就滚起来了,听说王朗是汉成帝的儿子,加上无能的刘玄并不服众,大量的人涌向邯郸,前来投奔。
王朗从默默无闻的地痞流氓摇身一变真命天子,手握邯郸城,住进赵王宫。
刘林得到了丞相,李育被封为大司马,张参晋升大将军,手下的兵马也达到了十多万。
上位之后,王朗肯定是要满足自己种子轮核心投资人的要求,他立刻下令派兵扩地,并且以十万户悬赏刘秀的首级,派出很多人马追杀刘秀。
刘秀原本想着道不同,不相为谋,自己和刘林断了关系就行了。却没想到对方对自己的怨恨居然达到了这样的地步。他低估了“自私者”弱肉强食的逻辑,任何潜在的威胁他们都是要赶尽杀绝。
不得已,刘秀只好仓皇出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