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六十六章 发挥想象力,(2/2)
李泰的方法,无疑给朱祁玉的打开了一个新的思路。
就是不能只想如何攻打,也要分析这些敌人,抓住他们的薄弱处,加以分化才行。
如此,又效率,又能减轻大明军的伤亡,简直是一本万利。
很快,内阁,兵部就把他这个旨意,传达了下去。
并把东路军的大捷,当成了范例,传到了其他各路军。
新路军,大帅穆英,帅帐。“穆帅,陛下传下了一个军情旨意,请您过目。”
一个女亲兵,走进帅帐,拿出黄凌旨意,恭敬地交了上去。
因为是战争的关键时期,旨意的传达,也就没有那么礼节。
虽不再摆放案子,穿戴一新,可基本的礼节,还L是应该有的。
穆英接过那卷黄轴之后,向朱祁玉所在的方向,躬身一礼,这才打开了那道军情旨意。
当看过这个军情之后,穆英露出了一丝笑意。
“咱们东路军的老帅梁老头,又取得了一次大捷了。”
她的这番话,让一旁的亲兵女将,讶然一声:“穆帅,那梁老头这么厉害?他好像才在不久前,就取得了几次大捷了。”
“是啊,姜还是老的辣啊,我们不得不敬服。不过这次他们能取一场大胜,却是依靠着一个兵部文官的计谋。”
穆英不等身边亲信女将的询问,便把那卷轴交给了她。
那女兵亲将看了一遍之后,不觉惊呼出声。
“这个李泰大人,还真是厉害。可惜这样的人才,竟去了东路军。”
穆家,虽说是华夏之人,但穆英她们这代人,却是出生在高句丽。
不过,她们穆家这么些年以来,一直追求着回归华夏。
回归他们真正的故乡。
所以,才在大明军征讨高句丽之后,就立即投靠了大明。
在这些时日里,他们穆家的子弟,英勇杀敌,建立了不少的功勋。
可同时,穆英也是有着另外一个想法的,那就是穆家子弟的功勋还不足,还不够。
要想恢复曾经先祖的荣耀,穆家的英名。
那么他们穆家子弟,还需更为的努力,更加的勇于杀敌。。
而这次,皇帝陛下突然传下的旨意,就让穆英突然多出了一个想法。
按理说,他们穆家在高句丽定居多年,对于这里的熟悉,要比远征而来的任何人都有优势。
可是那李泰就能想到这个攻略之法,让东路军取得了一场大捷,她穆家人却是失了先机。
这不得不令人羡慕此人的能力和才华。
好在陛下把这位李大人给他们了思路,传到了各路军,给她打开了一个新的思路。
那就是利用高句丽人,来治高句丽人。当然,绝对不能用高句丽义军那样的人。
不然的话,他们绝对不会认为是大明帮助了他们,反而是他们帮助了大明一般。
用俗话就是,碗米养恩,斗米养仇。
从皇帝陛下传达到的圣旨来看,就是这个意思,让各路军以此为借鉴,发挥想象力,最大限度的用到高句丽的人,物,事。
以此达到用最小的代价,取得胜利。
穆英想了想,立即吩咐自己的亲兵女将,召集穆家的子弟,准备召开一次会议,大家共同商议出一个可行的方案来。
按照她的意思,那就是利用他们穆家这些年在高句丽所经营的人脉,再造起一个个势力来。
当然,这些势力绝对不能脱离大明的掌控。
绝对不能再出现第二个赵家义军来。
只有如此,才能达到用最小的代价取得最大的利益。
穆英越想越觉得十分可行,当然这个计划,还必须再完善一下。
这也是她为何要把自家的兄弟,叔伯都召集来的原因。
很快,新路军的穆家子弟都接到了命令。
他们甚为奇怪,因为穆英自从做了新路军的主帅之后,虽说这支新军的主力是他们穆家子弟为主。
但这位穆帅,却是一向赏罚分明,公平公正,从未有过偏袒。
这也是为何新路军的将士们,为何从刚开始的轻视,到逐渐尊重穆英的原因。
因为她用个人的威望,人格魅力征服了这些桀骜不驯的将士。
所以,当穆英突然下令召集穆家子弟,到帅帐召开军情的会议的时候,大多数人都感到十分的惊诧。
“穆帅,今天怎么了?突然召集穆家子弟来。”
“不知道。难道是因为要展开一次大的决战,需要我们做出表率不成?”
“呵呵,若那样的话,咱们可是当仁不让啊。刚听说新路军又立下了赫赫战功。那梁老头的军功,已经马上达到封候的地步了。”
“那咱们穆家也绝对不能甘于落后。”“对,咱们绝对不能落后。”
这些穆家子弟,一个个穿戴整齐,精神抖擞,来到了穆英的帅帐前。
“拜见穆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