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章 灵隐寺祭拜(2/2)
人生哪能全如意,万事只求半称心。
两人转到飞来石,飞来石实际上就是一组石窟造型,数量和规模上远远不及云港石窟和洛城石窟,但灵隐寺飞来锋石窟构思巧妙,怪石嶙峋,无奇不有,尤其是加入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济公活佛元素,使得飞临锋石窟更加引人入胜,游客不断,每天吸引猎奇、朝圣者无数,两人观看传说中济公使用过的石床,观看反映济公生平重大事迹的十八幅经典绘画,为济公不畏强权、积德行善、乐善好施、普渡众生、充满敬佩,据说灵隐寺就是因为有了济公才闻名天下,说来好笑,当年的活佛为民造福,如今成了寺庙敛财的法宝,真是造化弄人。
张泽不忘给奶奶、周爷爷、周奶奶请了十八子檀香木手链,据说这是由灵隐寺得道高僧的开光产品,从济公活佛开始就代代相传,十分灵验,神呼其神,戴在手上祈福保平安,实际上也许就是一种精神寄托,你说有也就有,反之就是一笑了之。
张泽、周芳在灵隐寺、大雄宝殿门前照相留念,留下永久的记忆。
离开灵隐寺二人又回到西子湖畔,这次按照西湖管理方面提示,购买游览客船票,挨个游览10个着名景点。游览过花巷观鱼景点就来到被“誉为西湖第一胜境”的三潭印月,她地处西湖中最大的岛屿之上,风景秀丽、景色清幽,特别是具有湖中有岛,岛上有湖,园中有园、曲回多变、曲径通幽、步移景新的江南水上庭园独特的艺术特色,来过西湖的游客都感叹说:西湖的三潭印月是人生不容错过的美景;相传三潭印月是苏东坡的杰作,利用月光在水中的折射,既科学又应景,就如同苏东坡的诗句一样,数百年保存完好,留传至今,给世人无尽的回味和遐想。
张泽正在为周芳以三潭印月为背景照相留念,突然相机镜头中多了一人,正要招呼这位朋友让一让,马上感觉似乎哪里不对,这是一个熟人,一个老朋友,拿开相机高声说:“丁大哥!”急步上前,就是一个饱含热情的拥抱!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张泽高兴的说:“真是有缘千里来相会,无缘对面不相逢!在这茫茫人海中,我们竟然能在临安的西子湖畔相逢,是多大的缘分!”
丁亮:“两位华夏军官,我怀疑自己的眼睛,不敢相认,才想到出此下策印证一下!张泽老弟,怎么就成了华夏军人,还是上校,真不可思议!令人刮目相看!”
张泽:“说来话长,我们公司旗下的电子技术研究所、电子技术器材厂整体转型到部队,成为华夏军工企业,所以我们也顺理成章的成为华夏军人。”
当即把周芳介绍给丁大哥,丁亮也把夫人作了介绍,丁亮夫人叫王云,也是京都大学毕业的特殊时期的大学毕业生,现在和丁亮在淮海市同一个工厂工作。王云生得瘦高个子,首先给人一种细枝硕果的感觉,一头彯亮短发,简单扎了个马尾,五官端正,精致的鼻梁上架着一副近视眼镜,清澈明朗的眼眸闪烁着智慧,展现了女学者的风范。
互相握手,并且留下四人在三潭映月的合影。
再一打听,大家又同住一家酒店,的确惊喜连连,缘份不浅!真是无巧不成书。张泽盛情邀请丁亮夫妇共进晚歺,再叙过往,至此两对情侣结伴游览西湖美景,直至夕阳西下,这才一起返回到湖宾大酒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