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频言情 > 大秦:血手人屠秦公子 > 第73章 惊吓之下,使者震怒

第73章 惊吓之下,使者震怒(1/2)

目录

魏国对这些财富显赫的贵族自然是热烈欢迎。

然而最近秦国有所警觉,边防城池防守愈发严密。

\"既然如此,那就等三天后再行动!!\"

时光流转,

这三天期间,腥风血雨迅速席卷各地。

只要有秦 队驻守,昔日楚氏遗族被穷追猛打。

一旦落网,即刻囚禁。

将闾的目的并非单纯地报复,而在于他们所拥有的巨额财富。

以摄政身份,他在这三天中常去秦宫协助处理朝政。

朝会议事只剩一天,

将闾在阁楼上接待了李斯。

\"紫轩阁包庇 行为,身为秦朝重臣,李斯,如何可以如此做?\" 将闾为李斯斟了杯茶,语气虽缓,却每一字直抵心头。

李斯慌忙回应,深感震惊。

“下臣惶恐,确有过错,臣知罪。

\"望你理解其中狡猾刺客之险恶!\" 将闾略作沉思。

事实上,历史上李斯的行为更多的是被赵高的误导所影响。

李斯本人才华横溢是公认的事实。

\"听说你的导师是荀子?\" 将闾进一步提问,语意中的审视让李斯心头一紧。

回想起来,在齐国的时候,将闾可是亲手打倒了儒家的权威。

他在小圣贤庄,当着荀子的面,处死了众多儒家门徒。

直到现在,儒家人士对将闾仍怀恨在心。

令人意外的是,这些儒门之人却极其聪明。

他们尽管内心充满愤怒,却不妄加诋毁,也不采取实际行动去报复,只是默然承受了这一场不公。

这种理智的做法让将闾感慨不已,不得不承认,后世儒家虽遭贬抑,但仍备受尊崇,实至名归。

的确,儒家有自己的独特智慧。

\"如今的秦国,打算何时对魏开战?\"将闾紧接着询问。

他没有深陷这一话题,而更多地关注魏国。

诸多赵国遗族的贵族察势而动,看到形势有变,便提早逃遁至魏,这背后蕴含着丰厚的利益。

因此,魏国已变成许多反叛者避难的场所,必须展开一番大清洗。

李斯思索片刻后,摇摇头答道:“短时间看,一两年之内,恐怕不行。

听到这话,将闾表示理解。

比起历史上,秦国的步伐至少提前了四年。

对于李斯,他给予了高度评价,因为具备才能并对秦国有益的人,通常不会刻意敌视。

至于赵高和二世胡亥,却是完全不同的情形。

之所以邀请李斯来访,将闾主要想了解秦国的基本状况。

这些年,他在外征伐,对军队颇为熟悉,但在统治策略方面还有所生疏。

与李斯长谈之后,目送其离开,将闾静静地坐在地面上,仰望着星空,心中思绪纷飞。

雪女温柔体贴地走到他身边,两个人相对而坐。

\"过去这两年,杀了很多不该杀和本应庇护之人,死者难以计数,何止百万、两百万,你觉得如何?”将闾提问。

“在我的认知里,在秦国人心中,你是一位英雄。

”雪女冰凉清丽的脸庞微泛笑意道。

“但你并非秦国本土之人。

”将闾直言。

\"可能吧。

”她向外望去。

将闾并未深究,到了第二天。

曙光尚未破晓,将闾已经出现在秦国宫殿前,官员们纷纷守候在那里等待他到来。

以摄政身份主持第一次大朝会,虽然不曾亲自经历这类场合,但基础流程他是清楚的。

摄政并不需要像臣子一般在门外等候。

踏入秦王殿时,嬴政已然独自行政,早在此之前 等待。

“赵地再次叛乱。

”嬴政将一份竹简扔到将闾手里,显得怒不可遏。

“我对他们宽仁以待,不断退让,期望赵地的人能够明白,秦朝的国力远超他们旧赵,为何无人领悟我的意图?”嬴政胸膛剧烈起伏,显然是受到了触动。

积压多年的愤懑终于倾泄而出,多年里他尝试各种手段,赵地始终抗拒他的施政。

接过竹简,将闾感慨连连,史书上对秦国覆灭的指责并无冤枉!

赵国的反叛如同楚国的对抗同样激烈,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安抚无果,根本置之不理。

“你觉得,我会为此生气吗?”嬴政看向将闾征询意见。

显然,李斯并没让他失望,赞同地说:“确实该恼怒,主要是陛下太过仁慈,过于仁慈,很难驾驭旧有的民众。

赢政听后,陷入沉思。

关于“仁慈”,他在赵地的名声,大概不会比将在楚国的更高了。

秦始皇也曾坑害过赵国的平民百姓。

“杀些无辜是没有用的。

”将闾摇头说道。

齐国作为第一个遭逢大 的国家,也可以说是典范了。

被秦国吞噬后,秦国的吞并之路顺理成章且几乎没有阻碍。

统合后,齐国表现出极高的忠诚和秩序,凡事遵循秦廷命令,再没那些乱纷纷的反叛之举。

“我不想扮演慈爱的父亲。

”秦始皇内心抑郁地陈述。

这该死,被将闾唤作慈父,他还得厚颜 ?可看到将闾,又想起那个以百万计的屠戮计划,甚至连贵族都被追缉的赫赫战果。

现在,仅仅将闾这个名字就能让楚国胆寒了,秦国三位公子已成为令楚人心惊胆战的存在。

“今天有单于使者来访,请您收敛些,别出格。

”秦始皇忍不住提醒他一句。

将闾微微颔首。

“咳咳——”秦始皇轻咳几声。

将闾面色稍显紧张,事实上这一年里,秦始皇苍老不止是增添了几岁的年纪可以表达的——他显得过于苍老,衰老超乎常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