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4章 顺水人情(1/2)
(接上文……)
这不仅可以为郑同昌节省大量精力,避免他在前方作战时还要分心处理后方事务,更重要的是,可以防止之前投降的势力再次反叛。毕竟,这种情况在战场上是大忌,是绝对不能出现的。因此,箫成道老爷子此行的任务并非一味安抚,而是以威胁的手段来维持秩序,必要时甚至不惜采取屠城的极端措施,以彻底摧毁敌人的反抗力量。屠城不是目的,只是一种不得已的军事策略而已。
南宗的宁王李萌和武王李缘已经前去落霞城打前站,他们的十万大军装备精良,战斗经验却很差,不过负责拖住敌人还是不错的。
徐杰把九阳带到地图边上,地图上密密麻麻的标记着各个部队所在的位置,徐杰拿着根竹竿,在地图上一指:“你们的任务就比较重要了,你与耿瓦带骑兵五万护送陈庸的三万步兵打玉女关。陈庸就只负责给你们打玉女关,打完他可能就先驻守在玉女关了,你和耿瓦带着你的五万骑兵入大漠,打成什么样,就看你们自己了,这是一次证明你们自己的机会,不要一味的为了儿女情长,浪费掉,更别让耿瓦捧着你的骨灰回来,你懂我的意思吗?”
九阳有些兴奋,喘息声都粗重起来,他要杀得大漠人片甲不留,心里也暗自庆幸,如果耿瓦的家人是敌对方,自己又要何去何从……
顾渊在走的时候,留了个谋士给徐杰,也是把太子一脉的一些资源给了徐杰,说不上拉拢,主要还是为了梁国,而且本来是为太子准备建功立业的,有些机会不用,不如送个顺水人情,毕竟顾渊布局的很多细作已经渗透过去,胡人和大漠人那边打的热闹和他有很大的关系,当然其他国家也是这么干的。胡人和大漠人在这一点上算是败了,两边一个是因为和中原有世仇,而且人种又不同,很难渗透,在图撒这块地界,靠买通不现实,当然他们也有早就布好的钉子,不过遍布中原各地,但远水不解近渴。大漠人是懒得搞这一套,他们以武力为王尊,不服就打过去,打不过就跑,和草原人是一个套路。
徐杰的很多情报都来自于顾渊的这个谋士,如今的胡人正在计划着打大漠人的玉女关。陈庸之前分析了战况,说胡人打玉女关并不占优势,一是大漠人把玉女关改成向外防守的城关,攻打这种大型关卡必然是两败俱伤的结局。攻防不拼命砸人头,是不可能有机会破关的;而防守方要是不拼命防守,他们这与胡人最大最强的一座军事工事,就会落入敌手,从而胡人对大漠便可长驱直入,双方都善打荒漠战,自己的优势就没了,所以必然是非常被动,就会在防守上形成不死不休的状态。不得不说的一点,胡人也是类似联军,他们如周朝天子与诸侯间的合作模式,当然这天子在他们那里以实力为尊,且兄弟、儿孙之间存在着继承顺位制的关系,很多带兵打仗的军队,都是地方上的王爷自己的队伍,谁也不会真的拼命打没了自己的士兵,而且他们大多带着一部分精锐,附带着大量杂牌兵,真要是到了送人头的战斗,杂牌兵就被推到最前面,而大皇帝派的主力部队,每次都是打中锋的,战斗力异常强悍,但是不会直接上来就与敌军接触。所以胡人以后如果内乱,很有可能是这些王爷互相不服产生大矛盾,一旦这些联军分散,大漠人就可以很容易的逐一击破而吃掉他们。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