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3章 兄弟结义今为始,亲族相助大业成(1/2)
第363章 兄弟结义今为始,亲族相助大业成
刘备放下酒杯,站起身来,走到木窗边,双手抱肘,看着窗外的天,不禁流下了几行清泪,惹得张飞看了看关羽,然后一脸的疑惑。
“想我刘备,中山景王之后,汉室之宗亲,是高祖的直系血脉,按道理来说,比之当今天子,距离高祖的距离还要近,今天下大乱,黄巾贼杀我百姓,劫掠郡县,可我,唉。
自少时,备便素有大志,每每读及百姓被欺压,随意屠戮时,不禁泪水失襟,想要这天下的百姓都能够安居乐业,不再饱受饥寒战乱之苦,故而指着门前的大桑树道:‘今我若为主,定让百姓安康’。
因此哪怕是家境贫寒到无颗粒之米,也要费尽心思,拜入大儒卢植门下,只为了寻求到治国救民之法,如今治国救民之法已然熟略于胸,却奈何没有晋身之资,年近三十,却还一事无成,岂不为世人所笑乎。”
关羽听后,猛地站起身来,朗声道:“大丈夫立身于世,有所为,有所不为,为国为民,救民之急,如古之白国救于宋。不为恶为乱,谨守己身,如今之李膺不独身。
若君有大志,还怕没有所作为吗翼德兄弟愿散家资助兄,某也愿意为之奉献己身。
民间有言:众人拾柴火焰高。只要我们抱定信心,不随意动摇,还怕大志无法实现吗”
刘备转过身来,看着张飞、关羽二人如此相信自己,不禁有些感动,且也被关羽的话触动,是啊,他们都不怕,自己怎么能怕呢刘备啊刘备,你难道忘了母亲的嘱托了吗
“二位贤弟,你们能够如此相信我刘备,十分感激,如今既然乱世将近,正是英雄豪杰奋起之时,若是不抓住此机,岂不要等到老来,尤为之独怆,而悔之于病榻之上。”
“主公!”
张飞和关羽见刘备下了决定,且其言语间多有明主之相,又是皇室宗亲,便立即下拜道。
刘备赶紧将他们扶起,眼含热泪道:
“二位贤弟且勿如此,要是没有你们,我刘备又如何能够重新激起雄心壮志恐怕还在幽深暗叹,抱怨世道之不公。
为了我们共同的理想与大业,我们三人缺一不可,不如我们结为异姓兄弟,今后我们以兄弟论处,免得生分了。”
关张二人自然顺水推舟,立即对着刘备道:
“兄长!”
“诶!二弟、三弟!”
“哈哈哈!”
就这样,三人互相结为异姓兄弟,并没有盛大的礼仪,也没有他人的见证,只有相互的敬酒,只有天与地知道。
很快,得到张飞资助的刘备立即回到家乡楼桑村,凭借自己在乡里的声望,在附近招募了三百多家乡子弟。
然后将他们带到涿县,准备开始训练,可是此时刘备等人还有一个难题,那就是他们还差兵甲,不能让乡勇人手一根大棒上战场送死吧。
就在刘备带着关张二人抓耳挠腮,苦想不得时。
一个面容略显俊朗,可是能够看出是饱受风沙的男子,他行走如风,年岁四五十上下,走入他们的房间:“玄德!”
刘备一看来人,开心的行礼道:“舅舅!”
没错,来人正是刘备母亲的兄长,白仕。
白仕是白国人,白国商行的成员,常年在白国与涿郡之间行商,是涿郡有名的大富商,不过由于长年在外,刘备很少见到。
当初刘备来到涿县后,没多久,白仕就找上了门,得知了妹妹的死讯,大恸,悲伤过后,又对刘备极为心痛,让他有什么困难直接来找自己,绝不会让他流落街头。
可是之后刘备一直想要自己自立,没有向白仕提过什么要求,这也让白仕对刘备极为满意。
“备弟!”“兄长!”
跟着白仕的还有一个与刘备一般大的男子,以及一个二十岁出头的青年。
大的那个是白仕的长子白达,小的是他的三子白近。
“伱是关长生吧!”
白仕对着关羽不确定的询问道。
关羽疑惑道:“正是,不知先生如何知道”
“哈哈,面如红枣,长髯丹凤眼,却是你无疑了。我早就听王铠兄说,有一位从河东来的壮士,不仅嫉恶如仇,重义而轻利,还武艺高强,颇有先祖白武之风。
今之一见,确如其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