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8章 国破家亡只身逃,身兼数职请援来(2/2)
贼首管承被阵斩,黄巾将领管亥、周仓、裴元绍等率领山中数十万民众投降,关羽根据白典的建议,仿效曹操的屯田,将数十万民众分为十部,每部设置典农校尉一人,文吏若干,于泰山郡开始屯田。
为了管理这十部屯田营,关羽上报刘备,希望设置一名典农中郎将,统一管理。
得到关羽的报告后,刘备任命白典为典农中郎将,管理着十部黄巾遗民。不仅如此,关羽还从这数十万黄巾遗民和数万黄巾降兵中,遴选了五万精壮,组成青州军,对左右道:
“听说曹操有青州兵,一直引以为强助力,可并没有占据青州一州一县,而我之青州军尽收青州之民,占据青州之郡县操练,可见曹操之青州兵名不副实,我之青州军才是真正的青州兵。”
为了训练这五万青州军,关羽特地亲自操练,自己兼任军法官,并向刘备借了善于练兵的高顺作为副将,又以黄巾降将周仓、管亥为裨将,白兴为别部司马,白典兼任军粮官。
下定决心要为刘备训练一支精锐的军队。
刘备听说后,十分支持关羽的行动,去信:“二弟尽管全力训练,待到军成之日,为兄亲自前来阅兵!”
得到了刘备的支持,关羽将整个身心都投入到了这五万青州军的训练中,将青州一应军务政务,都交给了青州别驾白典。
这让白典十分幽怨,原本在东莱郡,自己十分清闲,又不需要管郡外的事,就东莱郡那点事,几刻钟就能够处理完,每天不是打猎,就是喝茶看书,好不悠闲自得。
如今投向了刘备,又是管理数十万黄巾遗民,又是管理一州之政务,又是操心五万青州军的粮草军备。
只觉得自己分身乏术,不得不向刘备发出求救,让他给自己多派些文吏,官员来,不然恐怕耽误正事。
刘备见到白典的告苦文书,一拍额头,自责道:“以往多关注军政之事,却忽略了人才的征辟、邀请,实在是不该。
看来是这两年太过于顺风顺水,又是得了徐州,又是白氏子来徐、送来了青州、又得了沛国与九江,好像有些得意忘形了。”
随后对一旁的近侍道:“开去召集在下邳的众文武,我要议事,对了将白律公子也邀请来,我想听一听他的意见。”
随着近侍下去传令。很快,在下邳的众文武大臣都一个接一个从外面进入,坐在了属于自己的位置上,白律也没有拒绝,带着自己的随从前来,坐在一旁旁听。
来到这里的有将军府长史陈宫、徐州别驾糜竺、别驾从事陈群、从事白近、主簿简、孙乾、下邳相诸葛诞等文官。
还有徐州刺史吕布、中郎将赵云、中郎将成廉、别部司马曹豹、下邳都尉太史慈等在城武将。
“诸位,青州白别驾来信,言如今人手稀缺,政令不达,想向我讨要一些文吏、官员。
可是诸位也都知道,如今下邳各处府衙,任有空缺,我之缘属尚且不够,如何能够支援青州。
思量之下,发现如今我虽占据二州两郡,有青州军以及温侯之并州铁骑帮助,更有公台、白典等文士相助,使得这两州百姓,得以暂时摆脱乱世之苦。
然依靠我自己去征辟,以及各位的推荐,在这两州之地,终究是杯水车薪。贤才乃是国之根基,无人,则国不可治,州郡地方无法安定。
可是一人计短,众人计长,因此今日召集诸君,想要集广思议,定下一个能够稳定贤才任用之法”
堂下的众人都沉默思考,这可是个大事情,不是一时之间就能够确定的。
这时糜竺出列道:“将军想要征辟贤良,首先就要知道这天下贤良从何而来。
今天下官员,多出于儒门,习六礼,修六经,上承天子,下抚万民。秦以前,士人学子多出于贵族王侯,非平民无可修。
汉以来,历代天子修太学,又有白国之白学、白院,使得天下士子多由贵勋、豪强中出。
等到光武帝以来,不断增续文脉,修文法,使得书籍增多,故而士子多出于世家豪族,但是哪怕是平民,若有机会研习经书,修习德行,也有希望举孝廉,为官入仕。
因此如今之士人多出于世家豪族,亦或者寒门小族之家。将军想要天下之贤良如江河之入海,就应当想办法让这些士人从家中出来入仕。
若天下诗书传家之门,都向往于将军帐下,届时,将军还愁麾下没有贤士良臣吗”
刘备点了点头,认同了如今官员的主要来源是豪门大族的说法,但是自己是从平民出身的,知道寒门中也是有人才的。
比如自己以及关羽、吕布、简雍、孙乾等人都是寒门出身。所以认同士子多出于世家,但是并不认同士子全都出于世家的说法。
不过如今虽然知道很难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