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现代都市 > 从牧野之战开始的千年世家 > 第559章 慕容暐王猛伐辽,辽东事狐死首丘

第559章 慕容暐王猛伐辽,辽东事狐死首丘(1/2)

目录

第559章 慕容暐王猛伐辽,辽东事狐死首丘

再说自从慕容垂不远万里,投奔秦国,燕国后续。

本来想要击杀慕容垂这一大敌的慕容评,得到追击的慕容强回报,言慕容垂一行人不知所踪。

但慕容强知道慕容评在担心什么,于是信誓旦旦说道:

“太傅,属下可以向长生天起誓,慕容垂绝对不会返回漠北,依属下之见,应当是逃奔他国,寻求活命去了。”

听到并没有返回漠北,慕容评的心放下大半。

可如何解决漠北的驻守问题呢

最终,慕容评改以慕容暐之弟慕容冲,接替慕容垂走后,留下的漠北公的位置。

延平三年十二月,同为权臣的阳骛病逝,唯一仍在世的辅政大臣慕容评,就以太傅的身份主政。

可燕王慕容暐根本不满足,当下只掌握数千禁卫军的局势,一心想要恢复燕国盛况。

便在仆射悦绾的上书下,采纳了“尽罢军封荫户,以释放人口以充实国家地方,防止人口隐匿。”奏书。

最终,依靠着兄弟漠北公慕容冲、多伦公慕容楷的支持,由悦绾的具体策划下。

各地掌握在私人手中的数万户军户被释放,一共有二十多万人重新掌握在慕容暐的手中。

再加上阳骛死后,汉人不再团结一致,出现了渝徒公封裕、昌黎公阳瑶、宾徒公耿占三家鼎立的局面。

而同时发挥出了汉人的传统艺能,争权夺利,三家又不得不依靠慕容暐来获得优势。

因此,许多权力都被慕容暐收回。

凭借这些基础人口,慕容暐成功将禁卫军扩充到了两万人,眼见王权再一次兴盛。

可悦绾此举,不仅是损害了汉人豪强的利益,同样损害了慕容评等慕容贵族的利益。

于是延平四年二月,在各方势力的支持下,慕容评派人暗杀了悦绾。

悦绾之死,代表着各方势力开始反攻以慕容暐为代表的王室势力。

三月,经过数年的分析、侦查,驻守临渝关,负责燕国战事的王猛,明晰了燕国国内政治斗争。

上表朝廷,请求出兵燕国。

四月,朝廷任命王猛为幽州刺史、平北将军,幽州镇守白铁为定北将军,两人一同率领步骑三万人,攻打燕国,誓要将辽东这块自古以来的汉地,收回夏土。

六月,王猛、白铁二人猛攻燕国南方门户徒河城。

驻守徒河的燕徒河公、镇南将军耿占,害怕自己手中的军力受损,以致于在今后的政治斗争中落败。

仅仅抵挡了三日,就带着本部一万兵马,顺着夏军留出的北部缺口,逃往宾徒城。

而驻守宾徒城的,是燕将领慕容筑。

成功摆脱了夏军骑兵追击,还剩下六七千的耿占,与慕容筑合兵一万五,共同守卫宾徒这座不大的小城。

六月二十一日,夏军攻打宾徒数日不下。

七月三日,慕容暐派来的由其兄乐安公慕容臧带领的两万援军,抵达宾徒侧翼棘城。

得知燕国援兵抵达,王猛与白铁商议后,决定留下白铁领两万人继续围攻宾徒,自己率领一万人,前去与慕容臧交战。

七月五日,双方在鹰嘴口附近大战。

由于此战白锴调拨给了他中央六营之一的莫刀营,使得慕容臧军大败,死者达一万余人。

接着双方又在鹰嘴口附近相持。

慕容臧顾忌夏军的莫刀营,不敢轻易前进。

七月二十日,慕容筑、耿占二人,因增援部队没有来到,以宾徒城投降了白铁。

七月二十三日,白铁携援军抵达鹰嘴口,双方再次大战。

此战中,夏将刘猛率军猛击,斩杀了燕军三千多人,俘获了慕容臧的将军杨璩。

好在封裕、阳瑶率领的援军很快抵达,弥补了慕容臧兵力不足的窘迫。

九月,辽东天气开始转寒,夏军开始撤退,王猛带着万人驻守宾徒,保持住夏国在辽东的据点。

而慕容臧也在棘城留下足够的守军而返回。

之所以夏军要猛攻宾徒与棘城,是因为过了棘城,龙城就在身后,急行军不过二三日而已。

十月,白锴以王猛为辽州刺史、安北将军、侍中,敕封乡侯,秩四品。

刘猛为幽州司马,秩五品。

白铁仍为幽州镇守如故,加食邑千户。

延平五年三月,白锴再次派王猛、将军张安领军七万,攻打燕国。

王猛攻打棘城,张安攻打昌黎。

慕容暐似乎知道这是最终决战一般,派太傅慕容评等人,领内外军十万余士卒抵御。

等到大军出击,慕容暐干坐在王宫之中,等待自己即将到来的命运,心中十分不安,便召来心腹臣子询问:

“夏国的士众怎么样现在大部队已经派出,能战胜王猛等人吗”

有人回道:

“夏国劳师远征,兵少而势颓,岂是我们的对手,且王猛才能平庸,也不能与我们太傅相匹敌,不值得大王忧虑。”

可黄门侍郎梁琛、中书侍郎乐嵩却进言说:

“不对,按照兵书上的道理,如果认为敌方能够打仗,应当用计谋来战胜他们。

如果寄希望于敌方不打仗,并不是万无一失的办法。

庆郑有这样的话:‘夏国士众虽少,善战的士兵是我们的两倍。”

以此可见,士众的多少,我们很难干预。

再说夏军进兵千里,一来就是要求来作战的,怎能寻求不战而胜呢!”

慕容暐不高兴,但理智告诉他,他们两个说的才是正确的。

这边王猛军队与慕容评等在棘城对峙。

慕容评认为王猛军队前后无援深入远方,速战速决对他们有利,建议以持久的战术来制服他们。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