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现代都市 > 从牧野之战开始的千年世家 > 第572章 青铜树血脉之亲,论亲疏淇阳盛会

第572章 青铜树血脉之亲,论亲疏淇阳盛会(1/2)

目录

第572章 青铜树血脉之亲,论亲疏淇阳盛会

“嗡嗡嗡”

会议大殿,此时天子、家主未至,诸子正在与旁边的族人相互交谈,毕竟这是自白氏称帝后,诸子第一次齐聚。

在这里,他们将不再以爵位、官职、军功作为排序,而是以年龄、威望作为次序。

大殿席位设置并不是朝会时的左右列席的方式,而是以中间一个圆台为中心,环形列席。

一如先秦时期的诸子辩论,以及东汉时期的盐铁会议。

毕竟主持过数不清会议的白氏,对于排座位这件事,简直熟的不要太熟。

在面朝南边的地方,只有一个高台,上面只有三个位子,一个比另一个矮一阶。

显然这将是白氏三位家主的座位,家主、世子、公孙,此为三家主。

如今这面,只有最矮的席位上,坐着白稳,不断与周围的叔伯兄弟们交谈。

与这面席位最近的,是几位行将就木的老人,他们是白氏中最年长的白氏子,其中大部分是与武帝白枢同时代的人。

其次是稍显年轻的老者,不过也都是超过六十岁的人了,白铭就在此列,且为他们中的首席,大部分是与景帝白锴同时代的人。

再之后,就是与天子白潜、太子白然、白王白稳同时代的诸子。

如此汇聚一堂,满满当当,多达上百人,百分之九十,都是拥有神印的白氏子。

只有少数是因为神印消失,但职位确实很重要的王公,被白潜也许列席。

另外,除了坐在座位上交谈的一些人,还有相当部分的白氏子,围绕在大殿中心的高台周围,瞻仰着中间的圣物。

他们是“始祖白罴佩剑”“白大夫之印”“周王分封白氏子爵印”“玉制王印”“大汉白公国印”“汉白王印”。

最中间的,是由青铜铸造的一座青铜槐树,高一米,枝丫上有百余只各种青铜鸟站立,形态各异,品种不一。

此乃光信公白卿在世时,命人铸造的,意寓“诸子同根”,故名曰“百鸟同槐”。

“这就是先祖光信公所铸百鸟同槐吧,美极,妙极。”

“以往只在典籍中看过,当初在学堂中听其描述,就心甚往之,今日家主将其搬出展览,虽死无憾。”

“你们看,这些鸟儿神态不一,形状各异,活灵活现,再看这只,展翅欲飞,与我等何其相像。”

“是极,先祖对我等的期望,万不敢辜负,白氏万年。”

“白氏万年。”

在一群十八九岁的年轻白氏子的带领下,围绕着青铜树的白氏子,受到其鼓舞,高喊着此欲。

就连一直沉稳的白河,如今都满脸绯红,拿着一支笔,不顾形象,趴在地上,在画卷中,不断勾勒着青铜树的神态。

没多久,一副栩栩如生的水墨画就呈现在大家眼前。

众人凑上来,将其与眼前的青铜树实物不断对比,纷纷发出惊叹。

“十六叔,画之如实物,跃然纸上,当浮一大白。”

白河呵呵笑着,将手中画册,传递诸子。

稳坐席位的白铭见此,不由得扶须盈笑,惹得一旁的另一位老者道:

“五哥教子有方,小弟佩服,可有秘诀”

听到此语的白铭转头便传授着自己的教育理念,惹得周围的老者都不住侧耳,连连点头。

就在场中诸子玩闹,气氛热烈之时,大殿偏僻之处,几位没有神印的白姓子王公,格格不入。

坐立在原地,闭目养神。

但也有一些白姓子,凑上前去,诸子也并没有疏远,反而多加照顾。

同在此列的白潮眼睛一转,微笑着走上前去,想要与他们交谈。

刚开始还有说有笑,没多一会儿,这些人便对白潮嗤之以鼻,或转头不理,或闭目养神。

只因为其言语间的诸多对家族的不满,让他们听不下去。

一脸阴沉的白潮自讨没趣,只得返回座位,独自生着闷气。

“啪啪啪!”

一阵拍掌的声音从殿门口传来。

诸子转头看去,正是太子白然陪着天子白潜抵达,抚掌的,正是白潜。

“臣弟(侄儿、我等)见过陛下(皇兄、家主)。”

称呼不一的礼见之声,此起彼伏。

身着便衣的白潜二人走到席位前,平常少有微笑的白潜,此时却亲切的笑看着在场的诸子:

“今日既是家族会议,便没有君臣之分,而是亲疏之别。”

众人重新施礼道:“我等见过家主。”

依旧保持着笑容的白潜双手按压:

“诸位叔伯子侄免礼,都落座吧。”

说完带头坐下,其余还在各处的白氏子,纷纷返回自己的席位上坐下。

“十六叔公、二十三叔公,二十四叔公,你们身体还好吧,我平日政事繁忙,少有看望,请勿责怪。”

落座后的白潜首先问候不远处的三位老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