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现代都市 > 从牧野之战开始的千年世家 > 第727章 高丽内情征伐现,唐军东克辽东城

第727章 高丽内情征伐现,唐军东克辽东城(1/2)

目录

第727章 高丽内情征伐现,唐军东克辽东城

贞观十八年十一月

出使高句丽的使者白过返回长安,带回了高句丽拒绝投降大唐。

高句丽认为当初隋炀帝的百万大军都奈何不了高句丽,小小一个大唐,不过继承了隋朝遗产的国家,怎敢对大高句丽指手画脚。

并威胁李世民,若唐军真敢出兵,高句丽一定会让大唐明白,什么是辽东坟场,什么是今后大唐东北边疆不得安宁。

闻言李世民大怒,斥责卓尔之邦,也敢言天朝之事,并发誓定要给高句丽一个教训。

而且从白过口中,李世民得到了一些当今高句丽高层的辛秘。

据高句丽国师高平所说,明面上高句丽任由大王高藏理政,实则国家大权都在权臣大莫离支(摄政王)渊盖苏文手中。

李世民敏锐的嗅到了其中的机会,当即决定出兵。

随即下诏以高句丽大王大莫离支渊盖苏文弑君残民、侵暴邻国新罗为由,派兵征讨,维护正义。

十一月二十日

李世民任命刑部尚书张亮为平壤道行军大总管,率水军自莱州渡海攻平壤。

任命李勣为辽东道行军大总管,统率十六个总管,领步、骑军六万以及兰、河二州的外族降军进攻辽东。

任命礼部尚书白宸为幽州道督粮大总管,总管一应远征军的粮草后勤,保证大军的粮道。

贞观十九年二月,大唐皇帝、天可汗李世民决定亲征高句丽,前往幽州督战。

命令太子李承乾监国。

同月,李勣率所部抵达幽州,与各路唐军会合。

在与麾下各路总管相商,李勣决定采取明修栈道,暗度陈仓之计。

命令大军大张旗鼓从柳城进军,声势赫赫,表面上作出要通过怀远镇的假象。

实则遣精锐骑军北上直趋甬道,出其不意,进攻高句丽。

四月,皇帝抵达幽州行宫,李勣从通定渡过辽水,抵达玄菟,高句丽军看着唐军神兵天降,大为惊骇,各城都闭门自守,不敢出城迎击。

四月六日,辽东道副大总管、江夏王李道宗,辽东道副大总管、蓟州都督白集,营州都督张俭率部相继到达玄菟。

三人兵分三路,李勣、李道宗率主力先行攻打盖牟城,白集北上攻打新城,张俭攻打南边的建安城。

四月十三日,张俭大败高句丽偏军,包围建安。

四月二十六,盖牟城陷落,唐军俘获百姓两万多口、粮食十多万石。

新城、建安守军得知盖牟陷落,不战而降。

五月三日,唐军合军抵进至辽东城下,得到情报高句丽后方有援军四万即将抵达辽东。

军议时李道宗提议自己率四千骑兵绕过辽东城,前往击破即将到来的援军。

众将都不认可,包括副大总管白集,白集认为陛下有令,大军应该稳扎稳打,不应该兵行险招。

但李勣却认为行军打仗,特别是出征的主将,不可尽信皇帝之命,因为战场上形势瞬息万变。

而皇帝远在后方无法准确的预料到前方的情况,所以有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的话。

再者唐军毕竟是以少量军队攻坚城池,若等到援军入城,唐军想要攻破辽东坚城,恐怕已经是痴心妄想,不知道要损失多少将士。

还不如与敌军野战,凭借唐军的精锐,可以最大限度的减少伤亡。

听了李勣的话,头发白的白集妥协了,叹息道:

“老了老了,这天下终究是你们年轻人的天下,我们的时代结束了。”

随后唐军便按照李勣的安排,由李道宗率领骑兵四千绕城冲击敌援兵,李勣领一万人在东侧接应,白集掌大军威胁辽东城,并随时调度。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