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5章 望您明察!(2/2)
两人正说着,忽闻前方一阵骚乱。不多时,一名士兵跑来禀报道:“主公,前方道路被一伙山贼拦住,索要过路费!”
孙权眉头一皱,怒道:“小小山贼,竟敢阻拦我江东大军!传令下去,命贺齐率领三千将士,将这些山贼剿灭!”
贺齐得令后,迅速率领三千将士前往。那伙山贼见江东大军派来军队,非但没有畏惧,反而摆开阵势,准备迎战。
贺齐仔细观察山贼的阵容,发现这些山贼训练有素,不像是普通的山贼。他心中警惕,下令道:“全军戒备,不可轻敌!”
双方展开激战,山贼们虽然勇猛,但终究不是江东正规军的对手。经过一番厮杀,山贼渐渐落入下风。就在此时,山贼阵中突然冲出一员猛将,手持一柄大斧,大声喝道:“江东鼠辈,休得猖狂!”
贺齐见状,拍马上前,与那员猛将战在一处。两人你来我往,大战数十回合,难分胜负。贺齐心中暗自惊讶,这员猛将的武艺竟然如此高强。
就在贺齐与那员猛将激战之时,孙权和鲁肃也率大军赶到。孙权看到那员猛将如此勇猛,心中起了爱才之心,他大声喊道:“壮士,若肯归降,我孙权定当重用!”
那员猛将闻言,微微一怔,手中的招式也缓了一缓。贺齐抓住机会,一枪刺向那员猛将。那员猛将侧身避开,但也受了轻伤。
那员猛将深知自己难以抵挡江东大军,于是说道:“我可以归降,但你要答应我,放过这些兄弟们!”
孙权笑道:“壮士放心,只要你们归降,我定不会为难你们。不仅如此,还会给你们安排生路,让你们有个安身之所。”
那员猛将这才放下心来,率领山贼们归降。孙权询问那员猛将的姓名,那员猛将自称潘璋。孙权见潘璋武艺高强,便将其留在身边,封为偏将军。
自潘璋归降孙权后,他便暗下决心,要凭借自身武艺与忠诚,在江东闯出一番天地。每日天还未亮,军营中便响起潘璋练武的呼喝声,他手持长刀,刀光霍霍,一招一式都蕴含着十足的劲力,引得不少士兵驻足观看,心中暗自佩服。
一日,孙权召集众将议事,神色凝重地说道:“曹操势力日益壮大,近日他命部将陈就率领大军,意图进犯我江东边境,抢夺粮草物资。此番来势汹汹,我江东子弟必须严阵以待,守护家园!” 众将纷纷抱拳,高呼愿为江东效力,潘璋更是眼神坚毅,紧握长刀,心中充满斗志。
孙权扫视一圈,目光落在潘璋身上,说道:“潘璋,听闻你武艺高强,作战勇猛,此次便命你为先锋,率领三千精兵,前去迎击陈就,务必挫其锐气!” 潘璋心中大喜,这是主公对他的信任,也是他证明自己的绝佳机会,他立刻单膝跪地,大声说道:“末将定不负主公所托,不击败陈就,誓不还营!”
潘璋回到军营后,立刻着手准备。他仔细挑选了三千身强力壮、作战经验丰富的士兵,对他们进行战前动员:“兄弟们,曹操妄图侵犯我们的家园,抢夺我们的粮草,让我们的家人挨饿受冻!我们能答应吗?”“不能!” 士兵们齐声怒吼,声音震耳欲聋。“好!此番我们作为先锋,定要杀得敌军片甲不留,让他们知道我们江东子弟的厉害!” 潘璋激昂的话语,让士兵们热血沸腾,士气高涨。
随后,潘璋带着三千精兵,日夜兼程,奔赴前线。一路上,他不断观察地形,心中谋划着作战策略。当他们到达边境一处山谷时,探马来报,陈就的大军即将到来。潘璋登高远望,见这山谷两侧山势陡峭,心中顿时有了主意。他下令士兵们埋伏在山谷两侧,砍伐树木,设置障碍,准备打陈就一个措手不及。
不多时,陈就率领大军浩浩荡荡而来。潘璋在高处看到敌军进入埋伏圈,大喝一声:“放箭!” 顿时,箭如雨下,敌军阵脚大乱。陈就没想到会遭遇埋伏,急忙指挥士兵反击。潘璋见敌军开始混乱,手持长刀,带领士兵们从两侧杀出,喊杀声震天。
潘璋一马当先,冲入敌阵,长刀挥舞,所到之处,敌军纷纷倒地。他盯上了敌军主将陈就,奋力向其杀去。陈就也不甘示弱,挺枪迎战。两人大战数十回合,难分胜负。潘璋越战越勇,他想起主公的信任,想起江东百姓的安危,心中的斗志愈发强烈。
就在此时,潘璋瞅准一个破绽,一刀砍向陈就。陈就急忙举枪格挡,但潘璋力量太大,陈就手中的枪被砍断,潘璋顺势一刀,将陈就斩于马下。敌军见主将被杀,顿时军心大乱,四处逃窜。潘璋乘胜追击,杀得敌军丢盔弃甲,大败而逃。
这场战斗大获全胜,潘璋率领士兵们缴获了大量的粮草和兵器。消息传回江东,孙权大喜,亲自出城迎接潘璋等人。孙权拉着潘璋的手,满脸笑容地说道:“潘将军果然勇猛无敌,此役为江东立下大功,真乃我江东栋梁!” 潘璋再次单膝跪地,说道:“这都是主公的英明领导,将士们的浴血奋战,末将不敢居功。”
孙权为潘璋论功行赏,将他升为中郎将,还赏赐了许多金银财宝。潘璋感激涕零,心中暗暗发誓,定要更加忠心为主公效力。
然而,潘璋的崛起并非一帆风顺。在江东内部,一些老将对他这个降将的快速升迁颇为不满。其中,老将程普对潘璋尤为不服,他在一次宴会上,当着众人的面说道:“潘璋不过是个降将,立了一次战功就如此风光,我们这些跟随主公多年的老将,难道还比不上他?” 潘璋听闻后,心中虽有不满,但他深知自己不能与老将起冲突,于是恭敬地说道:“程老将军,您为江东出生入死多年,功绩卓着,潘璋一直对您敬佩有加。潘璋能有今日,全靠主公的信任和各位将军的支持,潘璋愿向您多多学习。” 程普见潘璋态度恭敬,也不好再说什么,但心中的隔阂并未消除。
不久后,江东又面临新的危机。山越部落多次侵扰边境,烧杀抢掠,百姓苦不堪言。孙权再次召集众将,商议对策。孙权说道:“山越部落屡次犯我边境,此次必须彻底解决这个隐患!诸位将军,谁愿领军前去平乱?” 程普率先站出,说道:“主公,末将愿往!末将定能将山越部落打得落花流水!” 孙权点了点头,正欲应允,潘璋也站了出来,说道:“主公,山越部落熟悉地形,作战灵活,若要彻底平乱,还需智取。末将此前在山中与山贼作战,对山地作战略有心得,恳请主公让末将一同前往,协助程老将军!” 孙权沉思片刻,说道:“也好,程普为主将,潘璋为副将,二人务必通力合作,平定山越之乱!”
程普和潘璋率领大军出发后,一路上,程普对潘璋态度冷淡,很少与他交流。潘璋并不在意,他认真观察地形,收集山越部落的情报。经过一番侦查,潘璋发现山越部落凭借熟悉的山地地形,常常采用游击战术,让官军防不胜防。潘璋向程普建议道:“程老将军,山越部落善于游击,我们若盲目追击,恐中埋伏。不如我们分兵设伏,引他们前来,再一举歼灭。” 程普却不屑地说道:“哼,我征战多年,还用不着你来教我如何打仗!我自有主张!”
程普不听潘璋的建议,下令大军直接进攻山越部落的山寨。山越部落见官军来袭,果然不出所料地采用游击战术,将程普的大军引入山中。一时间,伏兵四起,程普的军队陷入混乱。就在这危急时刻,潘璋率领事先埋伏好的士兵杀出,与山越部落展开激战。潘璋奋勇杀敌,他的勇猛让山越部落的士兵心生畏惧。在潘璋的支援下,程普的军队逐渐稳住阵脚。
经过一番苦战,山越部落被击退,但此次战斗也让程普的军队损失惨重。程普心中懊恼不已,他看着潘璋,羞愧地说道:“潘将军,此次是我轻敌了,多亏有你,否则后果不堪设想。我之前对你多有偏见,还请你不要放在心上。” 潘璋连忙说道:“程老将军言重了,我们都是为主公效力,本就该相互配合。此次战斗虽然损失不小,但也让我们摸清了山越部落的虚实,接下来我们好好谋划,定能彻底平定山越之乱!”
此后,程普和潘璋摒弃前嫌,密切合作。他们根据山越部落的特点,制定了详细的作战计划。先是派出小股部队引诱山越部落,然后在他们的必经之路设下重重埋伏。当山越部落再次中计前来时,等待他们的是江东大军的围追堵截。潘璋在战斗中身先士卒,他的勇猛激励着士兵们奋勇杀敌。经过多日的激战,山越部落终于被彻底平定,边境恢复了安宁。
捷报传回江东,孙权龙颜大悦。他对程普和潘璋的合作大为赞赏,不仅对他们进行了丰厚的赏赐,还让潘璋参与更多的军事决策。从此,潘璋在江东的地位更加稳固,他也不负众望,多次在战斗中为江东立下赫赫战功,成为孙权麾下的一员得力大将,深受主公和将士们的敬重。
随着时间的推移,天下局势愈发动荡。曹操与袁绍在北方展开官渡之战,双方打得如火如荼。孙权深知,这是江东发展的大好时机。他决定趁机扩充势力,于是将目光投向了荆州。荆州物产丰富,战略位置重要,若能将其收入囊中,江东的实力将大大增强。
孙权召集众将,商议进攻荆州之事。他说道:“荆州刘表年事已高,内部矛盾重重,正是我们进取的好时机。此次出兵荆州,关系到江东的未来,诸位务必全力以赴!” 潘璋主动请缨:“主公,末将愿为先锋,定当为大军打开一条道路!” 孙权点头应允,任命周瑜为大都督,统领大军,潘璋为先锋,浩浩荡荡向荆州进发。
潘璋率领先锋部队一路势如破竹,很快便到达了荆州边境的一座城池。这座城池由刘表的部将黄祖镇守,黄祖也是一员猛将,他早已做好了防御准备。潘璋观察城池的防御工事,发现城池易守难攻,正面强攻必然损失惨重。于是,他决定采用奇袭的战术。
潘璋挑选了五百名精锐士兵,让他们在深夜悄悄接近城池。他们身着黑衣,携带攀爬工具,趁着夜色的掩护,摸到了城墙下。潘璋带头攀爬城墙,士兵们紧随其后。守城的士兵们大多昏昏欲睡,没有察觉到异常。当潘璋等人登上城墙时,才被守城士兵发现。潘璋大喝一声,带领士兵们迅速解决了城墙上的守军,打开城门,放主力部队进城。
黄祖得知城池被攻破,大惊失色,连忙组织军队抵抗。潘璋与黄祖在城中展开激战,两人你来我往,打得难解难分。就在战斗胶着之时,周瑜率领的大军赶到,对黄祖的军队形成了合围之势。黄祖见大势已去,想要突围逃跑,潘璋怎会让他轻易逃脱,他紧追不舍。最终,在一条小巷中,潘璋追上了黄祖,一刀将其斩杀。
荆州的其他城池得知黄祖被杀,军心大乱。潘璋率领大军乘胜追击,很快便占领了荆州的大片领土。孙权对潘璋的表现赞不绝口,将他升为平北将军,让他镇守荆州要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