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华夏梦(2/2)
所幸王诚记忆力超群。理解力也相当不错。加上空闲时间非常多。所以还是记住了不少晦涩难懂的金融术语。
他之所以愿意大把时间用來学习金融。目的只要是赚钱。赚大钱。赚很多很多的钱。
在招商办里。吴媚看到王诚在苦学金融。着实想不到他这个杠杠的官二代为什么还要学习。于是。她提出了一个彪悍的问題。
“王诚。你说现在上大学有用吗。你看你。还不是高中毕业。结果照样进入招商办。而不少人。哪怕是北大毕业生。也进不了招商办。”
对于吴媚的这个问題。王诚想了一会。就给出一个答案:“读书不是沒有用。的确。我只是一个高中生。仗着父亲的荫庇进入了招商办。而那些沒有背景和关系的北大学生也进不了招商办。但你要知道。他们输在拼爹上。并不是输在知识上。如果给他们一个机会。他们肯定会做得比我更出色。更好。但现实的社会机制让他输掉了很多机会。这不是读书的错。而是社会的错。”
吴媚想了想。觉得也是。现实生活的残酷让不少北大学生在沒有任何关系背景的情况下要想在北京闯荡出一套属于自己的房子都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而家中有钱有权的神马二代。房子工作神马的自然不在话下。
同样一个问題。当王诚转述给曹若寒时。曹若寒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时代在不断前进。如果说一个社会流行读书无用论。那只能说是社会的错。的确在改革开放初期。不少不会写自己名字的人靠着敢打敢拼的精神赚到了不少钱。但到了现在就不行了。首先。他们的知识永远无法适应现在这个信息爆炸的年代。不会主动做出调整。他们的知识储备限制了他们的发展。其次。你要明白一个道理。肚里沒货即使机会摆在你面前。你永远也不可能把握机会。永远只能在社会财富底层仰望那些拥有巨额资产的人。肚里有货。哪怕现在一时运背只要掌握了属于你的机会。就会迎來翻身的时刻。知识是穷人翻身的唯一资本。也是最重要的资本。我们不能用社会的错让穷人失去改变自己命运的唯一资本。如果他们生在美国、日本或其它发达国家。读书有用沒用差别非常明显。只有读过书的人才能找到好工作。沒有读过书的人就只能站在社会底层。华夏国的社会是畸形的社会。一个不重视知识的社会要想成为发达国家注定永远只是一场梦。我们的国家领导人不断的重复华夏梦华夏梦。不改变社会现状注定永远都是一场华夏梦。我们子孙的下一代下下一代永远都只会喊华夏梦。”
接着。曹若寒伸出双手。在王诚面前做了一个长方形的框架。
她道:“简单的说。一个人的知识储备不足。看到的就只能是眼前这一片小框框。一个人的知识储备很大。看到的视野就越宽。掌握到的信息就越多。只要机会合适。未來就能闯荡出属于自己的世界。这样你懂了沒。”
王诚很用力的点了点头。的确。社会的残酷让不少人只会羡慕那些神马官二代富二代。却忘记了属于自己的拼搏。沒有背景沒有关系不是自己的错。不努力拼搏只靠做梦就想改变未來。那绝对是自己的错。
赞同了曹若寒观点的王诚自然而然很认真肯下苦功夫去学金融。
曹若寒考了王诚十多个金融名词。发现他的错误率只在5%。这样的记忆力出乎她的意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