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频言情 > 大秦:开局得到瑶池蟠桃 > 第160章 对象

第160章 对象(1/2)

目录

13

赵晨心驰神往的对象,其实是那遥远之地盛产的良种马——据他所知,在后世无数名驹之中,不少是由这类品种通过杂交孕育而来的。

等丝路畅通之后,改良马类问题自然迎刃而解。

大宛不愿意出让顶级马种?哈哈哈,这难道是因为秦刀还无法斩破铁甲吗?

另一边,将军韩信身上的重甲已被助手王平与李昊扒除干净,只剩下一套单薄的白衣。

面对突如其来的冷风,他在墙角瑟瑟发抖。"这原本应是我的战利品啊!”看着自己精心准备的重甲与佩刀轻易落入父亲手中,韩信满脸懊恼,仿佛遭受了难以言表的背叛。

赵晨瞥了一眼那位正在挥舞新铸环首刀的父亲李昊,不禁哑然失笑。

这环首刀乃是赵晨仿造记忆里的古代造型打造而成。

随着时间推移,它将逐渐取代部队中的青铜剑。

铜矿资源稀缺一直困扰着秦朝,将退役兵器回炉熔炼改铸货币,成为一项重要措施——此举既解决了民间货币短缺的问题,同时也让铜制长剑逐步退出历史舞台。

若非帝国尊严所在,赵晨差点想直接熔化咸阳宫前巨大的十二金人,以其金属铸造更多通行的钱币!

一旦货币充足,就可以迅速向全亚洲推广新的经济体系。

再说另一边,当两位长官的热情散去之后,他们把重甲和环首刀归还给了韩信,并且重新整理衣冠,恢复了往日庄严肃穆的形象。

瞧见如此变化,赵晨准备领着几人前去参观工业园区的最新成果——水泥。

确切地说,这是一项基于简单原理研制的早期矿渣水泥配方。

使用天然碳酸钙岩石在高温下煅烧生成生石灰后研磨成粉,加入石膏与粘土混合搅拌粉碎,再与铁矿废料混合煅烧,就制成粗略版的建筑材料了。

尽管质量相比后来工业化产品差距甚大,但至少满足当前需求。

开疆拓土之时,尤其针对蛮荒地区建立据点显得尤为重要,而使用这种便捷建材能大幅提高施工效率。

比如利用预制板搭配砖瓦建造堡垒等。

相较于单纯依赖征夫人力堆砌夯土城垣,无疑是一次技术革命。

否则耗费太多人力筑城的话,恐怕敌对势力会抢先到达关中地区。

在另一个场景中,一群犯人流露出紧张神色,被披挂铠甲的卫士层层包围。

一位敦实壮汉快步走出并向赵晨拱手行礼:“石窑总管许岩参见大人!”

赵晨随口吩咐:“成品在哪?不如先带冯丞等人直抵现场,以免扰乱工人正常作业。”

徐岩指了指方向:“请君随臣前往查看。”

来到一间棚屋内,众人发现内部摆放了许多布袋,里面装着灰扑扑的材料。

徐岩打开其中一袋展示给众人,并邀请廷尉周海进一步审视。

周海蹲下身体端详了一阵问:“这就是陛下所说的那种新材料?老夫感觉更像寻常糊墙之物,何必如此细致?”

听罢此言,赵晨心中暗自一笑:这便是古人对外来工艺本能的怀疑情绪。

但无需过多辩解,当下由技术人员演示实际用

“这简直太快了……”张辰低声自语。

旁边的王立群等人也纷纷表示认同,轻轻点头。"这就是大秦的效率!”赵明走上前,注视着迅速拔地而起的建筑群,仿佛能看到整个大秦在他的努力下发生了改变。

阳光洒在背对光线而立的赵明身上,光影交织使他犹如降临凡间的神灵。

与始皇帝酷似的面容让王立群等人一时屏息,不自觉地深深行礼到地。

……

南方郡。

绵延不断的原始森林中,一支由数十辆马车、上千人组成的队伍沿着上一年加宽的驰道行进。

身着绿袍、脸色苍白的李晓正坐在马车上,挥手赶开一只指甲盖大小的蚊虫。

岭南湿热的气候加上路途颠簸,使被指派为甜官的李晓身心俱疲。

甜官,是赵明新设的职位,秩千石,专门管理全国的甘蔗种植、榨糖以及糖业专卖事务。

这个名称依旧令李晓困惑,但这已无足轻重。

重要的是,前面马车旗杆上挂着的一长串当地人的头颅,还有路边密林中偶尔传来不明动物叫声,让他感到一阵毛骨悚然。

回忆起初时赵明描述那片土地美女的魅力,李晓此刻心中满是懊悔。

若是留在咸阳城中享受生活,为何要来到这种荒僻之所冒险呢?想起当时被陛下三言两语激得热血沸腾的样子,真想立刻给自己一耳光!

身边几名家族成员,心情同样复杂。

若非担心回去后会受处罚,恐怕早已掉头返程。

建立功勋又如何,哪比得上搂着佳人在内室中的惬意?

……

和同行的宗族子弟懒散态度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带着一百名士兵骑马前行的刘强。

刘强满脸是对南方之地的憧憬。

如今不过拥有“军爵”的小小军官,但赵明离别时表示:若能招募百名当地人战士,则任命其为小队长;募至千人则成大队指挥官;万人以上,则立即晋升为高级将官,并封赏更高爵位!

呵,伯兄等着吧,再见时便要向你的下属施礼啦!刘强大笑着抽出弓弩,一声弦响,路边树梢上隐匿的一名敌人即刻应声坠下。

随后是一阵乱纷纷的喊叫,无数穿着树皮衣物的当地战士从草丛中现身。"集合!保护宗室公子!”他大吼一声,抛开弩弓交给车夫操作,带兵马疾奔而出。

蹄声响动如同战鼓急促。

瞬间,刘强已到一位敌手面前,探身挥戟直刺而去。

砰!

武器撞击弹开,下一秒,刘强制住马力借力反撩,枪刃上的弯钩干净利落切断对方半截脖子。

那人仰面跌倒,血泉狂喷,四肢在失血过多的剧痛中抽搐。

考虑到沿途需穿过众多地方部落领地,护送队中的秦兵皆精锐之士,其中有十几人曾参与过关键战役的宿将。

当命令下达集结的时候,持盾拿戈步卒马上环围车队列阵防御,全体缩于盾墙之后。

盾牌缝隙里长矛尖端隐隐向外威胁着,内部弩箭准备完毕随时待射。

自高处望去,全阵恰如一头怒视猎物的巨兽等待机会扑杀。

同一时刻,那些逼近的地方武装进入自己的射程范围内。

经验丰富的弓箭手一边奔跑一边放矢。

咚!咚!咚!

多数箭矢都被坚固的盾牌挡住,仅少数技艺精湛者能从缝隙中找到路径射击过来。

幸运地是,骨质箭簇碰到秦军身上的札甲后随即弹开,并未留下任何痕迹。

紧接着秦军发起进攻。

强弩发射出一根根强劲有力铁箭,在盾牌之间闪电飞窜。

噗!噗!噗!

大量身穿皮甲手握石器棍棒的对手被打倒一片。

冲到近前的地方武装也一一倒于盾后的长矛猛击之下。

虽然勇气可嘉,却改变不了这些地方武者在战斗技能装备方面和秦军巨大差异的事实。

14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