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7章 母系氏族社会(2/2)
餐毕,收拾好了,大家各自上了车,导游一声令下,车队奔向了下一个景点,半坡村遗址。
半坡村遗址位于陕西省西安市东六公里处灞桥区红旗街道半坡路。陕西省西安市东六公里处的半坡村,是一处承载着丰富历史信息的重要考古发现地,为研究特定历史时期的社会、文化、经济等方面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
半坡遗址是一个典型的母系氏族公社村落遗址,属于仰韶文化。这类遗存仅在黄河流域的关中地区就发现了400多处,因此,黄河流域素有中国古代文化发源地之美称。
从地理位置上看,半坡村遗址所处之处具有独特的自然环境优势。它临近浐河,水源充足,为古代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必要条件。周边地势平坦开阔,土壤肥沃,有利于农业生产,这也在很大程度上解释了为何此地会成为人类聚居的区域。
该遗址1953年春发现,遗址面积平方米。从1954年9月到1957年夏季,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组织近200名考古工作者,前后发掘5次,延续近4年时间,揭露遗址面积达平方米,获得 了大量珍贵的科学资料。1971年又进行了第六次发掘。
总括六次发掘,可以看到,整个遗址略呈南北较长、东西较窄的不规则的椭圆形,总面积5万平方米(发掘面积1万平方米左右),房屋和窖穴、饲养家畜的圈栏集中分布在村落的中心,约占3万平方米。围绕居住区,还有一条深宽各约5-6米的围沟。遗址北部是氏族公共墓地,东部则是制陶窑场。居住区和墓地、窑场明显分开。
该遗址面积较大,经过考古人员的勘探与发掘,出土了大量的文物。其中,陶器是最为丰富的遗物之一。
这些陶器种类繁多,有生活用的陶罐、陶碗、陶盆等,其制作工艺精湛,纹饰多样。有的陶器表面刻画着精美的几何图案,如菱形纹、方格纹等,这些纹饰不仅具有装饰性,还可能蕴含着特定的文化寓意;还有的陶器上带有动物形象的装饰,栩栩如生,反映出当时人们对自然界的观察和崇拜。
除了陶器,石器的发现也备受关注。石斧、石刀、石铲等石器的出土,表明当时的人们已经熟练掌握了石器制作技术,并将其广泛应用于生产生活中。
石斧可用于砍伐树木、开垦土地;石刀则在收割农作物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石铲用于翻土耕种,是农业生产的重要工具。这些石器的存在,有力地证明了本坡村遗址所处时代农业已经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