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章 当个好人(2/2)
吴太傅微微颔首,表示满意,但他并未急于对赵知信的表现加以夸赞,反而话锋一转,问道:“知信啊,为师且不与你探讨这书上文字书写之精妙,单单只问你,对于这书中所出现的每一个字,你可都认得?”
赵知信毫不犹豫地点头应道:“回老师,知信皆识得。这些日子以来,学生每日勤加学习,早已将它们熟记于心!不仅如此,学生还会书写呢,只不过技艺尚欠火候,写出来的字可能稍显拙劣罢了。”说罢,他脸上露出些许羞涩之意。
只见他步履匆匆地走到旁边那张朴素却雅致的桌子旁,动作娴熟地拿起一支毛笔,轻轻地将笔尖浸入那散发着淡淡墨香的砚台中,待笔头充分沾染墨汁后,便开始规规矩矩的书写起来。
站在一旁的吴太傅原本想要走上前去瞧个究竟,但还未等他下地迈出脚步,正在专心致志写字的赵知信便头也不抬地开口说道:“老师切莫心急,待我写完之后稍作晾干便即刻呈于您面前。”听闻此言,吴太傅微微颔首,表示应允,随后便不再言语,只是静静地坐在炕边上,目光始终落在赵知信身上,耐心等待着他完成这些字。
时间一分一秒地流逝,四周一片静谧,唯有赵知信手中毛笔与纸张摩挲发出的轻微声响。不多时,赵知信终于搁下毛笔,小心翼翼地拿起刚刚写成的千字文,朝着吴太傅所在之处缓缓走来。
吴太傅定睛一看,这篇千字文中的每一个字皆带有几分从书本上学来的抄书者的笔法韵味,然而仔细端详之下不难发现,其笔画之间仍显生疏稚嫩,显然赵知信练字时日不长,尚未能完全掌握其中精髓。尽管如此,整篇文章的字迹也算工整秀丽,足见赵知信在书法一道上下过一番功夫。
只见吴太傅满脸笑容地说道:“哈哈,孺子可教也,孺子可教也!这孩子当真是乖巧伶俐、聪慧过人呐!”边说着,边伸出手轻轻地抚摸着赵知信的小脑袋瓜儿,眼中满是慈爱与赞赏之意。紧接着,吴太傅又开口问道:“想必你也曾听闻过《百家姓》吧?其实呀,这里面还有一段有趣的故事呢。曾经有那么一个朝代的君王,心中十分好奇自己所统治的这片广袤疆土之上究竟存在着多少不同的姓氏。于是乎,这位君王便指派了他手下一位学富五车、才高八斗且极具名望的大臣去完成这项艰巨而又意义非凡的任务——让其走遍大江南北,详细地记录下每一个姓氏以及该姓氏之人的分布地域和大致人数等重要信息。待那位大臣历经千辛万苦归来后,便依据这些收集到的数据资料,先是按照各个姓氏地位的高低进行先后排位,而后再根据每个姓氏人口数量的多寡来依次展开四字一组的有序排列;至于那些复姓嘛,则是以两个字作为一组进行排序整理。就这样,一部深受孩子们喜爱并且竞相诵读熟记的《百家姓》应运而生啦!”赵知信听完这番讲述后,眨巴着一双灵动的大眼睛,若有所思地点点头应道:“哦~原来是这样啊!那依我猜测,当时的那位君王必定是姓赵喽?”“哈哈哈……”听到赵知信这般机敏聪颖的回答,吴太傅不禁开怀大笑起来,连连称赞道:“不错不错,正是如此!小家伙果然思维敏捷、悟性极高啊!”说完,吴太傅更是满心欢喜地再次伸手轻轻抚弄起赵知信那柔软乌黑的发丝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