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君心知意(2/2)
曹植应允了这些条件,他开始在朝堂上逐步推行改革。他削减了一些不必要的开支,将资金用于改善民生。鼓励百姓开垦荒地,对于开垦较多者给予奖励。同时,他加强了对官员的监督,严惩贪污腐败之徒,使得曹魏的官场风气为之一新。
然而,司马懿很快察觉到了曹植的变化。他对曹植与太平道的合作产生了怀疑,于是又开始暗中调查。他发现了一些太平道的人在曹魏境内的活动踪迹,心中更加笃定了自己的猜测。
司马懿决定再次对曹植发起挑战。他在朝堂上公开弹劾曹植,称其与太平道勾结,意图谋反,危害曹魏江山。“殿下,您与太平道暗中往来,这是置曹魏于何地?您难道忘了先王的遗志吗?” 司马懿言辞犀利,目光咄咄逼人。
曹植站起身来,坦然面对司马懿的弹劾:“司马大人,我与太平道的合作,并非谋反,而是为了曹魏的百姓。如今曹魏百姓生活困苦,赋税繁重,而太平道有治理百姓的经验与理念,我借鉴一二,何错之有?”
朝中大臣们议论纷纷,一部分大臣支持曹植的改革,认为只要能让曹魏强大、百姓富足,与太平道合作也未尝不可;而另一部分大臣则站在司马懿一边,担心太平道会借此控制曹魏。
就在双方僵持不下时,东吴孙权得知了曹魏内部的纷争。他认为这是一个削弱曹魏的好机会,于是出兵攻打曹魏的边境。曹魏顿时陷入了内忧外患的困境。
曹植面临着巨大的压力,他既要应对司马懿的弹劾,又要组织兵力抵御东吴的进攻。甄宓在一旁安慰他:“殿下,莫要慌乱。太平道定会出手相助,我们先集中精力抵御东吴。”
太平道这边,张一凡与诸葛亮决定履行与曹植的约定。他们派遣赵云率领一支精锐部队前往曹魏边境,协助曹植抵御东吴。赵云的军队作战勇猛,战术灵活,很快击退了东吴的进攻,稳住了曹魏的边境局势。
这场危机让曹植在曹魏的地位得到了进一步的巩固。许多原本摇摆不定的大臣看到了曹植的能力与太平道的诚意,开始支持他的统治。而司马懿则因弹劾失败,在朝中的威望有所下降。
但曹植知道,他与司马懿的斗争还远远没有结束。他在甄宓的陪伴下,继续在曹魏推行改革,加强与太平道的合作,同时也时刻警惕着司马懿的反击。他深知,在这乱世之中,只有不断强大自身,才能守护住自己的爱情、曹魏的江山以及天下百姓的太平。而甄宓也始终陪伴在他身边,用自己的智慧与柔情,与他共同面对这一切挑战,他们的爱情在乱世的烽火中愈发坚贞不渝,成为了这动荡时代中一抹别样的亮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