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7章 杏林遗殇(慕容雪)(2/2)
“慕容姑娘,太辛苦了,要不今天先暂停,等你身体好些再继续。你都已经这么难受了,我实在不忍心。”赵明眉头紧皱,语气中满是担忧与关切。
慕容雪却坚定地摇头,脸上绽放出一抹笑容,尽管这笑容有些虚弱:“赵公子,时间紧迫,百姓们等不起。若能换来药方,这点痛苦不算什么,我还撑得住。早一刻研制出解药,就能多救几条性命。”
在漫长的试药过程中,慕容雪日夜守在药炉旁,眼睛紧紧盯着药炉中翻滚的药液,不敢有丝毫懈怠。她手中拿着一本破旧的医书和一支毛笔,仔细记录每一次试药后的反应。无论是身体的细微变化,如发热、发冷、头晕、乏力,还是心理的感受,如恶心、心慌、嗜睡,她都详细地记录下来。有时候,药物的副作用让她整个人陷入昏迷,赵明在一旁焦急地守护着,为她喂药、擦拭身体,眼中满是心疼与焦急。等慕容雪苏醒过来,第一句话总是问:“药方有进展了吗?有没有更接近成功一些?”
有一回,慕容雪试药后反应剧烈,腹痛如绞,冷汗如雨般从额头冒出,整个人蜷缩在床上,疼得说不出话。赵明守在床边,紧紧握着她的手,眼眶泛红,声音带着哽咽:“慕容姑娘,别试了,我不能眼睁睁看着你这样受苦。”
慕容雪费力地挤出一丝微笑,气若游丝地说:“赵公子……别放弃,再坚持一下,也许下一次就成功了……”
随着一次次试药,慕容雪的身体越来越虚弱,原本红润的脸颊变得苍白如纸,身形也愈发消瘦,走路时脚步虚浮,仿佛一阵风就能将她吹倒。但她依然强撑着身体,继续试药。终于,在经历无数次失败后,他们研制出一种有效的解药。当第一剂解药喂给患者后,患者的病情逐渐好转,原本黯淡的眼神重新焕发出光彩。这让赵明和慕容雪看到了希望的曙光,他们立刻加大解药的制作量,分发给城中的百姓。
然而,长期试药让慕容雪的身体不堪重负,毒素在她体内大量积累。就在疫病即将被彻底控制的时候,慕容雪毒发了。她静静地躺在床上,气息微弱,脸上却依然带着微笑。赵明守在她的床边,紧紧握着她的手,泪水在眼眶中打转,声音带着颤抖:“慕容姑娘,你一定会没事的,我们已经研制出解药了,你很快就会好起来的。你千万要撑住啊。”
慕容雪轻轻摇了摇头,用尽最后的力气说道:“别难过,赵公子,能为百姓做点事,我很开心……我从未后悔过与你一起踏上这条路。能和你一起拯救苍生,是我这辈子最幸运的事。”她的眼神温柔地看着赵明,仿佛要将他的模样深深地刻在心底。
慕容雪缓缓闭上了眼睛,她的手从赵明的手中滑落,房间里顿时安静下来,只有赵明压抑的哭声。赵明悲痛欲绝,他无法接受这个残酷的事实。在整理慕容雪的遗物时,他在她贴身的香囊中发现了自己前世的画像。画像已经有些泛黄,边角也微微卷起,但保存得十分完好,显然慕容雪一直将它带在身边,视若珍宝。赵明看着画像,心中满是感动与悲痛,原来慕容雪对他的感情,早已跨越了轮回。
回想起这段日子,有一次两人在山林中寻找药材,途中突遇暴雨,他们匆忙躲进一个山洞。山洞里阴暗潮湿,两人紧紧靠在一起取暖。赵明看着慕容雪被雨水打湿的发丝贴在脸颊上,眼神中满是怜惜,情不自禁地伸手帮她捋到耳后。慕容雪抬起头,与赵明四目相对,那一刻,山洞外的风雨声似乎都消失了,只剩下彼此急促的呼吸声。赵明缓缓靠近,轻轻吻上慕容雪的唇,慕容雪先是一怔,随后缓缓闭上双眼,回应着他。这个吻温柔而坚定,饱含着他们在患难与共中滋生的情愫,也带着对未来的期许。
赵明将慕容雪葬于城外的杏林之中。那片杏林是慕容雪生前最喜欢的地方,每逢春日,杏花盛开,如粉色的云霞般绚烂。赵明在墓前种满了她喜欢的花,希望她在另一个世界也能被美好环绕。他还在墓旁搭建了一个简易的草庐,时常过来陪伴,与她诉说着心里话。
时光匆匆,百年转瞬即逝。那片杏林在岁月的滋养下愈发繁茂。有一天,一位路过的旅人在杏林休息时,突然听到一阵轻柔的吟唱声:“死生契阔……”声音悠扬,带着淡淡的哀伤,仿佛在诉说着一段刻骨铭心的爱情故事。旅人好奇地四处寻找,却不见人影。
原来,经过百年的修炼,杏林中有一棵杏树吸收了天地灵气和慕容雪的执念,化形成妖。每逢雨落,杏妖便会来到慕容雪的墓前,吟起这句“死生契阔”。她记得慕容雪对赵明的深情,也记得慕容雪为了拯救百姓无私奉献的伟大精神。杏妖的吟唱,就像是慕容雪灵魂的延续,在这片杏林里,在每一个雨天,诉说着那段永不磨灭的记忆 。
而赵明,在经历了这一世的悲痛后,带着对慕容雪的思念和对苍生的责任,继续踏上了游医之路。他将慕容雪的精神传承下去,用自己的医术,为世间带来更多的希望和温暖 。他的故事在民间流传,激励着一代又一代心怀大爱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