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现代都市 > 小县法医 > 第33章 陈年旧案

第33章 陈年旧案(1/2)

目录

公安办案有一个非常简单而且实用的逻辑,那就是这个案子发生后对谁最有利,那么谁的嫌疑最大。

上庄煤矿是个十分特殊的所在。在改革开放之后,上庄村的老书记宋三娃积极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带头组织村民脱贫致富。他先后通过村民集资,银行贷款,补偿贸易等办法,在全村男女老少免费出工出力的支持下开办了上庄煤矿和上庄洗煤厂。那会煤矿和洗煤厂的效益极好,一度成了隐德县乃至市里改革开放的一张名片。到了八十年代末,已经夸张到了他们县的领导上任第一站必来这里报道的传言。宋三娃一时间也是风光无两,该有的荣誉和头衔是一个都没不落。可惜这样的能人在91年突发疾病去世,享年61岁。

宋三娃当时在村里的威望极高,村民因为他也过上了好日子,自然也是人人信服。可他仓促离世留下的权利真空自然会引发新一轮的权利争夺。当时以宋三娃的亲哥哥宋二娃和他的堂弟宋青书斗得最厉害。他们两个人都是宋二娃的左膀右臂,也是上庄煤矿和洗煤厂的开创者。宋二娃活着的时候他们亲如兄弟,结果宋二娃一走,就斗得不可开交。

当时煤矿的行情特别不好,矿领导都忙着战队内斗,在内忧外患的影响下,上庄村的煤矿产业急转直下。到了92年年底一度工资都发不出来。一时间人心涣散,厂矿也走到了倒闭的边缘。来要账的人在92年春节一度睡满了村委会的大楼。宋二娃和宋青书一看这香饽饽怎么转眼就成了烫手的山芋?两个人当时都无力回天,干脆一边斗一边悄悄的开始中饱私囊为自己捞好处。他们这么一干,彻底的让村民绝望了。93年村民开始罢工讨要工资和分红,整个村子都开始停摆。

他们两个人没有办法只能将宋二娃的长子宋长岭给推了出来平息民愤。宋长岭是退伍军人,也一直跟着他父亲参与了煤矿和洗煤厂的建设,而且人家自己利用手里的资源开办了县里第一个焦化厂。在年轻一辈人中威望极高。因为人家有自己的买卖,效益还不错。所以他从一开始就不想管村里的事情。他跟他父亲多年,知道这绝对是个出力不讨好事情。毕竟这是一个集体产业,效益好还罢了,效益不好发生今天的事情是迟早的。有这功夫不如自己多赚点钱。

奈何他这两个叔叔轮番来找,这倒不是他们不想当一把手,而是要债的人天天堵在家门口,村民更是满村追着他们两个人跑。以至于家都回不去。他们为了劝宋长岭,又是出动村里的长辈,又是组织村名闹。宋长岭期初坚决不干,但是随后他听到了一个消息,1993年的时候国家开放除电煤外的其他煤种指导价,上庄煤矿所产的是品质较好的焦煤,拿下煤矿对他的焦化厂只有好处没坏处。所以这才勉强答应。

他自己垫资结清了矿工部分工资,又购买了和维修了一批设备,终于在93年劳动节前后煤矿开始复工,洗煤厂6月开始复工。村里的这场闹剧才渐渐地平息了。只是碍于当时煤炭的价格低,虽然不怎么赚钱,但是正常运营问题不大。不过他以远低于市场价拿到煤炭送到自己的焦化厂里,赚的那叫一个盆满钵满。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