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现代都市 > 1968:从养殖开始奋斗 > 第268章 同志,你这脑补比我自己想的都到位啊!(白银盟第4更)

第268章 同志,你这脑补比我自己想的都到位啊!(白银盟第4更)(1/2)

目录

听到苏文宸这话,对方直接皱眉道。

“你们现在考虑这个是不是为时尚早?”

“毕竟你们现在应该也是刚培育出来,不应该是最优先的保障这种白猪的族群数量为主吗?”

“这时候直接喂麦麸秸秆,万一出什么意外怎么办?”

苏文宸却摇了摇头。

“在咱们这片土地上,如果没有耐粗饲的能力,那么根据目前的情况来看是暂时没有推广的必要的。”

“目前咱们目前一大半的生猪来源,都是集中在人民公社”

“如果猪要跟人争夺有限的口粮,那么推广难度会极高,这样就算能提前出栏,这也是用农村的口粮换猪肉。”

“现在农村地区已经很苦了,如果要强行推广跟人争夺口粮的猪种,那么无疑是在强行加重农村地区的负担。”

“所以在培育之初,我们定下的目标就是培育出,耐粗饲,长得快,得病率低,适应性强的猪种。”

而那边农科院的研究员听着话,好多人都已经懵了。

不是你们农场培育猪种是靠许愿吗?

敢一上来就这么定目标。

还既要粗饲又要长得快,还得适应能力强,加上自身抗病能力强?

这不是许愿,谁敢一开始就这么想啊!

大家不都是一点点来的吗?

都应该是一加一等于二,有一定进展之后再加一等于三,稳定之后最后再加一才能等于四吗?

怎么你直接上来就能二加二等于四呢?

这玩意又不是你把一头长得快的猪,跟一头耐粗饲的猪牵一起,直接一杂交,就一定能培育出既长得快又耐粗饲的生猪。

因为两个天才的父母,可不一定能生一个天才,很大程度上生的都是普通人,甚至还可能生个笨蛋出来,当然极小概率也确实能生出一个更天才的后代。

所以面对苏文宸的话,他们已经不知道该怎么说了。

理论上不太可能的事,人家就直接一步到位了。

最后迟疑了一下,农科院

“所以你们现在已经培育出了,不光是生长快,还能耐粗饲,适应能力还强的猪种?”

苏文宸想了想摇了摇头。

“理论上来说,所以这次我们场培育的这种白猪,只是具有一定耐粗饲的能力。”

“真论起耐粗饲的话,肯定还是不如咱们本土的黑猪品种。”

“不过麦麸加秸秆作为主饲料是没有问题的,不过最好要搭配一些苜蓿,南瓜之类促进消化的饲料的作为辅料掺着喂,不然就容易产生便秘之类的问题。”

“因为同时我们场,也养了一批同样猪龄的黑猪,它们一开始也是只吃麦麸和秸秆,结果完全没有一点肠胃不舒服的迹象。”

“可见论起适应能力和耐粗饲能力还是咱们本土的猪种更优秀。”

“这些在我们场的日常记录里都有相关的记录,里面详细记录了各个编号的生猪每天的详细情况!”

而这边农科院的人听到这话,已经彻底无语了。

能够吃粗饲已经是天大的好消息了,咋地,你们蓝水农场还想在耐粗饲这项能力上,培育出超过本土黑猪的猪种,直接一步登天啊!

那你怎么不去培育光喝水就能长肉的猪呢!

甚至再进一步,直接培育光呼吸就能长肉的猪。

所以农科院这边的人停顿了一下,直接放下手里的资料。

转头对老人说道。

“领导,我觉得现在这个会议已经没有必要进行了。”

老人皱了皱眉直接说道。

“什么意思?真就是真,假就是假,什么叫没有必要进行了?”

“这么多年,你们畜牧研究所在国家的支持下研究了这么久,现在居然猪种的验证都没有办法验证了?”

听到这话对方赶紧解释起来。

“领导,这根本就不是技术的原因,因为蓝水农场的培育方法在我们看来,这简直就是纯看运气。”

“我打个不太恰当的比方,就比如我们两个单位都在为国家培育既聪明又强壮的后辈。”

“我们的方法是先选出这个城市最优秀的两拨人,然后让这批最优秀的人结婚生育后代。”

“再找出后代中最优秀的后代,再互相结婚选出最优秀的,一点点一代代慢慢培育,最终培育出最既聪明又强壮。”

“而蓝水农场他们是直接找了一个最聪明跟一个最强壮的,然后他们就能直接生出一个完美继承双方父母的优点。”

“这就.........我不是说不可能,因为我们国家包括我们农科院,很多有才能的人父母都很平凡。”

“可是这几率实在是不太高,所以我认为咱们没有必要坐在会议室里确认。”

“领导,我申请由我们所带队,直接派人去蓝水农场进行实地验证。”

“因为根据苏主任的说法,他们第三选育后已经全部都是能够稳定遗传的新品种了。”

“那么代表其基因性状稳定率已经超过了百分之九十。”

“这样蓝水农场里,肯定不止一头百日猪龄就一百二十斤以上的生猪,所以我觉得猜测再多都不如去实地验证一番。”

“毕竟一百天一斤百多的生猪,和正常两百天一百多斤的生猪,我们农科院肯定能分辨出来的。”

接着朝苏文宸看去。

“苏主任你觉得呢!”

苏文宸直接微笑道。

“我认可这位畜牧所领导的话,没有什么比实地检验更有说服力了。”

“说实话要不是生猪不好带,我一开始都还想过要带一头生猪过来,当成新春献礼呢。”

听到这话,看着还是理直气壮的苏文宸,老人顿时指着苏文宸笑道。

“要是确认没问题,那你们农场这次,确实是给国家献了一份新春大礼啊!”

听到老人的话,

“确实,如果真像苏主任说的,既能耐粗饲,又能生长快,适应能力还强,那么确实具备直接推广的条件。”

“咱们国家的肉食供应最要上提升一大截了。”

由于苏文宸十分信誓旦旦的邀请农科院的研究员去实地检验,那么大部分人觉得这次蓝水农场绝对是八九不离十有把握的。

而且作为曾经培育过月华兔这种优质品种的单位,在座的很多人从一开始对于蓝水农场就挺有信心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