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现代都市 > 年代:我在瑶岭山下当农民 > 第266章 【清河一号】陨落,道德绑架

第266章 【清河一号】陨落,道德绑架(1/2)

目录

这顿饭的费自然不菲,但饭菜的味道却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可以这样说,今天的吃到部份菜品,是他们这一辈子第一次吃到的。

比起涛涛婚宴上的菜品,饭店的菜品档次可高多了。

今天之所以没喊方涛,是因为人家小夫妻新婚燕尔,没人会去打扰人家的蜜月时光。

一大家子人在省城又玩了两天,便一起返回了队里。

方涛分到手的房子实在太小了,就一间屋加一个厨房和洗手间,家里来人只能打地铺拉帘子。

用方平的话说,那屋子比鸽子笼也大不了多少。

方婷婷则返回了湘陵市,她的学习时间还有一周多的时间,另外地区卷烟厂还要给他写一个评语,是要拿回原单位的。

方唯回到队上,直接给朱明辉打了电话,告诉对方,方婷婷还是想回县卷烟厂。

“那我们就尊重人家的选择,等她回县卷烟厂之后,立刻去质检科上班,给她一个【以工代干】的身份。”

朱明辉倒无所谓,反正不管在哪儿,他说话都是管用的。

“谢谢领导!新的烟草品种还在培育之中,已经有了一些眉目,请你放心!”

“我当然放心了,不着急,烟草新品种的事情等秋收后再说。”

两人很快就结束了通话,婷婷的事情便有了定论。

虽然暂时还是【以工代干】,但转干是迟早的事情,估计不会超过一年的时间。

这是方唯能为侄女做的所有事情了,今后的路还得靠他自己走。

翌日。

方唯起的稍晚一些。

起来后洗漱了一番,吃过早饭便去了瑶寨。

“三哥,寨里在这一轮旱情的过程中,几乎没有受到什么影响。我估计,咱们的稻种产量没问题,起码能和去年持平,其他的经济作物产量也不会有大的波动。”

王松林陪着方唯去田间地头看了看,同时汇报了一下前段时间的生产情况。

方唯点点头,根据他眼前看到的景象分析判断,应该和对方所说的差不多。

最后,两人来到了试验田。

试验田里目前只种植了【云烟66】和【k326】两个品种的烟草,现在已经到了收割的时候。要不是为了等方唯,其实前两天就进行收割了。

“你们过来,现在开始收割烤烟。”

收割烤烟也有讲究,先收割烟叶,等几天再采收种子。

目前田里最多的是【云烟66】,只有一少部分【k326】。但剩下的这点【k326】植株却十分强壮,目测烟叶的产量也很高。

早就等待着的有70多号人,方唯一声令下,他们就冲进了烤烟田,开始收割。

寨子里一直都有种植烤烟的习惯,所以他们都是熟手,收割过程根本不需要别人操心。

方唯没有在寨里继续等,这些烟草和种子处理完,起码要一周多的时间。他在寨里呆了两天,便返回了大队。

自从盘刹公路修通之后,瑶寨和外界的联系就方便多了,来回都不了多少时间。

回到队里之后,方唯去了队里的山林巡视。

在旱情比较严重的时候,队里的植树造林工作事实上就停了下来,一直到旱情解除,植树造林才重新恢复。

此时,防护林一带就有很多人在这边植树,大部分是知情,领头的是楚琳琳。

楚琳琳的探亲假只有20天,休完假就回到了队里。这是她在当地呆的最后一段时光了,开学前她就要去学校报到,再见面都不知道是哪一年。

“支书,又来巡视呀。”

楚琳琳见到方唯,隔老远就开口打招呼。

现在她的情绪已经很稳定了,把对这片土地的眷恋之情都藏在了心里。

“是啊,过来看看,看看伐木到底会对防风林带造成多大的影响。”

方唯随口笑着回应了一句,实际上有没有影响他的心里早就有数。

全大队也就几百户不到一千户人家,家里做家具能用多少木材而防护林带绵延数十里,宽度又很厚实,砍伐几百上千棵树根本看出来。

而且队里很快就进行了补种,知青和购买木材的人已经补充了砍伐数量好几倍的树苗。

树苗是育林队提供的,起码都经过了一年以上的培育时间,比一般外面卖的树苗要高大和粗壮一些。估计要不了几年,防护林不仅能恢复如初,甚至还更茂密。

方唯停下来和大家聊了一会,然后就去了苗圃。

苗圃里正在培育树苗有好多种,其中又以珍贵树种居多。现在山上的红豆杉、银杉、金丝楠木、香樟木、楠木、野茶树等等。

“方支书,有什么指示”

育林队的负责人看到方唯,便快速的跑了过来。

这家伙以前也是方唯的小伙伴,所以说话很随意一边笑眯眯的说着话,一边还盯着方唯的口袋。

“指示你个鬼!瞧你的样子,烟瘾又犯了我可告诉你,育林区很多区域都是严禁烟火的,你可不要带头危害规章制度哦。”

方唯见对方的样子,哪还不知道他在想什么

随口训了对方两句吗,然后从身上掏出来小半包烟,给对方发了一支。

“那不能!我也只敢在苗圃抽两口,林子里绝对不敢动火。”

随后,那家伙就点燃了一支烟,开始向方唯汇报育林队的工作情况。

除除了常规工作之外,育林队今年最大的收获就是培育成功了古茶树。

高山上的那几棵古茶树,品质优良,经过人工培育之后,第一批成长起来的茶树已经开始出产茶叶,而且很受欢迎。

方唯就是最大的受益者,人工栽培的古茶树同样品质不错,出产的茶叶口感和味道,和高山上那几棵古茶树产出的茶叶相比,相似度超过了九成五。

也就是说,二者之间细微的差异基本上可以忽略不计。

按照他的估计,这种茶树再培育两三年就能彻底定型了。

“行了,你忙吧,我自己去板栗树林那边看看。”

方唯随后离开了苗圃,一个人去了板栗树林,看了一下板栗树的生长的情况,同时也查看了林下草药的情况。

板栗树上已经挂满了果实,再等一段时间就可以采摘了。

而草药也生长的很好,除了个别的品种,大部分的品种又可以进行出售。

方唯沿着山路走到了油茶树林,一直转到傍晚才下山回家吃饭。

这一辈子的生活和前世截然不同,没有灯红酒绿的浮躁,但也缺乏必要的娱乐活动。每天几乎都一样,不是和田地打交道就是和山林打交道。

唯一的娱乐活动可能就是听收音机和看报纸,甚至太多的金钱对他来说都没什么意义。

说不好听的,在当下有钱都不出去,除了平时的吃穿用度,也没多少需求。

但他的精神世界并不贫乏,看着在自己的带领下,社员们的生活一天天的好了起来,大人和小孩子们的脸上经常挂着笑容,他就觉得所做的一切都是值得的。

“三哥,我今天听到一个消息,说由于【清河一号】卖不出去,常温元在销售过程中采取了一些违法手段,结果东窗事发被抓了。”

吃饭的时候,盘莲讲了一个八卦。

清河县农业育种基地的主任常温元,因为在稻种销售中存在严重的问题,被地区有关部门逮捕。

她的结局肯定不好,能活下来就不错了。

方唯摇了摇头,但不是为常温元的下场感到惋惜。

常温元那人做事有一套,但胆子太大路子太野,沦落到今天这个地步没什么好奇怪的。

只是,【清河一号】曾经也倾注了他的心血,结果在常温元的手里却迟迟没有突破,一直到现在都只能算是【半成品】,真是令人扼腕叹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