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说服(2/2)
杨帅听后很是感动,真诚的说道:“老弟的好心,老哥我感谢万分。还确实有事需要老弟帮忙,而这事只有你能办到。你放心,我杨子惠可不是为了个人之私找你。这次要你帮忙的,是关乎京城上百万百姓和十多万将士生死的大事,是救国救民的大好事,我们谋划了一个行动计划,只要你老弟答应帮忙,就算成功了一半。”
萧司令闻言悚然一惊,顿时严肃起来,问道:“难道是和京城防御有关的,老兄是不是有上好的奇谋妙计,快说来听听,只要能保住京城、保住城中百姓,我萧某一定万死不辞。”
杨帅叹息了一下,说道:“我啷个有那个本事保住京城啰,如今小鬼子的攻势之盛,你又不是不晓得。我就算有这个心,也没这个力啰,我只是想帮帮城中的百姓和将士们而已,免得我们牺牲太大。我们的想法是......这样,杨志你来讲,我怕讲不清。老弟,这个计划是他搞出来的,让他来讲更清楚。老弟你不要小看啰这小子,在陈家行、在浒浦镇、在梅李镇,他参战以来,带着一个连就干掉了鬼子三个大队、有三千多鬼子哦。他还是个神枪手,亲手击毙的鬼子少佐军官、大队长、中队长就不少于十个。更厉害的是,他准确地预判了鬼子的北路进攻路线,在常熟以东、昆承湖一带破坏了鬼子的包抄我们后路的阴谋,保住了我军左翼集团的撤退通道,成功地撤到了吴福工事,要不然肯定会被鬼子抄了后路,死伤惨重的。这小子有勇有谋,是个奇才咧。”
萧司令和罗团长闻言悚然起劲,惊奇地问道:“一个连干掉了三千鬼子,还亲手击毙了十几个大队长、中队长,简直令人难以置信。”
杨帅得意洋洋地说道:“可不是我老杨吹牛自夸,你们要是不信,可以到我20军去,随便找个人问一下,上到我这个军长、下到做饭喂马的,哪个不晓得,哪个不夸赞的。”
萧司令和罗团长这时看向杨志的目光不一样了,透露关注、赞扬和钦佩,萧司令用信服地口气说道:我相信老哥是不会信口开河的,杨连长有如此谋断和胆略,这个行动计划定然对我军大有益处,请杨连长详实地说说。”
杨志严谨地说道:“萧长官、罗长官,那我就斗胆说一说,若是小子无状、出言不逊,有得罪上官的不当之处,还请两位长官海涵。”
接着杨志便将此后一个月京城保卫战的发展进程和即将面临的险情,做了详细地分析和预判,最后才说道:萧司令、罗团长,前段时间统帅部就京城防御是战是退,已多次研究过了,刘长官、顾长官等大多高官们都主张撤离、保存有生力量,以空间换时间,连德意志顾问团也是这样的建议。特别是白长官断言,京城在战术上就是一块绝地,在鬼子水陆空的围攻之下是守不住的,不如保存实力、以待来时,白长官可是有小诸葛之称的,他的主张是极为睿智的。再说句大不敬的话,最高统帅大人是受小人蛊惑和九国公会那些洋人的蒙蔽,举棋不定、所托非人呀!那个唐某人是什么心思,萧长官应该比我更清楚,沽名钓誉之辈,枉顾我百万军民性命于险境,只为其一己之欲。京城防御战术布局,可谓是漏洞百出、不堪一击,外围防线如同虚设。我敢断言,一旦鬼子发起猛攻,不用数日,就能兵临城下。一将无能累死千军,可怜我十余万英勇的将士们,洒尽鲜血也无法浇灌胜果。可怜我城中数十万百姓将亡于那人高唱的“与城共存亡”高调,和所谓“破釜沉舟”的愚蠢之举。
这绝不是我危言耸听,萧长官,您或许不知,鬼子从淞沪一路攻掠而来,所到之处哀鸿遍野,常州、广德、苏州、无锡等各个城镇一片焦土,成千上万的平民百姓被鬼子残忍杀戮,惨不忍睹。我的萧司令、萧将军呀,前有甲午时代屠城惨案的历史鉴证,现有苏沪各地的罪恶现行,你一定要相信,那些穷凶极恶的鬼子冲进京城这样的锦绣之地,绝对会干出令人发指、举世震惊的罪行的。
萧司令是保定军校出身的老资格宿将,对杨志分析的京城防御战术布局是深有同感的,但身为纯粹的职业军人,对鬼子大肆屠戮平民百姓的恶行还是不敢想象,但杨志对鬼子扭曲心态的剖析及列举的事实,又不由不信。这时,罗团长却已经坐不住了,着急地问道:“那杨连长的行动计划,是不是专门解决这个危局的,你快说说看。”
于是,杨志又将围歼国崎支队、利用其船只架设浮桥,设立安全撤退通道的计划仔仔细细地说了一遍。并断言从京城西南面渡江,绕道攻占浦口的国崎支队,对下关渡口渡江撤退的威胁最大,只要打掉这支从后绕袭的鬼子部队,行动胜算至少提高五成。而另一部分从镇江北渡的鬼子13师团一部,一是要攻击扬州,二是要攻击滁县和切断冿浦铁路线,距离较远,暂时威胁不大。说到最后,杨志是泣声恳求萧司令予以大力支持。
萧司令听后深受感动,终于被杨志说服,下定了决心:孙子有云:为将者,未虑胜先虑败,故可百战不殆矣。无论战局如何,先做好退路都没有错,我辈身为军人就是保国卫民,更不能枉顾百姓。杨连长你这个计划可行,真要做到了,就是千秋之功、万世之德,功德无量啊,我萧某人一定全力以赴。但有些行动细节我们还要仔细研究,尽量做到万无一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