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章 安南民众反抗之困(2/2)
另一个村子里,村民试图抵抗。年轻的阮文俊带领几个年轻人拿着简陋农具,在村口设下路障对抗暹缅混合旅。“我们不能坐以待毙,哪怕死,也要死得有尊严!”他心中充满对家乡的热爱和对侵略者的愤怒,虽知力量悬殊,却不愿放弃。然而,面对荷枪实弹的暹缅混合旅士兵,他们的抵抗不堪一击。暹缅混合旅士兵毫不留情地开枪,阮文俊身中数弹,倒在血泊中,同伴们也纷纷倒下,村民的抵抗瞬间瓦解。阮文俊倒下的那一刻,眼中依然闪烁着不屈的光芒。“乡亲们,对不起,我没能保护好大家……”他心中充满愧疚,望着天空,希望有人能为他们讨回公道。
这场屠杀持续数日,荣市和广平省多个村镇未能幸免。据不完全统计,荣市有三千余名老百姓惨遭杀害,广平省死亡人数也达两千余人。整个地区陷入深深恐慌,老百姓对暹缅混合旅充满恐惧和仇恨,不敢出门,只能躲在家里祈祷灾难早日结束。孩子们躲在角落,眼神恐惧;老人们唉声叹气,感叹命运悲惨;年轻人们心中暗暗发誓,要为死去的亲人报仇。阿强的父母在屠杀中丧生,他躲在地窖里,心中燃烧着复仇的火焰:“我一定要让这些凶手血债血偿!”
我军接手这些地区时,看到的是一片惨状。王超文站在荣市街头,望着断壁残垣和满地尸体,心中满是愤怒和无奈。“怎么会这样?怎么能如此残忍!”他喃喃自语,立刻下令组织士兵安抚救助幸存者,发放粮食和药品,帮助重建家园。士兵们穿梭在废墟中,为受伤百姓包扎伤口,分发食物和水,耐心安慰每一个人,试图让这片饱经苦难的土地重获生机。“乡亲们,别害怕,我们会帮助你们的。”士兵小张轻声安慰受伤老人,看着眼前惨状,心中充满同情和愧疚。
“乡亲们,我们是来帮助你们的,之前的事情我们很痛心,以后不会再让这样的事情发生了。”王超文对着惊魂未定的老百姓说道。老百姓们看着他,眼神充满怀疑和警惕。一位中年男子小声说:“你们真的和他们不一样吗?”王超文心中一痛,明白老百姓经历太多苦难,对他们不信任。“我们真的不一样,我们会用行动证明的。”他坚定回答。随着我军努力,老百姓逐渐感受到与暹缅混合旅的鲜明对比。我军士兵帮助修缮房屋、照顾伤者,慢慢地,老百姓放下戒备,接受了我军的统治。孩子们露出久违的笑容,老人们主动和士兵交流,年轻人们加入重建家园的队伍。阿珍一开始对我军充满敌意,看到士兵真心帮助大家后,态度逐渐转变:“或许他们真的是来帮助我们的。”
这场屠杀后果极其严重。阮氏和郑氏借机大肆宣传,煽动民众仇恨情绪,使其他地区反抗更加激烈。他们四处散播谣言,夸大我军“罪行”,让更多民众陷入仇恨和恐惧。阮氏家族谋士阮智对郑氏家族代表郑辉说:“我们要利用好这次机会,让更多人起来反抗,把这些侵略者赶出去!”郑辉点头同意:“没错,绝不能让他们轻易得逞。”国际社会也对暹缅混合旅的行为强烈谴责,给我方带来巨大舆论压力。各国纷纷发表声明,指责我方行为违背人道主义,要求给出合理解释。大英帝国公使称:“这种暴行严重违背国际准则,必须受到谴责。”法兰西也表示:“要求相关方面立即停止暴力,恢复和平。”
关键时刻,王浩和王超文深知,他们既要面对前方阮氏火器部队的抵抗,又要处理好后方民众问题。他们召集将领商讨应对之策。“我们必须尽快稳定后方,同时加强对阮氏和郑氏的打击,让他们无法再利用民众阻碍我们。”王浩神色严肃地说,眼神中透着坚定决心和对局势的担忧。“没错,我们还要加大宣传力度,让老百姓真正了解我们的目的,消除误解。”王超文补充道,思考着如何制定有效宣传策略挽回民心。“我们可以组织宣传队,深入各个村庄,向老百姓解释我们的意图。”将领小李提出建议。“同时,我们要加快军事行动,尽快消灭阮氏和郑氏的有生力量。”将领小赵也发表看法。
接下来的日子里,我军在稳定后方的同时,积极筹备对阮氏和郑氏的新一轮打击。尽管困难重重,士兵们依然坚定信念,为了国家荣誉和这片土地的和平,继续奋勇前行,哪怕前方道路荆棘密布、鲜血淋淋。他们深知,这场战争不仅是为了征服,更是为了带来真正的和平与安宁。士兵小王在日记中写道:“虽然战争很残酷,但我相信,只要我们坚持下去,一定能让这片土地重归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