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9章 暗涌交织·血浓于水(1/2)
酉时三刻,李长乐的马车碾过丞相府青石板路,檐角铜铃随晚风轻晃,惊飞了檐下筑巢的燕子。她掀开轿帘时,正见府中管家匆匆迎上来,花白胡子抖得像秋风中的芦苇:“大小姐可算回来了!大少夫人卯时三刻动的胎,这会儿刚落草呢,是对龙凤胎!老爷让您先去松竹院瞧瞧。”
“知道了。”李长乐解下披风递给桂枝,指尖还残留着高阳王府产妇房里的艾草味。穿过九曲回廊时,她听见东侧跨院传来婴儿啼哭,奶声中带着股子脆生生的劲儿,倒比冯馨儿那三个早产儿响亮许多。松竹院门前挤满了丫鬟婆子,见她过来纷纷福身,唯有守在廊下的李米风眼圈通红,像棵被霜打过的梧桐般倚着柱子发怔。
“大哥。”李长乐唤了声,见他肩头猛地一颤。
“长乐!”李米风转身时腰带勾住了廊柱雕花,手忙脚乱地扶住腰间玉佩,“你可算回来了!你嫂子她......她简直是拿命在拼啊!方才稳婆说血崩的时候,我、我......”他喉结滚动,说不下去了,只能攥着妹妹的手腕往屋里带,掌心全是冷汗。
屋内弥漫着甜腥的血腥味,却掩不住新生儿的啼哭。刘淑月斜倚在铺着红缎的喜床上,鬓发散乱地垂在枕间,脸上虽无血色,嘴角却噙着笑。她怀里躺着两个襁褓,左边裹着粉缎的女婴正嘬着小拳头,右边男婴却皱着眉头直蹬腿,倒像是在抗议这新世界的拥挤。
“辛苦你了。”李米风踉跄着扑到床边,笨拙地用袖口去擦妻子额角的汗,“想吃什么?我让厨房炖了燕窝粥......不,还是参汤好些?大夫说你气血虚......”
“先让我喝口水。”刘淑月轻声打断,目光落在李长乐身上,勉强撑起身要行礼,“见过小姑。”
“快躺下!”李长乐快步上前按住她肩膀,指尖顺势搭在她腕脉上。脉象虽弱却平稳,倒比她想象中要好些。她从袖中取出一方帕子,蘸了温水轻轻擦去对方脸上的汗,“大哥笨嘴拙舌的,嫂子别跟他计较。我让人送了阿胶和燕窝来,一会儿让厨房熬成粥,比参汤温和些。”
“还是小姑贴心。”刘淑月望着丈夫笑,眼里泛着水光,“你大哥方才在屋外转得跟磨盘似的,差点把门槛踩破了。”
“我那不是着急嘛!”李米风梗着脖子辩解,耳朵却红得要滴血,“你说你也是,怎么就怀了双胎?也不提前跟我说......”
“这能提前说吗?”刘淑月被逗得轻笑,却牵动了伤口,蹙起眉头。
李长乐见状连忙拉开喋喋不休的兄长:“让嫂子歇着,我去给孩子们挑见面礼。”她转身时瞥见妆奁上摆着半块绿豆糕,碎屑掉在红缎上格外显眼,心中微动——刘淑月素日最厌甜腻,这糕点分明是大哥特意留的。
回到秋水院,李长乐从空间里搬出两箱物件。檀木箱子打开时,暖黄的灯光映得阿胶块泛着琥珀光,燕窝盏则像碎雪般堆在锦缎上。她让半夏抱着箱子往松竹院走,自己则多留了片刻,从暗格里取出两张地契——南山别院的图纸在她掌心发烫,那是她用空间里的西洋钟表从冯馨儿换的,算起来比市价低了三成。
“给侄儿侄女的见面礼。”李长乐将地契塞进刘淑月手里,挡住她要推拒的手,“别推辞,南山的温泉对孩子好,等出了满月就带他们去住些日子。”
“这怎么使得......”刘淑月看着地契上的朱红官印,指尖发颤。
“有什么使不得?”李长乐挑眉,“咱们都是一家人,,我是两个小团子的姑姑,大嫂就别推辞了。”她忽然压低声音,“况且大哥
明年要去军营了,日后带嫂子去军营,等孩子们长大了总不能让孩子们住得太寒酸。”
刘淑月猛地抬头,与丈夫对视一眼。李米风张了张嘴,终究没问她如何得知此事——这个妹妹总能在他意想不到的时候露出些惊人的本事,就像当年她突然能背出整本《千金方》时那样。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