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现代都市 > 为人师者之赤篇 > 第174章 三月三放假的大学生。

第174章 三月三放假的大学生。(2/2)

目录

……

实际上从今天下午开始,我们的3月,3月正式开始了,趁着这个假期除了写写作业,打打游戏,我和老黄还决定去对面的电影院去看《哪吒2》,但是都是第一次上大学,第一次去电影院,还不知道流程,这个就得从长计议了。

……

想不到学校那个三月三的活动只搞一天,那么可惜了,没有来得及去买点什么特产。现在嘛学校放假,学生基本上也是闲的没事打打游戏。而我由于家太远回不去,嗯,就只能随便浪了。不过我的事情还是蛮多的,只要我想要找事情,那么绝对不愁没有事情做,甚至显得非常不够。

除去脑中那有点想写作的冲动以外,我还有各种作业需要复习。现在作者正在前往亲戚家,顺便带上我的电脑,如果海哥晚上也来的话就可以找他调试。

在这之前我在跟舍友们打游戏。7个舍友回家了两个。不过听说理由都各不相同啊,其实如果家离得不远,谁又不想趁着放假回去睡一两天。

老唐的话也要回去做他们家里的事情。好吧,这下晚上没有伴跟我聊小说文学了。我有时候啊也是蛮敬佩老唐的,他有处理好自己家族事务的能力以及决心,而不像我光是在新年帮个忙,就犹犹豫豫,笨手笨脚,我总是去怀疑和犹豫自己的能力到底行不行,总是会被周围的东西所牵动。

我一方面希望承担更多,希望大家信任我,但是另一方面又怕麻烦,生怕自己做不好。然后我知道了,我这是在害怕,但我不知道我害怕的是什么,或许是责任吧。

我只能缓慢的学习,希望在不久的将来也能成为顶天立地的男人,但我也知道啊。没有太多时间给我慢悠悠的。尽管我现在还是有点不成熟,但会赢的吧。

习俗这种东西在各个地方都不太一样,有的地方三月三就承担了清明节的作用,要去祭祖什么的。不过在我们那边会有那种节日的摊子非常热闹,来自各地的食物摊会摆在一条街上。可以看到平时见不到的小吃食物。甚至是具有地方特色的农具木具。

说来可真是怀念啊。我喜欢拿着100块钱的资金,然后去那里到处逛逛,看看有没有喜欢的书,喜欢的食物,我喜欢尝试各种各样的美食,记得上次买了一堆炸螃蟹,味道只能说是吃多了就腻了,但至于为什么买这么多呢,是因为但是天气问题人非常少,那个老板卖不出去,于是就对我说,我给你来半价再送你一斤。然后就这么忽悠着买了一大堆。说来还真是有点想笑。

今天的天气比较冷啊。手机已经发了好几条降温的提示。由于上一次的前车之鉴,我这次穿的比较多,暂时是不用担心会冷到。很好,作者没有在同样的地方跌倒第二次。

现在坐着已经看到地铁站,从这里转两站就可以到达亲戚家。当然我肯定晚上还是要回来的。嗯,毕竟我那个去留书上填的是留校,虽然说可以改吧,但是住在亲戚家也太麻烦他们了,不太方便。在地铁站门口会有一些车手在外面等着,出地铁站的人可以靠他们开车到各个地方,不过这种价格比较贵就是了。

说到我写的这部《大学生历险记》,又让我想起了那同样也是我这个形式的学生日记。只不过那一本是出过书的,也被称为现在当时中国式家长的养成书,风评不是很好。因为里面写的东西太不像是一个学生的东西,倒像是营销号的吹捧以及冠冕堂皇的夸大词汇。

反正因为这本书的原因,很多家长就按照上面这个方法去教育自己的孩子,也不管适不适合。这书很大程度的影响了中国当时的教育,其实放在现在也是影响深刻。后来出现了一些问题,专家就开始出来叫大家不要一味的相信这书的内容。

主要是里面忽略了那个女生的家境,对于其比较富裕家庭以及国际上的一些关系闭口不谈。把所有的篇章全部用来重点叙述这个女孩的努力以及她的志向,更多的是吹捧自己的教育孩子方法是多么的厉害。我是觉得内容自己是看不下去的。

说白了就是这本书是用来镀金的,夹杂了一些私货,并不像是真正的日记。我对这本日记的主人也就是那个女孩感到一些同情,明明是日记,却不能按照自己的情感去书写,不能用自己的思想去描绘。像极了我小学必须要把作文还有写的东西给父母看,然后签字。

里面的任何思想和文笔都要父母满意,自己的想法都不能够真实表露上去。然后父母嘴上总是在那里说着你这个思想不对,你这样写老师会生气的,你怎么能这么写?……我的评价是:啰嗦嘞。

想必那个女孩也是这样吧,自己的日记在母亲的要求下不停的修改,修改到非常的正确,非常的有教育意义,非常的高大上。将所有的成功以及条件归功于努力和自己的教育方式,而忽略一些比较客观的事实。

要是以后有人要我写这样一本书来描述自己有多么爱国,自己有多么远大的志向,自己有多么牛逼的学习方法,那么我肯定是宁愿把我写的东西全部给他烧掉,也不愿意动笔的。写个东西哪里需要想那么多。尤其是日记这种形式,如果不能体现出一个真实,那么就是扯淡。

我就是要表明我这一步走过来,经历过我的任性,经历过那些非常坏的想法,也经历过任何痛苦,但是作者也从不否定自己的确有一个注重教育的家庭以及比较开明的父母,像作者的家境因素以及遇到的老师等教资因素,还有丰富教育资源,作者是不会刻意忽略这些东西的。无论是好的,坏的,还是看起来豪华或者是贫寒的,这都是让我走到现在的重要因素之一。

有时候面对老师的批评,我也是在脑中想过想一拳点上去的冲动的。在面对父母的指责以及不理解,我也曾是想想离家出走的,就连我所谓热爱的文学,这一开始也只是想用来骂人的而已,没有什么高大上的事情,什么为住世继所学,我当时那个小屁孩的年纪哪里会想这些?

而在那个女孩所谓发表的日记当中,那思想可就宏大了,把自己描述成了一个有志向的爱国人士。然后转手就去到外国大学读书,至于毕业了以后有没有回国,那我就不知道了。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