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频言情 > 始皇弟 > 第324章 醒来的嬴成蟜,激进的秦王政

第324章 醒来的嬴成蟜,激进的秦王政(1/2)

目录

第324章 醒来的嬴成蟜,激进的秦王政

议政殿,前广场。

五马王车还没有停稳,车府令赵高还在控制五马停蹄。

身后车厢车帘摆动,一个黑色人影闪过自舆中钻出,跳下马车,一溜小跑奔向议政殿。

赵高有些微慌神,这要是秦王政摔个好歹呢

手中长鞭一甩丢给来牵马的宦官,也跳下马车,追着秦王政的身影而去。那一脸替王上安危焦急的样子,像是早就忘记了杀父杀母之仇。

跑到殿门口,秦王政反而停住了。

他身上所穿的深黑色冕服今早明明宫长暖林拿熨斗熨过,现在却还是有许多褶皱。

秦王政略微调整一下呼吸,面色恢复到平常模样。

身后脚步声极快,秦王政知道是赵高。

待赵高站定。

秦王政一个眼神,赵高便低着头矮着身为王上推开殿门,侧身侍立在门边,为王上让开道路。

秦王政负手,迈步入内,走得四平八稳,一双眼睛入殿就四扫寻人。

这是清晨。

天虽然亮了,但太阳还没有出来呢,议政殿除了叫他来的嬴成蟜哪里有旁人

是以他一眼就看到了靠坐在椅子上,拿着一卷不知道是什么的竹简在看的某竖子。

“阿弟这么早”秦王政半刻意地打了个呵欠。

他也是真有点困,还没到他起床的时间呢。

“嗯。”嬴成蟜头不抬,礼不行,言语很是随意:“睡醒了,想到一些事情,就找阿兄来了,没有打扰到阿兄吧”

“真的睡醒了吗”秦王政走到弟弟近前,神情淡然,一语双关。

觉睡醒了。

人睡醒了没有。

“阿兄。”嬴成蟜从案牍中抽出眼神,仰脸,神色不善:“你昨天跟熊文、熊启言语直接,跟我就在这里打哑谜,这是为什么呢”

被冒犯的秦王政打了个哈哈,感觉昨日的疲乏都一扫而空,心情多云转晴。

他搬过椅子在弟弟身边,一屁股坐下去,笑着冷哼一声:

“你还好意思说昨日不是你躲在寝宫睡觉”

“人都有状态差的时候。”嬴成蟜轻哼一声:“状态差就要休息。”

“寡人状态便好吗”

“谁让你是王,我又不是王。”

“王就该不休息”

“对啊,王又不是人。”

“竖子!”

“谁是竖子还不一定呢。”

放下竹简,嬴成蟜丹凤眼微眯,一道缝隙透出缕缕锋芒,在秦王政脸上不断打量。

左手食指有一搭没一搭地敲击着竹简,少年在清脆的击竹声中说道:

“你太急了。

“你过年才十六,我过年才十三,我们还有许多时间。

“就算是熬,我们也能熬死那些老秦贵族。

“你做事向来就是如此急,我真不知道你在急什么。”

“寡人不知道阿弟在说什么。”秦王政一脸费解:“寡人难道还不够仁慈吗还不够平和吗卫卒参与谋反,发生如此大事,难道寡人还不应该把内史、太尉都抓到手里吗把兵权攥在掌心吗”

嬴成蟜被秦王政的表演气笑了,少年似笑非笑地问道:

“这件事,王兄与我的想法是不谋而合的,我说的是另一件事。”

身子微微后仰靠在椅子上,双臂搭在椅子扶手,意态闲适:

“王兄若是不急,为什么要立我为储呢

“王兄千万别告诉我你恐没有子嗣。

“我今天没看到暖林,听说王兄把她调为寝宫宫长,可见王兄对于床第之事还是极为热衷。

“像王兄这么能干的人,子嗣或许两位数都打不住。”

秦王政笑,欢欣喜悦。

他的弟弟真的睡醒了。

“哦”秦王政瞄了眼案上竹简,看到了“燕国”二字:“吾弟以为是为什么呢”

“阿兄,这么聊天就没意思了。”嬴成蟜皱眉,语气有些沉:“我印象里的阿兄不是一个饶舌之人。”

话都说的这么清楚明白了,还要问什么说那些废话作甚

“寡人觉得有意思。”秦王政轻笑。

王者眼中渐升额锐利,如秦剑剑锋:

“昨日寡人想要你做事你不做。

“今日你想要做事,就要向寡人证明你有做事的能力。

“寡人怎么知道你是真的猜到寡人所想,还是在诈寡人

“你要是让寡人说,那寡人只能说兄终弟及是传统,阿弟你想多了。”

嬴成蟜深深地看了一眼兄长,默默点头,先说了句“合情合理”,然后直接说道:

“我国确实有兄终弟及的传统。

“抛开曾祖王父不谈,其上秦君皆是因为国内局势需要一位能力强的君王来打理。

“而且,没有哪位秦君是在生前立储予弟。

“阿兄刚刚平叛,又收回了咸阳兵权,接下来自国内四面八方压过来的叛逆亲族足够草滩刑场杀一个月。

“阿兄不需要在朝堂上另外立威,红艳艳渭水流一个月就是阿兄最好的威。

“不谈外国,国内形势看似不稳,实则对阿兄一片大好。

“这个时候,阿兄立我为储,用意不言自明了吧

“阿兄判断接下来的形势极为不利,不利到或许阿兄会死,不利到或许阿兄忽然暴毙连留遗言传位的机会都没有。

“想要将大好形势转变到这等地步,阿兄,你是不满足于吃下白家的空缺,想要把老秦贵族都杀掉吗

“你这么急,是为什么呢”

“彩。”秦王政抚掌赞叹。

摇摇头,这位年轻过分的王者深吸口气,如一柄出鞘的秦剑:

“阿弟说寡人用意不言自明,可除了阿弟,可没有几人能想到。

“阿弟相信不相信,寡人当下在他们口中的评价要比你这个久负盛名的贤德君子还要好。”

嘴角浮起讥笑:

“师长是商人,出身为人所鄙夷。

“鄙夷师长,出身高贵,站在朝堂上坐在官府里的这些贵族不是商人

“见利忘义。

“只要对他们有利的人他们就夸赞,对他们有利的国策他们就拥护。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