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0章 装风雅说去处(2/2)
丁有才举了举杯子,轻啜了一口,说:“高老板说笑了,丁某与高老板地位悬殊,丁某从未有过相攀之想,又怎会有两相忘之念呢?”
高建国当然也听懂了,就是说,两人从来就没有结识过,相不相忘…又有什么奇怪的呢?
高建国尬了两秒,他说:“丁局,我知道你近来心情不佳,今日一同饮酒,正是为了给您了却这一桩心事。”
丁有才说:“哦?高老板请讲!丁某洗耳恭听!”
高建国说:“当今社会,不明所以的人多,人云亦云的人也多,趋炎附势的人多,眼红嫉妒的人也多,信息大混乱的时代,说什么的都有,但是,谣言止于智者!”
丁有才说:“高老板高见!不知道高老板有什么可以传授于我,让丁某早日止住这一些谣言?”
高建国端起旁边的茶杯…茶水早已经凉了…他喝了一大口茶水,说:
“丁局,你大概也不知道,那个幼儿园的位置…原先建有的是什么?”
丁有才确实不知道啊,他只是大概的知道,那一大片,整个安置区及其周边那一带,之前是城乡结合部…近十来年,城市拓宽,已经有了大大的发展…早已跨越了这一大片。
丁有才说:“丁某确实不知道。”
高建国说:“丁局,不止你不知道,很多人都早已经忘了,那里曾经是国营的农机厂。”
高建国侃侃而谈,那个农机厂,建于上世纪七十年代中晚期,主要生产当时的各种农机,包括镰刀、打谷机上的各种粗重零部件、犁铧、柴油机水泵、小型脱粒机…等等,到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期,和其它国营大厂一样,走向了衰落,在改制浪潮中淹没,当时由一位商人捞起,收购…
然而,被收购的农机厂,十余年间,就一直闲置在那里,往日的国营大厂,繁荣不再,变成破破烂烂的一片废墟…
高建国说:“当年规划安置区公立幼儿园时,考虑过是否就近办一所小学,小学、幼儿园一体,要征收的,正是这一个农机厂。”
丁有才说:“难道征收时遇到了什么难处?”
高建国说:“丁局果然洞察一切,正是在征收中,遇到了很大的困难,乃至整个安置区的建设,都受到了影响,往后一拖再拖,延迟了两年,才开始动工。”
丁有才问:“具体是因为什么?”
高建国说:“说起来也简单,就是收购了该农机厂的那位商人,一直不同意征收,他自己准备开发楼盘,也正在跑手续。”
因为城市往周边辐射发展,该商人准备在现在的整个安置区位置,开发大型的商品房小区。
丁有才说:“城市布局,有一定的规划,那他也不能与整体规化相违背。”
高建国说:“理是这么一个理,但这个商人,本身也不简单,号称‘丹江李嘉诚’,背景比较深,当时正在省城跑各种手续。”
丁有才问:“后来他怎么又放弃了?”
高建国说:“最后是双方让步,给他在现在的经开区,又划了一块地,也就是你们局的后面…南面的那一块,按当时最优惠的价格打折拿的地,而这边,这一个农机厂原址,他的最终要价,是1.5亿。”
丁有才说:“哦?怎么会这么高?”
高建国说:“当时,那个丹江李嘉诚,也不说要开发楼盘了,安置区一二期…照样可以建,而他要把农机厂重新开业,说是要生产新型的收割机、挖掘机。最终导致我们不得不妥协,对该农机厂进行了原有资产的审计,再加上征地费,一起共计是1.8亿元,最终折算为1.3亿。”
高建国表示,这方面的相关工作,当年都是由他把的关。
丁有才听完,心里面在想:“如果仅仅只是因为这样…情况完全属实,高建国也就不会特意约他来饮这一次酒了。”
丁有才不便再说什么。
高建国说:“如果再有人问及…或者是做专门的调查,丁局完全可以这样跟他们解释,钱去了哪里?1.3亿元,是当时由城投公司出面担保的银行贷款,加上后面那些年的银行利息,当时银行利息高啊,本息共计…已经超过了1.6亿,这还是因为还款比较及时。”
丁有才听完,哈哈一笑,说:“高老板,既然没事了,那再来一杯!”
他边说,边伸过手来,拿起了高建国的酒杯。